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少年张三丰:逍遥王但求一败,为何只助易天行练功,却除掉张君宝

少年张三丰的大反派逍遥王,他的武功已经到了无人能敌的地步。

且不论内情如何,圣僧是他的手下败将。

名剑山庄的老庄主易云,亦是输给了逍遥王,还赔上了双腿,成了残废。

高处不胜寒,无敌往往是寂寞的。没有旗鼓相当的对手,对于武痴逍遥王来说,这不是一件好事。

少年张三丰:逍遥王但求一败,为何只助易天行练功,却除掉张君宝

多年霸占武林第一高手的逍遥王,想在有生之年但求一败。

比起努力,武学更多讲究天赋,天赋异禀的人总是能够悟出别人领会不到的武学心得。

逍遥王想要找到能够跟他一较高下的对手,必须从武学天才入手,一般天赋的人是不可能打败他的。

少年张三丰:逍遥王但求一败,为何只助易天行练功,却除掉张君宝

说到天赋异禀之人,武林上就只有两人,一个是名剑山庄老庄主易云的小儿子易天行,一个是圣僧徒弟男主张君宝。

易天行和张君宝皆是有可能打败逍遥王的人,为何两人得到了不公平待遇?

易天行被逍遥王抓去助他练功,激发潜能。

而张君宝,却是被逍遥王追杀。

少年张三丰:逍遥王但求一败,为何只助易天行练功,却除掉张君宝

1 、逍遥王只想切磋武功,不想有人坏他的大事。易天行对他的大业构不成威胁,而张君宝会是坏他大事之人

逍遥王是武痴,对于武功的修习,他从不懈怠,一直花费心思钻研。

不像易天行,明明天赋吊打所有人,心思却不在练武,反而整天想着情情爱爱,硬是荒废了二十年。

如果逍遥王单单只是武痴,那江湖上就没什么事了。

少年张三丰:逍遥王但求一败,为何只助易天行练功,却除掉张君宝

偏偏,那逍遥王是个野心勃勃之人,想掌控整个武林江湖,甚至手长伸到了朝廷。

逍遥王有自己的所谓“事业”。他的事业不利于国家,不利于老百姓,属于坑国家为自己谋权利以及荣华富贵,不顾老百姓的死活。

张君宝创立武当派,在江湖上有一定的名堂,影响力挺大。

少年张三丰:逍遥王但求一败,为何只助易天行练功,却除掉张君宝

比如,张君宝召开武林大会想选出武林盟主,帖子一发,就有很多人赏脸参加。

武林大会的召开,主要目的在于选出一个德才兼备之人担任盟主,号召各路爱国人士寻找流落民间的大宋公主。

此时的张君宝,无疑是爱国人士之一,想为抗金大业作出一些贡献。

他的行为跟逍遥王南辕北辙,两者有冲突。

在逍遥王看来,张君宝同他的武当派会破坏他的计划,成为绊脚石。

少年张三丰:逍遥王但求一败,为何只助易天行练功,却除掉张君宝

未来某一天,张君宝会是他的一个大麻烦。

考虑到这些因素,逍遥王尽管追逐但求一败,也不得不未雨绸缪,在张君宝真正长成跟逍遥王旗鼓相当的对手之前,逍遥王就果断对他下杀手,免除后患。

毕竟,但求一败固然重要,可他的事业更重要。

一切试图破坏他事业,跟他作对之人,皆要除掉。

少年张三丰:逍遥王但求一败,为何只助易天行练功,却除掉张君宝

张君宝这样管江湖之事,又管朝廷之事,逍遥王当然视他为隐患,不除掉,他不放心。

幸好张君宝走运,在逍遥王杀死他之前,就被大蛇救走了。

重伤,到底保住了一条小命。

易天行完全符合逍遥王但求一败的条件,人选非他莫属。

少年张三丰:逍遥王但求一败,为何只助易天行练功,却除掉张君宝

一来易天行的武学天赋极高,一点不比张君宝差,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二来易天行的人设简单,就是个疯疯癫癫的情痴。他不管江湖之事,也不想管朝廷之事,逍遥王要干什么危害国家的大事,易天行也不会管。

少年张三丰:逍遥王但求一败,为何只助易天行练功,却除掉张君宝

在逍遥王看来,这样的人肯定不会坏事。

舍他其谁,不训练易天行,还能训练谁。

易天行可以满足他但求一败的心愿,又不会成为隐患。

少年张三丰:逍遥王但求一败,为何只助易天行练功,却除掉张君宝

2、逍遥王认为易天行的天赋在张君宝之上

名剑山庄的武功积累多年,博大精深,像易天行这样的天才,领悟出其中的精髓奥妙之处,进而练成传说中的第八式,那对逍遥王来说无疑是一位好对手。

再说了,易天行的天赋是武林公认的无人能及。

易云说,武林之中,只有易天行能够有机会打败逍遥王。

少年张三丰:逍遥王但求一败,为何只助易天行练功,却除掉张君宝

当然,那会张君宝还是无名之辈,易云还不晓得有跟自己小儿子有得一拼的人物。

既然易云有这样的看法,那么逍遥王的看法,自然也差不多。

他也是认可易天行的能力,即便后来有个后起之秀张君宝,可他还是认定易天行比张君宝天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