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清朝的“养廉银”是如何诞生的?它对清朝有何作用,又有何影响

在封建时期,无论是多么英明神武的君王,在他统治期间都会出现官员贪污腐败的现象,这是无法避免的事实,这正是人性中最黑暗的一面。而现今社会,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虽然有类似的现象出现,可是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这些现象也会有所收敛。

清朝的“养廉银”是如何诞生的?它对清朝有何作用,又有何影响

而封建时期的君王为了治理官员贪污腐败现象想尽了办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清朝时期出现的养廉银制度。满清王朝是封建历史时期的最后一个朝代,满清朝廷是关外游牧民族出身,所以他们为了能够更好地管理江山社稷,便学习明朝的制度,而养廉银最早出现在明朝时期。

养廉银类似于现在的年终奖,只是满清朝廷时期的养廉银的发放数量会高于官员的俸禄几十倍以上。虽然养廉银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避免官员贪污腐败现象,可是也加大了朝廷的经济支出,而无形当中也给了人民巨大的负担。

清朝的“养廉银”是如何诞生的?它对清朝有何作用,又有何影响

在清朝的养廉银中,火耗是最主要的部分。所谓火耗,就是在掌权者征收税款的时候,会将所有的碎银进行熔铸,而熔铸的过程会造成银子的损耗,满清朝廷每一年需要固定的征收税款,这一部分损耗则需要由人民百姓承担。

为了填补火耗,很多官员在征收税款的时候,会多收取一些。而火耗也无形当中加大了人民的负担,很多的官员利用了这一机会,开始营私舞弊,为个人谋取私利。关于火耗归公最早的雏形出现在明朝时期,而在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大臣们也多次提出火耗归公的建议。

清朝的“养廉银”是如何诞生的?它对清朝有何作用,又有何影响

只是当时的康熙皇帝已经年迈,他不愿意再触碰敏感的话题,也不愿意再触动贵族的利益,所以这件事情一直被搁置了,但是当雍正皇帝继位之后,官员贪污腐败现象越加严重,而满清朝廷也变得外强中干,对于雍正皇帝来讲,目前为止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填充国库,加大民生福利建设。

而这时火耗归公被雍正皇帝正式的推广了,曾经满清朝廷的官员征收火耗的时候,会全部放进自己的腰包内,而如今他们征收火耗,则需要全部收入国库,所以很多官员没有必要冒着被砍头的风险,去贪墨国家财产。

清朝的“养廉银”是如何诞生的?它对清朝有何作用,又有何影响

而雍正皇帝也明白,官员们贪污腐败是因为俸禄比较少,一年到头工作所赚取的钱财仅仅刚够养家糊口,所以也让很多的官员选择铤而走险,因此他将征收来的大部分火耗用作养廉银。

而养廉银要比官员们的正常俸禄要高出很多,而且很多官员私自冒着风险征收的火耗,甚至不如满清朝廷发放的养廉银多,因此自从火耗归公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之后,满清朝廷官员的贪污腐败现象也渐渐的减少了。

清朝的“养廉银”是如何诞生的?它对清朝有何作用,又有何影响

清朝时期的官员,根据所在地区不同,他们的俸禄也不尽相同,所谓京官儿也就是在皇城根儿下做官的人,他们看似风光无限,但是实际上的俸禄却非常的少。而相对比较远,在偏远地区远离皇城的官员所获得的俸禄,要比京官高很多。

但是身处地方的官员,他们想要进京办事的时候,自然少不了要打点一番,所以这一部分也是京城官员的隐形收入。其实养廉银制度从本质上来说,就是防止官员搜刮民脂民膏,以朝廷的名义进行征收税款,并且将这一部分钱财名正言顺的发放到官员的手中。

清朝的“养廉银”是如何诞生的?它对清朝有何作用,又有何影响

虽然养廉银建立的初衷是好的,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所产生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了。尽管朝廷已经发放了养廉银,可是仍然有很多官员巧立名目,通过其他的手段来获取财物。在当时社会来讲,养廉银的出现是比较先进的制度,可是它只治标,没有治本。

贪污腐败说到底是官员内心的贪婪在作怪。他们没有做到在其位谋其事,也完全没有做到食君之禄,忠君之忧,所以自从雍正皇帝去世之后,大清王朝的贪污腐败现象更甚从前,乾隆年间就有一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贪官。

清朝的“养廉银”是如何诞生的?它对清朝有何作用,又有何影响

总结:依附于火耗归公而诞生出来的养廉银制度,其本质依旧是在增加人民的支出,最终受苦受难的也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所以到了清朝末年,民怨沸腾,人民已经对满清朝廷彻底失望了,所以爆发了大面积的太平天国运动。

在王朝如此腐朽的情况下,满清皇室并没有选择自省,反而一味的固步自封,这也直接导致了它彻底从历史的洪流中消失。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件看似不起眼的事情,实际上却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觉得文章不错的朋友,不妨点个免费的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