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鲜活的红色故事中感悟成长,萌发爱党爱国之情,并将红色基因外化于行,展示着小小少年的文明风采。今天的新时代好少年系列报道,我们一起来认识永安路小学四年级学生刘夕嫚。

稚嫩的童声,声情并茂的讲解,画面中这位“红领巾讲解员”就是刘夕嫚。受家庭影响,刘夕嫚很小就对红军东征兑九峪战役那段历史格外感兴趣。
新时代好少年 刘夕嫚
我的家乡在孝义市兑镇镇,也是红色文化传承基地兑九峪战役展览馆所在的地方,被家乡人民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所激励。
用好“家门口”红色资源,讲好“身边”红色故事,她和妈妈一起了解学习红军东征兑九峪战役的历史知识,反复熟背讲解词,学习讲解技巧和礼仪经验。她的朗诵演讲类作品《兑九峪战斗》,在教育部、关工委举办的“新时代好少年红心向党”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中,得到专区展示。
我要讲好家乡的英雄故事,弘扬爱国奉献精神。
润红色童心,萌家国情怀。2020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波及全国,她将生活中的感动瞬间和抗“疫”感人故事进行提炼,用流淌着真挚感情和温情光辉的诗歌,抒发了对“平凡英雄”的敬意,该作品在2020年省教育厅、关工委举办的“共抗疫情、爱国力行”微家书征文比赛中获一等奖。2021年,她的又一作品获第五届“清明时节话家风”主题征稿比赛一等奖。
刘夕嫚同学 冀恩迦
是一位能传递正能量的同学,会给我们讲一些有关于正能量的故事、诗篇。
我认为作为新时代的少年,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则,做集文明和进取于一体的少年。
红色历史,传承的是文化,是文明,红色文化滋养着文明实践,日常生活中的刘夕嫚将文明渗透在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间。有时她是“小手拉大手,文明建小区”的社区志愿者,用手一点一点捡起藏在角落里的纸屑和垃圾;有时她是邻里友爱的“小雷锋”,搀扶身边老人或者残障人士出行,帮他们提重物;有时她是父母的“小棉袄”,分担家务、照顾弟弟;有时她是同学们的“及时雨”,耐心讲解题目,一起进步……
也许我能力有限做不出惊天动地的事情,但却可以从身边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用这种方式来培养自己的爱心和文明。
积极向上、勤奋好学、乐于助人,校园中的刘夕嫚深受老师和同学喜爱。
刘夕嫚同学 郭子瑄
同学们不会的题她都会教。
刘夕嫚班主任 程艳红
每次的志愿活动都积极地参与。
我文明,你文明,让我们一起文明起来吧。(记者/杨柳 攀宇)
来源:孝义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