天天看点

土木堡之变后:金銮殿上的逼宫戏

明朝是一个非常重礼法的朝代,但凡能做个一官半职,不管本人的品性如何,但是在公开场合,总要摆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的样子来。廷臣们为了进谏皇帝,即便是将头磕得冒血,也会谨遵礼法,否则就是有碍礼制、藐视皇权。

然而,就在明朝的“土木堡之变”发生后,大明的金銮殿上,却发生了一场全武行,其激烈程度,实属罕见。

土木堡之变后:金銮殿上的逼宫戏

土木堡之变后,孙太后册立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命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代为摄政,就在朱祁钰摄政不久,也就是朱祁镇被俘的第七天,对怂恿皇帝出征的大太监王振极为不满的大臣们,情绪开始爆发。先是一名御史开始啼哭,接近着越来越多的大臣开始放声大哭,中间夹杂着对王振的咒骂等,在一通弹劾之后,大臣们集体要求处死王振党羽,并灭他九族!

朱祁钰临朝不久,对于这种阵势哪里经历过?本想用再议这个理由挡回去,没相当这帮大臣们很是顽固,用静坐来表达诉求,就在这局势即将混乱之时,一个不合时宜的人出现,将局势瞬间点燃。

这个人就是王振的党羽之一,锦衣卫马顺。马顺眼见大臣们意图胁迫皇帝,因此就站出来对大臣们呵斥,并对领头的给事中王弘进行责打。这下,大臣们不愿意了,先是王弘狠狠地咬住马顺的耳朵,又用手中的朝笏狠狠击打马顺,其他大臣正对王振党羽不满,折线更是群情激昂,一拥而上,生生地将马顺给打死在金殿之上。

土木堡之变后:金銮殿上的逼宫戏

当着代理皇帝的面,将一个锦衣卫活活打死,这些曾经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此刻十分凶悍,儿而在打死马顺后,这群人依旧不肯善罢甘休,现场的额秩序一度失去控制,场面极度混乱,坐在皇帝宝座上的朱祁钰,也是吓得目瞪口呆。

眼见场面失去控制,朱祁钰在太监的保护下,意图悄悄溜走,但是却被大臣们堵了下来,要求朱祁钰下令诛王振全族,在太监不断呵斥下仍不愿退去,甚至还用手直接指着朱祁钰,要他把王振的余党交出来!

反了,彻底反了!大臣竟然敢要挟皇帝,虽说是代理的,但也是君王。此刻,所谓的君臣礼节,朝堂制度,已经被文官们狠狠踩在脚下,文官们公然向朱祁钰索要王振的另外两个同堂毛贵、王长随,在太监头领将此二人给抓过来后,文官们一顿乱拳又将此二人活活打死。朱祁钰哪里见过这个阵势,想走,却被于谦拉住不让走,他扶着朱祁钰坐下,并“请求”朱祁钰赦免今日在场的大臣,朱祁钰只得同意,宣谕说;“马顺等人死有余辜,不予追究百官!”

这场金銮殿上的全武行就这样结束,大臣们在听到朱祁钰的谕旨后,逐渐安静下来。一场群众暴力事件在胁迫下,被合法化,在朝堂上打架的人也成了锄奸勇士,而王振也被诛灭九族。

此事,在明朝历史上绝无仅有。而对于此事,很多史书的解读大多为大臣们义愤填膺,对大太监王振怂恿英宗御驾亲征致使战争失败而死有余辜,王振的党羽,也是该千刀万剐。但实际上,在仔细研究这一段历史后,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一场文官们有预谋的逼宫大戏!

土木堡之变后:金銮殿上的逼宫戏

从文官们要求朱祁钰诛王振九族开始,到当着朱祁钰的面打死马顺(把人活活打死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说明文官们是下了死手的),再之后依旧不肯善罢甘休,又将毛贵、王长随打死,这一切的一切,已经不能用简单地冲动来解释了。

那么,这样一场逼宫大戏,文官们目的是什么呢?其实答案很简单,他们在向皇权示威,也就是向朱祁钰示威,在还未成为皇帝的朱祁钰展示他们强大的力量,使朱祁钰屈服,以便在之后的一系列改革中,做好铺路工作。

实际上,文官的所作所为目的很很明显,在明朝开国后,从洪武朝开始,一直以来都是武将占据重要位置,文官处在下风。这与武将在建国过程中立下功劳有很大关系,同时也与开国前几位皇帝的策略有很大原因,然而这次的土木堡事件,武将大多死得干净,皇帝身旁的红人宦官集团,又因为王振成为众矢之的,那么,敏锐的人就发现,属于文管的时代即将带来,因此,这朝堂上发生的有违礼制的逼宫大戏,也就说得通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