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是军阀杨森的儿子,主动下基层参军抗日,后率部起义成为解放军

民国,中国历史最黑暗的时代。外有帝国虎视眈眈,伸出魔爪;内有军阀当道,割据混战,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在那个压抑困苦的年代,军阀显然成为一种特殊的存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军阀给我们留下的刻板印象。

可是你知道吗?曾经有一位军阀公子,战火纷飞下主动降级,上场杀敌。解放战争打响之后,他并没有像其他军阀一样亡命台湾,而是率领军队起义成为解放军。他生在军阀之家,心怀的却是百姓天下。他就是杨汉烈。

他是军阀杨森的儿子,主动下基层参军抗日,后率部起义成为解放军

民国年代军阀的家庭生活是什么样的呢?是豪奢无度,邀请狐朋狗友来大摆宴席?还是妻妾成群,养着一群纨绔子弟?既是也不是,杨森告诉我们。杨森是谁?他是川军四大军阀之一,出身一般却步步高升直到手握重权,最后随蒋介石逃往台湾,足足活了九十多岁。

杨森一生豪奢无度,妻妾成群,他的十二个媳妇被人调侃称为“杨府十二钗”。按照其他军阀的生活作风,杨森应该把他的儿子们喂的白白胖胖,个个给找个好官职安排上。可杨森却不是这样。

他是军阀杨森的儿子,主动下基层参军抗日,后率部起义成为解放军

也许是因为他自己的发家史充满了军事上的艰苦奋斗,杨森对他的儿子,可谓是严苛极了。作为杨森的儿子,他们没有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有的只是学业与军事教育。

杨父严苛的家教,使得他的儿子们都胸怀壮志,完全不像那群成日游手好闲的富家子弟。作为杨森的二公子,杨汉烈接受了杨森的重点栽培。

他是军阀杨森的儿子,主动下基层参军抗日,后率部起义成为解放军

杨汉烈的英雄本性从中学时就有所体现,1933年,14岁的杨汉烈参加了长城劳军团,为长城打响的炮火做出反抗。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在中华大陆屡次挑起事端,战火也零零星星在九州燃起,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加深。杨汉烈看到祖国正遭受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他痛恨日本人,渴望上场杀敌。

他是军阀杨森的儿子,主动下基层参军抗日,后率部起义成为解放军

1935年,16岁的杨汉烈向父亲申请参军。杨森见年少的儿子有如此雄心壮志,内心赞叹不已。为了使儿子真正受到炮火的洗礼,在军中有所成长,杨森没有像别的军阀那样为儿子谋一个位高权重的职位,而是告诉他要从基层做起。杨汉烈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杨汉烈答应从基层做起,成为了第133师师部参谋处的一名少尉见习参谋。杨汉烈在军中严守纪律,作风优良,他痛恨日本帝国主义,发誓要为中华儿女保卫家国。

他是军阀杨森的儿子,主动下基层参军抗日,后率部起义成为解放军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以后,杨汉烈参加了著名的淞沪会战。但他的职位只是一个参谋,根本不被允许上前线,杨汉烈胸中着的那团杀敌报国的烈火无处燃烧。他向父亲申请上前线杀敌,却被杨森以不具备实战军人的素质为由拒绝了。

其他富家子弟被娇生惯养度过一生,杨汉烈却有着宝贵的抗挫能力。没有军人素质怎么办?他当然不会放弃信仰,而是想到了办法——到中央军校中学习。杨汉烈没有麻烦父亲,凭自己的实力在1938年10月考入中央军校第16期,成为第1总队骑兵队的学员。

他是军阀杨森的儿子,主动下基层参军抗日,后率部起义成为解放军

军校学习的日子里,杨汉烈刻苦训练,抓紧时间提高自己的军人素养,因为他知道国难当头,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两年后的他学成毕业,进入第20军。吸取上一次成为参谋不能上前线杀敌的教训,杨森自愿降级从第133师搜索连中尉排长干起。

搜索连很随杨汉烈的心愿,因为这个连队需要到战场最前线实地勘察,冒着枪林弹雨的风险进行工作。搜索连的军旅生活不仅危险,而且辛苦。可杨汉烈无怨无悔,他始终觉得上一线杀敌保家卫国,是他作为中华儿女做的最对的选择。

他是军阀杨森的儿子,主动下基层参军抗日,后率部起义成为解放军

杨汉烈在军中辛勤工作,不仅赢得了父亲杨森的赞许,全连士兵都对其英勇的战士气概表示钦佩。凭着自己的作战成绩,杨汉烈很快被提拔为第20军骑兵连上尉连长。

在随后的抗日战役中,杨汉烈率领军队曾两次与日本人正面交锋。虽然每次短兵相接的时候,杨汉烈的作战都英勇无比,但枪林弹雨下,他有好几次险些丧命。

他是军阀杨森的儿子,主动下基层参军抗日,后率部起义成为解放军

杨森想把杨汉烈培养成接班人,自然不忍心让他丧命战场,不顾杨汉烈的反对,杨森坚持把杨汉烈调到贵州省保安部队去当教导团上校团长。

后来解放战争打响,当国民党军队把枪口对准刚刚并肩作战的兄弟时,杨汉烈处于大后方,从来没有与解放军起过正面的交锋。

他是军阀杨森的儿子,主动下基层参军抗日,后率部起义成为解放军

解放战争中,国民党的军队兵败如山倒。杨森看着自己的精锐部队在1949年4月的江防战役中险些全军覆没,得知大势已去,便随着蒋介石仓皇出逃去台湾了。临走前,把重建部队的任务交给了杨汉烈,任命他为20军军长。

杨汉烈在大后方待了三年,在这没有上前线杀敌的空窗期里,他更多是在思考。如果说率领军队作战,赶跑日本鬼子是为了保护华夏家国,那么后来的解放战争又是为了什么呢?当他看到昔日同他并肩作战的国军兄弟,举起刺刀对准中国人民,他不理解——他要反抗!

他是军阀杨森的儿子,主动下基层参军抗日,后率部起义成为解放军

杨汉烈手握军队重权,决定起义投诚。父亲杨森走后,军中元老人物景嘉谟、萧传伦因不满军权被杨汉烈掌握而出走。79师是杨汉烈的嫡系军队,新编的第349师和独立师都对他言听计从。

起义的客观条件都已经具备。随后,杨汉烈公开以20军军长的身份在四川金堂宣布起义。

他是军阀杨森的儿子,主动下基层参军抗日,后率部起义成为解放军

对他来说,当时参军作战是为了中国人民,为了中国人民免于日本侵略者的欺辱压迫;现在率军投诚也是为了中国人民,为了中国人民不再自相残杀。把军队交给为了人民的共产党,他很放心。

杨汉烈的起义行为大大促进了四川地区的局部解放,同时也为整个大西南的解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他是军阀杨森的儿子,主动下基层参军抗日,后率部起义成为解放军

起义后的杨汉烈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赞赏与欢迎,杨汉烈成为解放军军长,后来还担任过政府的副主任,政协副主席等职位。等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立的时候,他还被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我们看到,作为军阀公子的杨汉烈没有生于安乐死于安乐。他自少年起便心怀天下、心怀人民,把一腔热血用来保家卫国,把一颗赤诚真心献给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