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被三国迷所忽视的英才,他能文能武,甚至在兵法韬略上的造诣不会比刘备的军师徐庶和和庞统和法正差,甚至还可能超越徐庶呢,三国迷都会记得刘备初守新野的时候,曹仁李典等大将带领三万精兵攻打新野,却被徐庶一一用计谋所打败,仓皇而逃,那时候刘备的兵力,应该在5000左右的,也就是说,徐庶的谋略,打败了大概6倍兵力的敌人。

一、刘备没重用这位英才
其实,早在徐庶之前,刘备就曾遇到一位英才,可惜刘备并没有对他加以重用,致使这位英才后来离开了刘备,实在是太可惜了,此人能力可比徐庶法正,刘备若肯重用这位牛人,早就可以割据一方,称霸东面了。
为啥说他是英才,三国迷都会知道孙策领兵打仗的厉害,短短的时间之内,孙策就能席卷江东,称霸江东,可是当孙策带领十倍兵力去攻打他的时候,却屡屡被挫甚至吃上大败仗,此英才让孙策头疼不已,但又怎么都吃不下他镇守的城池,孙策对他,恨之入骨,早就想对他万箭穿心了。
如此的英才,却被刘备忽视掉了,没能重用他,他到底是谁呢?他的名字就叫陈登,能文能武,尤其武略方面,更显得出类拔萃,鹤立鸡群之中,当时刘备从陶谦手中接收徐州的时候,陈登就表示出刘备的欢迎和接纳,在《三国志》里就有提到过:
登曰:“公路骄豪,非治乱之主。今欲为使君合步骑十万,上可以匡主济民,成五霸之业,下可以割地守境,书功於竹帛。若使君不见听许,登亦未敢听使君也。”
二、因为没重用,导致刘备的徐州失守
当时陈登对刘备说,袁术骄横,迟早会失败的,现在我想为使君刘备您整合步骑兵十万,这样的话,主公你就可以逐鹿天下,就算不济,也可以助你割据一方了。小编不知道刘备听到这话后是啥反应,三国志里也没有详细的记录,但从后来的刘备表现来看,小编推测,当时的刘备可能只是听听而已,并没有把这话和陈登放在心上。
为何这么说呢?就因为后来刘备和关羽出徐州去征战袁术的时候,对于守城的细致安排,如果刘备肯重用陈登,就不至于出现接着的张飞夜里醉酒,徐州被吕布一夜之间就突突完蛋了。
甚至,如果刘备能对他足够信任和重用的话,只安排陈登为镇守徐州的最高长官的话,他兄弟刘关张直接出战袁术,或者胜算就能大更多了,因为陈登擅长守城,这样的话,就不会出现后来张飞醉酒丢了徐州的惨地,导致刘备无家可归,之后降曹操,奔袁绍,投刘表等等一连串失败事件发生了。
三、十倍精兵的孙策对这位英才也无可奈何
建安四年(199年),孙策在攻下皖城后,主动向陈登部发难,派东吴大军跨江进攻陈登所守匡琦城(当在汉射阳县附近)。敌军十倍于陈登守军,陈登镇静自若,命将士们严阵以待。为迷惑敌人,陈登下令紧闭城门,偃旗息鼓,示弱于敌。陈登登上城楼,仔细观察敌军,认为可以出击,突然打开城门,将士们如下山猛虎,奋勇杀出,向敌阵冲去。吴军猝不及防,被陈登军冲乱,溃不成军,失去指挥。陈登亲自擂鼓,将士奋勇冲杀,吴兵登船不及,被杀死淹死者不计其数,大败而回。陈登取得全面胜利。
看到没?即使江东小霸王孙策带领着他手下如狼似虎的10倍于陈登的精兵去攻打陈登,却也无可奈何,幸亏孙策不像汉中争夺战时候夏侯渊的麻痹大意,不然孙策恐怕要成为陈登的刀下魂了,陈登在成功守城不破的前提下,当窥见孙策军出现疲惫和漏洞之时,陈登还能派出城里的精兵出去突袭他们并大败孙策军呢,可见此人文韬武略非同一般啊,陈登就是一个牛人,可惜的是,当年徐州时候的刘备,并没有对他加以重用,致使后来徐州城失,刘备无家可归之时,陈登无奈之下投降曹操了,后来就替曹操在东边抵住了孙策的多次进犯。
试问,若刘备当年重视和重用陈登,即使一时之间还称霸不了中原,至少也能长期割据徐州吧,倘若熬到了官渡之战之时,说不定以徐州之雄力,就可以对曹操的地盘进行蚕食或狼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