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是知名的“逃跑将军”,活了103岁,生下一子成家喻户晓的人物

轻轻一阵风,唤醒沉睡了千年的躯体;轻轻一阵风,拂去历史神秘的面纱。站在时间的肩膀上,我与历史对话。

二秦二林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最受观众喜爱,并且最具号召力最有影响的四位演员,他们分别是:秦汉、秦祥林、林凤娇、林青霞。其中秦汉的演艺生涯长达近半个世纪,出演过上百部电影,近三十部电视剧。就在今年年初,他所主演的《新世界》才播完,要说这位老戏骨也算得上是家喻户晓了。但鲜为人知的是,秦汉其实不姓秦,他的真名叫孙祥钟。

今天不说他,来说说他的父亲孙元良,孙祥钟的父亲在民国那个乱世可也是一个人物。不过其父颇有争议性,有人说他是抗日英雄,也有人说他是逃跑将军。孙元良生于1904年,他的父亲孙廷荣是晚清的知县,67岁才生下这个儿子。所以在他年少时期,父亲便已去世,但遵从父亲遗训,勤奋读书,成绩很是优异。

他是知名的“逃跑将军”,活了103岁,生下一子成家喻户晓的人物

早些年他在家乡的私塾教学,然而在那个乱世,更多的人选择了投笔从戎,孙元良也是如此。1924年,他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推荐人是李大钊。开学典礼上,他曾作为仪仗队员迎接孙中山,因着好成绩好相貌,孙元良又被蒋先生所赏识。毕业后没多久随着队伍东征陈炯明,后来世人所唾骂的队伍,其实在最初很受欢迎。

较之军阀的部队,他们井然有序,黄埔师生又常常表现出大无畏的精神。所以每到一地,当地百姓都会放鞭炮,主动慰劳红糖水。战争结束后,在北伐前,23岁的孙元良便已成了团长,还是蒋先生的嫡系第一军第一师。不过他很快因着判断失误,撤退太早被代理师长王俊申请枪决,但错并不在他,而是在于王俊自身。

他是知名的“逃跑将军”,活了103岁,生下一子成家喻户晓的人物

可当时不好换高级人员,蒋先生也只能表明一定会处罚孙元良,实际上是虚张声势。他将孙元良送去了日本陆军士官学院留学,1928年归国后更上一层楼,1931年升任第1师第1旅旅长。抗日他也是出过力的,1932年1月28日,日军进攻上海,第19军奋起抵抗。张治中请命,2月15日孙元良抵达上海。

接着的庙行之战,他带人浴血搏杀,最终赢得胜利。接着是第二次淞沪会战,1937年8月11日,蒋先生令张治中部前往上海,孙元良于12日抵达真如。当他得知日军已经在往沪东,便在没有命令的情况下,令第262旅占领北火车站——宝山路——八字桥——江湾路之线。他的当机立断给后来整个淞沪局势造成了决定性的影响,也得亏他没有迟疑片刻。

他是知名的“逃跑将军”,活了103岁,生下一子成家喻户晓的人物

但开战后因为各种原因,转进成了溃退,他的撤退其实不好说。孙元良想的是不做无畏的牺牲,所以才将大军撤走,这才有了谢晋元带“八百壮士”孤军据守四行仓库的壮举。然而人们只看到了他的撤退,实际上孙元良跟88师从8月13日到10月31日,已跟日军血战了两个半月。因着始终守住,日军都曾恨骂他是闸北最可恨之敌。

他是知名的“逃跑将军”,活了103岁,生下一子成家喻户晓的人物

撤退时他倒是发了笔财,他在撤退前,围着租界转了半圈。恰好遇上英军驻守的日本丰田纱厂撤退,不要白不要,便得了几千大包日本棉纱送去苏州抛售。这是他的第二次撤退,接着是南京保卫战。一开始是决定死守的,可打起来来后完全不是一回事,唐生智的指挥失误导致守军混乱。

他是知名的“逃跑将军”,活了103岁,生下一子成家喻户晓的人物

很多人压根没来得及走,放下武器后跟南京民众一起遇害,孙元良当时也在城内。他是如何逃出来的没人知道,他自己在回忆录中也并未说清,不过带出了六百多兄弟,经泰兴、淮阴、徐州、郑州,1938年3月下旬抵达武汉。此后除了独山战役外,淮海战役他也是全身而退,所以世人称其为逃跑将军。

他是知名的“逃跑将军”,活了103岁,生下一子成家喻户晓的人物

1949年抵达台湾后,因着战败丧师,孙元良选择了退役从商。他养过鸡也开过餐馆,很多人说他这是没落了,但孙元良认为是自力更生,没什么不光彩的。退役后无论好坏,他都很少再提起当年的事情,1985年亮相,还是因为日本人否定南京事件。他作为亲历者气愤不已,81岁的高龄站出来发表抗议书。2007年5月25日,孙元良去世,享年103岁。

他的一生很难盖棺定论,但至少他曾有过跟日军死磕的时刻,也是他粉碎了日军三月亡华的美梦。其实不管认为他是抗日英雄也好,逃跑将军也好,其人的多样性何尝不是那个时代人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