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第一个离世的开国大将,病逝葬于八宝山,50年后为什么迁出八宝山?

历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个人,既随和又自尊。——余秋雨

第一个离世的开国大将,病逝葬于八宝山,50年后为什么迁出八宝山?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中,有无数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浴血奋战的将士,他们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致命遂志的理想信念以及伟大卓越的战斗史都使得人民不会忘记他们,国家更不会忘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国家为做出突出贡献的将士举行了授衔仪式,为表彰他们无畏无私的奉献精神以及死而后已,鞠躬尽瘁的崇高道德,在这当中,就包括一位大名鼎鼎的将军,他为中华民族所做的贡献宛若一幅壮丽的山河图。1961年,他不幸因心肌梗塞发作病逝,也是第一个离世的开国大将,葬于八宝山。但是为何50年后他被迁出八宝山呢?这里面有何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第一个离世的开国大将,病逝葬于八宝山,50年后为什么迁出八宝山?

1903年2月,湖南省湘乡市泉湖村的一户将门人家迎来了一位不简单的婴儿—陈赓,原名陈庶康,他的家庭条件相较于他人还算不错,但是《孟子》有云:“生于安乐死于忧患”。面对当时动荡的国家局势和严峻的考验,与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不同的是他选择弃笔从军。16岁时加入湘军,参加了一系列的战斗。陈将军虽是投笔从戎,却也从未放弃读书看报,《新青年》、《社会进化论》等书籍常有涉猎,这也为他之后撰书立作奠定了基础。

第一个离世的开国大将,病逝葬于八宝山,50年后为什么迁出八宝山?

1922年,他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带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带着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信念,他开始其短暂却又传奇的一生。热爱读书学习的他21岁进入黄埔军校学习,优异的学习成绩使得他毕业后被看中继而留校任职,在他东征的时候,曾不顾自身安危两次救了蒋介石,但是后来他选择站在蒋介石的对立面,蒋介石对陈将军的赏识程度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五个胡宗南也抵不过一个陈赓”,可见陈将军是何等优秀。后来,他参加了很多重大军事活动,北伐、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南昌起义之时,即他与蒋介石“分道扬镳”之时。在1927年南昌起义的战斗中,陈将军不幸腿部中枪伤,前往上海治疗,腿伤好后他又马上继续工作,6年后的一天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逼迫和诱惑,他宁死不屈,坚决不做叛徒。

第一个离世的开国大将,病逝葬于八宝山,50年后为什么迁出八宝山?

战场上的他英勇无畏,战场下的他果敢冷静、幽默风趣,有一次主席在延安作报告,陈赓跑上主席台拿起他的水杯竟大口喝起来,喝完擦了嘴,敬了军礼说:“天太热,借主席一口水,现在没事了!”所有人包括主席都笑了。

第一个离世的开国大将,病逝葬于八宝山,50年后为什么迁出八宝山?

生活中,他直爽又稳重,他喜交知识分子,并对贤人志士给予赏识,这其中就不得不提到他的第二任妻子傅涯,傅涯与陈赓是相遇在团长王智波家中,同是共产党员的傅涯当然听过陈将军许多的故事,百闻不如一见,这一聊二人之间便产生了一些特殊的情感。他们二人的感情也是经历了一番波折,姗姗来迟的这段婚姻实属不易。建国后,陈赓日夜操劳,不辞辛苦。1961年,他因病逝世的噩耗传来,令每一位与他相识的人都掩面而泣,按照最高礼遇他被葬入八宝山公墓,50年后,傅涯因病逝世,为了达成陈赓当年的愿望,组织上同意他希望与妻子在一起的遗言,于是在陈赓逝世50年后,他的墓地被迁出了八宝山与傅涯葬在了一起。

第一个离世的开国大将,病逝葬于八宝山,50年后为什么迁出八宝山?

英雄虽已不在,但音容常在。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文天祥的“男子千年志,吾生未有涯”等古人诗句用来形容陈赓大将军是再合适不过了。

第一个离世的开国大将,病逝葬于八宝山,50年后为什么迁出八宝山?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