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宋朝时期,将隋唐科举制进行了继承和发扬,形成独立的特色

全文共1774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选人用人制度经历了数朝之初发展已经逐渐成熟,从秦朝时期的军功爵制到汉朝的察举制和征辟制,封建王朝都在探索适宜的选拔人才的方式。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按照士族门阀出身选拔人才,封死了庶人晋升的渠道,国家官员素质明显降低,行政效率低下,隋唐时期科举制开始发展,经历了五代十国庶族崛起的过渡。

到了宋朝时期,对隋唐科举制进行了继承和发扬,形成自己独立的特色。科举制打破了九品中正制士族垄断上层阶级的局面,为平民开辟了向上晋升的渠道,宋朝在隋唐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和发扬。

宋朝时期,将隋唐科举制进行了继承和发扬,形成独立的特色

无论科举制滥觞于哪个时期,但无疑是宋朝将科举制度推向了巅峰,那么,宋朝怎样改革科举制?拥有怎样的特点呢?

一、科举制兴起

1、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时期由于庶族崛起,贵族垄断上层阶级的历史被打破,寒门子弟也有了晋升的渠道,科举制的前身由此形成,南北朝时期已经开始出现分类别考试选人。

同时考场上也出现了监考,对于选用的官员,朝廷也会进行定期考核,对于不合格的官员,也会被罢黜。

宋朝时期,将隋唐科举制进行了继承和发扬,形成独立的特色

2、科举制成型

科举制正式成立于隋朝,成为了统治阶级驾驭百姓思想的工具,儒家思想成为主流,隋炀帝增设进士科,被视为是科举制的发端。到了唐朝时期,科举制被正式确立,大科被分为常科和制科,武则天时期还增设了武举。

只是唐朝时期科举制弊端也很多,最大的缺点在于在选拔过程中,除了考试成绩要高之外,还需要有名人的推荐,这就为徇私舞弊,搞裙带关系提供了土壤,科举制中存在腐败的因素。

二、宋朝科举的特点

1、任用考试

宋朝时期推行任用考试,相当于是一种职业资质考核,考上之后也不会立即被授予官职,只是得到了做官的资格认证,后续还要进行一系列的培训和考核。

宋真宗时期,将科举制分割为三五甲等,只要考上就可以被授予官职,两宋时期的宰相大多都是通过科举入仕,任用考试为士族入仕拓宽了渠道。

宋朝时期,将隋唐科举制进行了继承和发扬,形成独立的特色

2、打破门第限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已经开始通过考试取士,但是除了成绩之外,出身门第也被看重,如果没有好的出身或是名人推荐的话,很难走上仕途,贵族权力影响了考试的公平性。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被大幅完善,为寒门子弟拓宽了入仕渠道,但是裙带关系、徇私舞弊现象犹在。宋朝时期自光宗时期就十分重视选贤举能,庶族通过考试入仕的范围扩大,打破门第限制。

三、制度严格

宋朝时期科举分为三个等级,解试、省试和殿试。解试是最基础的考试,只有通过解试才能继续下一步的考试,为了防止徇私舞弊,朝廷对于科举考试有着严格规定。

考生在本州有亲属在当地附近做官的,就会把考生安排到离家很远的考场去。省试考生由各州转运司负责转运,在京城参与礼部的考试。殿试则是皇帝亲任主考官,过程自然十分严格,被选中的考生被称为“天子门生”,影响力巨大。

宋朝时期,将隋唐科举制进行了继承和发扬,形成独立的特色

四、改善弊端

1、禁止推荐

宋朝初期试用过举荐制度,以公卷的形式让考官提前了解考生,这就为有权势的人利用,帮助考生与考官搭线,徇私舞弊。

举荐效果很差,选拔的人才无法适用国家需求,宋太祖及时止损,下令禁止公荐与私荐,封死了依靠权势、金钱上位的通路。

2、殿试与锁厅

为了防止吏部官员徇私舞弊,皇帝决定自己担任主考官,从根本上杜绝了作弊现象,为朝廷选用了合适的官员,即使通过省试,也需要经过皇帝的检验。

锁厅制度始于宋朝,针对主考官徇私舞弊的现象,宋朝规定主考官在考前数月要接受严密监视,与外界的联系几乎断绝,防止与在外考生窜通勾连。

宋朝时期,将隋唐科举制进行了继承和发扬,形成独立的特色

3、糊名和誊录制度

唐朝时期曾施行过糊名和誊录制度,但是武则天时期被废除。宋朝时期又将这一制度启用,所谓糊名和誊录就是不露考生姓名,然后由官吏抄写试卷内容供考官审阅。

这一制度彻底封死了考生通过试卷笔迹来作弊的途径,保障了考试的公平性,最大限度阻止了作弊的发生。但是宋朝后期吏治腐败,在科举上也出现了收受贿赂的情况,糊名和誊录制度也出现纰漏,破坏了科举制的公平性。

宋朝时期,将隋唐科举制进行了继承和发扬,形成独立的特色

宋朝时期是我国科举制发展的鼎盛时期,科举形成前期,徇私舞弊、名人推荐、士族垄断时有发生,但到隋唐时期以后,科举制逐渐走向正规,但作弊、名人举荐制度仍积重难返。

到了宋朝,对科举制进行了继承和发扬,将科举考试分为解试、省试和殿试,考试制度设置严格,严禁举荐及门阀垄断,通过殿试和糊名誊录制确保考试的公平性,虽然宋朝后期科举制也暴露了很对弊端,但是其对科举制的完善还是极具价值的事情,为之后科举取士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宋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