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她毕业于黄埔军校,首任丈夫是36位军事家之一,第三任丈夫是元帅

黄杰是一位具有先进思想的女性,也是一名老共产党员,更是徐向前元帅的夫人。对于她的名字,人们可能不是很熟悉。因为像她这样,为新中国建立默默付出的人还有很多,也正是他们的永不放弃,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黄杰幼年父亲就去世了,她和母亲依仗大伯生活。十四岁那年,大伯要把她许配给一个品行不端的人。黄杰很生气,她不想这么早的出嫁,更不想随便嫁给不认识的人。于是她和大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但是被大伯训斥了一番。面对顽固的大伯,黄杰选择离家出走。

她毕业于黄埔军校,首任丈夫是36位军事家之一,第三任丈夫是元帅

那个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年代,黄杰义无反顾的冲破枷锁,选择了一条最正确却又最艰难的道路。两年后她听说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招收女学员,便义无反顾的前来报名,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黄埔军校,第二年便入了党。

后来她领导了九岭岗起义、在多个地区参加地下工作,经常隐姓埋名的联络各地方人员,安排部署作战计划,冒着被抓的危险,穿梭于敌人眼皮底下。她在革命工作中也结识了许多战友,并且收获了她难忘的三段革命爱情。

她毕业于黄埔军校,首任丈夫是36位军事家之一,第三任丈夫是元帅

黄杰和曾中生是在南京开展工作时认识的,俩人有着相同的理想和信仰,最终走到一起。婚后没多久曾中生就被派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指导工作,对于刚刚结婚的两人,都很舍不得分开,可是革命的需要,他们互道珍重,并且相约再见。

就这样曾中生带着党新的指导任务来到了大别山,他纠正了李立三的左倾错误,又端正了部分人的思想,让大别山根据地干劲十足。鄂豫皖两次反围剿都取得了成功。就在这时张国焘来到了鄂豫皖,他不听取大家的意见,一意孤行,导致第四次反围剿失败。

她毕业于黄埔军校,首任丈夫是36位军事家之一,第三任丈夫是元帅

反围剿失败后他又盲目带领队伍撤退,曾中生和几个革命骨干反对张国焘的做法,这让他恨透了曾中生,随后就悄悄把曾中生杀害了。黄杰和丈夫分开第三年就在上海被捕了,她在铁窗里守护着自己信仰,想念着在鄂豫皖战斗的丈夫,就这样熬过了两年半。

当黄杰出狱后,才得知丈夫牺牲的消息,她心痛不已。他们真正在一起的时间其实就几个月,剩下的都是思念。本来约好再见,却是永别。黄杰收拾好心情,暗暗下决心,她要连同曾中生的理想一起背在自己肩头,为革命努力到最后一刻。

她毕业于黄埔军校,首任丈夫是36位军事家之一,第三任丈夫是元帅

黄杰从痛苦中站起来,继续投身进革命工作中。她还是在上海参与地下工作。郑德是一个上海工商界的富家公子,虽然家庭条件很好,但是看到破碎的上海,他很痛心,就想投身革命,保家卫国。就这样他看到了黄杰,一个对自己的信仰勇往直前的女人。

黄杰和郑德走在了一起,被黄杰影响,郑德也对革命更加坚定。他们一起被派到重庆,虽然环境艰苦,他们依然彼此相互扶持前进。郑德加入了党培养的第一批飞行员的任务,被派到新疆去学习驾驶飞机,黄杰因为工作安排没有一起去新疆。

她毕业于黄埔军校,首任丈夫是36位军事家之一,第三任丈夫是元帅

黄杰在后方的工作基本完成,就去了延安工作。她来到延安很激动,因为这是她做梦都想来到的地方,她也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自己的丈夫,因为她好久没有丈夫的消息了,心里有点担心。也许是夫妻连心吧,黄杰被中央领导叫去谈话。

黄杰被告知郑德和第一批飞行员在新疆牺牲了,她悲痛欲绝。想起郑德和她一起开展工作的样子还历历在目,怎么现在就天人永隔了。她第二次经历丧夫之痛,对她的打击很大。但是革命道路不会因为这些事情而停止,黄杰又再一次收拾心情,在革命道路上继续前进。

她毕业于黄埔军校,首任丈夫是36位军事家之一,第三任丈夫是元帅

黄杰对于工作一直很认真,就是因为她的认真,让领导和战友看着她很心疼。面对两次生离死别,黄杰心里很苦。于是身边的人就把黄杰和徐向前撮合在一起,两个革命道路上的战友最后终于走到了一起,黄杰也不再是一个人。

黄杰婚后一直陪在徐向前的身边,可能是失去过,黄杰不想一个人在思念和担忧中度过。俩人一起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相濡以沫的经历了多场战役。他们彼此互为依靠,坚定地在革命道路上勇往直前。

她毕业于黄埔军校,首任丈夫是36位军事家之一,第三任丈夫是元帅

建国初期,徐向前担任要职,在这个敏感时期,黄杰帮助徐向前阻挡那些极“左”路线。不光支持丈夫,她还亲自参与斗争。她不惧流言蜚语,因为自己对于信仰有着无比强大的信念,支持着丈夫战斗到最后。

这一段感情,终于让黄杰没有一个人。他们携手走过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困境,又一起看到了崭新的新中国。黄杰夫人在旧社会,就拥有独立女性的品质,有自己的思想,并且坚定自己的意志,在革命的道路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迹。

她毕业于黄埔军校,首任丈夫是36位军事家之一,第三任丈夫是元帅

黄杰夫人的一生虽然崎岖,但是伟大。她从小就反对旧社会的作风,勇于追求自己的理想。她也很快找到了为之奋斗的信仰,这是一名多么了不起的女性。她先后经历了两任丈夫的噩耗。仍然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并且更加坚定了自己要走的路。

建国前黄杰就经常做各种革命工作,也组织过起义、也做过地下工作,到了延安还做过保育院的院长,照顾牺牲烈士的遗孤。她到了建国后也一直兼任很多要职,说明中央领导对于她的工作是认可的,也说明她做事很让人放心。

她毕业于黄埔军校,首任丈夫是36位军事家之一,第三任丈夫是元帅

新中国刚成立时,徐向前元帅一家来到北京,当时没有安排房子给他们。他们就住在颐和园,黄杰工作的地方有些远,她就每天坐公交车上下班。其实中央给他们家配有小轿车,但是黄杰从来没有用过,多么朴素的元帅夫人啊。

到了晚年,黄杰夫人还对家乡特别关心。曾多次写信给母校,庆祝校庆。也很关心家乡的发展,还给家乡的革命烈士纪念碑题写碑文。虽然自己幼年时就离开家乡走上革命道路,但是对于家乡的一切早已印在心中。就这样一位女革命家,怎么能不让人敬佩呢。

她毕业于黄埔军校,首任丈夫是36位军事家之一,第三任丈夫是元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