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土木堡之變後:金銮殿上的逼宮戲

明朝是一個非常重禮法的朝代,但凡能做個一官半職,不管本人的品性如何,但是在公開場合,總要擺出“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的樣子來。廷臣們為了進谏皇帝,即便是将頭磕得冒血,也會謹遵禮法,否則就是有礙禮制、藐視皇權。

然而,就在明朝的“土木堡之變”發生後,大明的金銮殿上,卻發生了一場全武行,其激烈程度,實屬罕見。

土木堡之變後:金銮殿上的逼宮戲

土木堡之變後,孫太後冊立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為皇太子,命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钰代為攝政,就在朱祁钰攝政不久,也就是朱祁鎮被俘的第七天,對慫恿皇帝出征的大太監王振極為不滿的大臣們,情緒開始爆發。先是一名禦史開始啼哭,接近着越來越多的大臣開始放聲大哭,中間夾雜着對王振的咒罵等,在一通彈劾之後,大臣們集體要求處死王振黨羽,并滅他九族!

朱祁钰臨朝不久,對于這種陣勢哪裡經曆過?本想用再議這個理由擋回去,沒相當這幫大臣們很是頑固,用靜坐來表達訴求,就在這局勢即将混亂之時,一個不合時宜的人出現,将局勢瞬間點燃。

這個人就是王振的黨羽之一,錦衣衛馬順。馬順眼見大臣們意圖脅迫皇帝,是以就站出來對大臣們呵斥,并對領頭的給事中王弘進行責打。這下,大臣們不願意了,先是王弘狠狠地咬住馬順的耳朵,又用手中的朝笏狠狠擊打馬順,其他大臣正對王振黨羽不滿,折線更是群情激昂,一擁而上,生生地将馬順給打死在金殿之上。

土木堡之變後:金銮殿上的逼宮戲

當着代理皇帝的面,将一個錦衣衛活活打死,這些曾經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官,此刻十分兇悍,兒而在打死馬順後,這群人依舊不肯善罷甘休,現場的額秩序一度失去控制,場面極度混亂,坐在皇帝寶座上的朱祁钰,也是吓得目瞪口呆。

眼見場面失去控制,朱祁钰在太監的保護下,意圖悄悄溜走,但是卻被大臣們堵了下來,要求朱祁钰下令誅王振全族,在太監不斷呵斥下仍不願退去,甚至還用手直接指着朱祁钰,要他把王振的餘黨交出來!

反了,徹底反了!大臣竟然敢要挾皇帝,雖說是代理的,但也是君王。此刻,所謂的君臣禮節,朝堂制度,已經被文官們狠狠踩在腳下,文官們公然向朱祁钰索要王振的另外兩個同堂毛貴、王長随,在太監頭領将此二人給抓過來後,文官們一頓亂拳又将此二人活活打死。朱祁钰哪裡見過這個陣勢,想走,卻被于謙拉住不讓走,他扶着朱祁钰坐下,并“請求”朱祁钰赦免今日在場的大臣,朱祁钰隻得同意,宣谕說;“馬順等人死有餘辜,不予追究百官!”

這場金銮殿上的全武行就這樣結束,大臣們在聽到朱祁钰的谕旨後,逐漸安靜下來。一場群衆暴力事件在脅迫下,被合法化,在朝堂上打架的人也成了鋤奸勇士,而王振也被誅滅九族。

此事,在明朝曆史上絕無僅有。而對于此事,很多史書的解讀大多為大臣們義憤填膺,對大太監王振慫恿英宗禦駕親征緻使戰争失敗而死有餘辜,王振的黨羽,也是該千刀萬剮。但實際上,在仔細研究這一段曆史後,就會發現,這其實是一場文官們有預謀的逼宮大戲!

土木堡之變後:金銮殿上的逼宮戲

從文官們要求朱祁钰誅王振九族開始,到當着朱祁钰的面打死馬順(把人活活打死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說明文官們是下了死手的),再之後依舊不肯善罷甘休,又将毛貴、王長随打死,這一切的一切,已經不能用簡單地沖動來解釋了。

那麼,這樣一場逼宮大戲,文官們目的是什麼呢?其實答案很簡單,他們在向皇權示威,也就是向朱祁钰示威,在還未成為皇帝的朱祁钰展示他們強大的力量,使朱祁钰屈服,以便在之後的一系列改革中,做好鋪路工作。

實際上,文官的所作所為目的很很明顯,在明朝開國後,從洪武朝開始,一直以來都是武将占據重要位置,文官處在下風。這與武将在建國過程中立下功勞有很大關系,同時也與開國前幾位皇帝的政策有很大原因,然而這次的土木堡事件,武将大多死得幹淨,皇帝身旁的紅人宦官集團,又因為王振成為衆矢之的,那麼,敏銳的人就發現,屬于文管的時代即将帶來,是以,這朝堂上發生的有違禮制的逼宮大戲,也就說得通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