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知道,在我党成立之初,国民党军队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他们不仅有先进的武器装备,还有专门进行人才培养的军事院校,可纵然如此,我党还是在无数优秀将领的领导下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当然,国民党军队中也有许多优秀的将领如卫立煌,白崇禧等人。但有这样一个人,他在国民党军队中威望颇高,官拜上将,深受蒋介石的器重。但在两次内战中,他都未曾和我党打过仗,这个人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张治中,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吧!

张治中出生在安徽曹县一个贫苦的人家,他的父亲是一个手艺人,虽然家庭贫苦,但是他的父亲深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于是坚持送张治中去读书。在他读完私塾后,又坚持送他考学,他也不负所望,考上了陆军小学,并且从一名门房一步步做到了警察。张治中的母亲曾教导他,无论如何都不能忘本,他把这句话放在了心中,并用了自己的一生来践行。
因为深知学习的不易,所以张治中非常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那时,辛亥革命爆发,张治中被委派到了上海,后来得到机会前往保定军校学习。张治中非常重视这次机遇,所以非常努力的学习,甚至在休息的时候也不曾间断学习,而他也因此打下了非常扎实的军事理论基础,这对他日后起兵打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习结束后,张治中被分配到了一旧军队进行实习,但当他看到旧军阀的腐败现象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离开,在多方辗转后,他来到了孙中山麾下。之后在大大小小的战场上,张治中总是一马当先,以视死如归的气势与敌人厮杀,他也因此展露锋芒。张治中也是孙中山最忠实的崇拜者,曾为了拥护孙中山而放弃大好的前景,去黄埔军校从一名学生做起,也是在此,张治中遇见了他的至交好友周恩来。
孙中山去世后,蒋介石掌权,他不甘心两党分权力,于是撕毁国共合作的条约,大肆残害共产党人。张治中因受孙中山的影响,所以非常反对两党分裂。他知道自己无法劝阻蒋介石,但又不想伤害两党的和谐,于是选择离开,甚至后来宁愿做教育长也不愿支持蒋介石。
在张治中的心中,刀尖永远不能朝向自己人,所以在内战时他从未出手,但是当日本全面侵华时,他又再一次站了出来。在张治中奔赴一线作战时,蒋介石还一心扑在如何消灭共产党上,以至于张治中常常因为得不到援助而处于被动地位。
由于国内人心的不统一,使得日军进犯势头越来越盛,随后西安事变的爆发使得蒋介石不得不暂时放下自己野心联合抗日。张治中在上海与日寇作战时,原本已经布置好了一切,奈何蒋介石非要等国际调节,明令禁止张治中私自出兵,就这样延误了战机,虽然最后稳住了战局,但也损失惨重。
后来,蒋介石和张治中彻底离心,不仅不顾他的功绩,还调离他所有的心腹,张治中因此也自请调离了上海。抗战结束后,张治中再一次为国共和平奔走,但依然无果。从抗日战争到内战,张治中曾数次劝说蒋介石求和,并多次代表国民党一方与我党谈判。但蒋介石心意已决,始终未听取他的建议,最终落得了逃亡台湾的下场。
新中国成立,毛主席曾提议要给张治中授予元帅军衔,但是他并没有接受,不过他后来也当选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官至副国级。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都在呼吁台湾人民能够回到祖国的怀抱,毛主席曾评价他说,他是一个真正希望和平的人。虽然在革命年代,张治中所希望的国共合作没有实现,但在我党无数人的努力下,我们实现了真正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