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45年,东北局成立,书记和4位副书记都是谁?

东北是共产党领导的部队开拓较晚的一个北方根据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不久,结合全国的形势分析,毛主席非常重视东北,他说,哪怕我们把现在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有了东北,就有了巩固的基础。

为此,中央逐步派了大批干部去东北,确立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成立了东北局。当时东北局的书记是谁呢?很多人可能会回答说,是林彪,或者罗荣桓。

1945年,东北局成立,书记和4位副书记都是谁?

(彭真和毛主席在武汉东湖散步)

其实都不对。当时的罗荣桓还在山东战场,林彪也还没有到达东北。东北局最初的书记叫彭真,山西人。彭真长期在北方从事革命活动,当过天津市委书记、晋察冀分局书记等职,对于白区的斗争具有丰富的领导经验。

来到延安后,彭真当过中组部部长,在中央担任重要领导职务。就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彭真当选为政治局委员,还是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在党内地位非常之高。

当时的政治局委员总共只有13位。未来共和国的十大元帅,只有朱老总和彭老总进入了政治局,包括林彪在内的很多未来元帅大将,都不是政治局委员。

以彭真的身份地位和革命工作经验,他担任东北局书记,是非常合适的。进入东北后,彭真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东北根据地的巩固和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47年,彭真离开了东北,后来成为解放后首任北平市委书记。

书记确定了,还有4位副书记,也没有林彪和罗荣桓,他们又都是谁呢?

1945年,东北局成立,书记和4位副书记都是谁?

(陈云、杨尚昆、彭真和周总理)

第一位是陈云,陈云在上海,也从事过革命斗争,在中央苏区,陈云的地位也非常之高,抗日战争时期在陕北,陈云也当过中组部部长,在党的七大之后,也当选为政治局委员,地位和彭真同样都很高。

进入东北战场后,陈云担任了东北民主联军副政委,南满分局书记。在坚持南满根据地的斗争过程中,陈云起了很关键的作用,是他拍板,一锤定音,坚持南满,这才取得了四保临江战役的胜利。

第二位是程子华,和彭真一样,也是山西人。程子华虽然没有军衔,却是无冕的大将,他曾经是红25军的军长,和徐海东一起带领英雄的红25军胜利走完了长征,率先到达陕北。

红十五军团成立,程子华是军团政委。进入东北战场后,程子华担任过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司令员,冀察热辽中央分局书记,和萧劲光、黄克诚并列。东北战场很多名将,如纵队司令员黄永胜,吴克华等都曾是程子华的部下。

第四野战军组建,有4个兵团,最厉害的当属第十三兵团,而程子华是第十三兵团的首任司令员,四野大军南下,程子华离开,司令员才换成了黄永胜。以程子华的革命资历,绝对能被评为大将的。很可惜最终和军衔失之交臂。

1945年,东北局成立,书记和4位副书记都是谁?

(程子华和萧劲光)

第三位,伍修权,湖北武汉人。伍修权曾经去苏联留过学,能说一口流利的俄语。在中央苏区,他是洋顾问李德的翻译,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伍修权也有幸列席了这次会议。

进入东北后,伍修权担任过东北民主联军的第二参谋长、东北军区的参谋长等职。伍修权和彭真陈云等人一起向东北挺进,他们乘坐的是一架老式的飞机,没想到飞机在降落的过程中出了事故,冲出了跑道,猛插进了一块稻田里。

伍修权比较幸运,只是受了一点轻伤,彭真的伤势最严重,得了脑震荡。陈云最幸运,驾驶舱门被撞开后,他一下子被推进了驾驶舱里,反而是有惊无险没有受伤。

建国后,伍修权发挥所长,长期从事外交工作,担任过外交部副部长、副总参谋长等职。

最后是林枫,原本就是黑龙江人,长期在华北从事白区革命斗争,担任过北平市委书记。刘少奇担任北方局书记时,林枫给他当过秘书。进入东北,林枫担任过东北局组织部长、长春市委书记等职。建国后,林枫担任过东北局副书记。

东北局的最初这5位成员,走过了血与火的征程,有3位非常高寿,彭真享年95岁,陈云享年90岁,伍修权享年90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