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古代“八百里加急”速度有多快?如若放到现代,快递未必能赶上

轻轻一阵风,唤醒沉睡了千年的躯体;轻轻一阵风,拂去历史神秘的面纱。站在时间的肩膀上,我与历史对话。

我们在一些古装剧中通常都会听到一句台词,那就是“八百里加急”。那么,古代在什么时候才会使用它呢?一般都是情况非常紧急,或者需要传递紧急军事情报才会用上。在古代,“八百里加急”是传递信息的一种最快方式。那它有多快?就连专家都表示,如果放在现代,就连快递都不一定能够赶上。

古代“八百里加急”速度有多快?如若放到现代,快递未必能赶上

现代人都有很多通讯工具,比如说手机,有什么事情只要在手机上说一声就可以。在古代,要传递重要消息没有现在这么方便,虽然古代有轿子、木船、牛车等等交通工具,但如果有急事,就会耽误很长时间。而“八百里加急”就与众不同,效率非常高。它就是靠驿站来实现。每隔20里的路就会有一个驿站,这些驿站里用的都是快马。

古代“八百里加急”速度有多快?如若放到现代,快递未必能赶上

如果公文上写有“马上飞递”这四个字,那必须要按照每天300里的速度来进行传递,传递的速度最高可以达到800里。在唐朝,比较紧急的情报要求每日500里,而唐朝的一里合大概有454.2m,也就是说放到现在来看,800里加急最快的时间只要2天就能够完成了,而快递有时候需要3到4天才能送到。

古代“八百里加急”速度有多快?如若放到现代,快递未必能赶上

在唐朝时期,驿站分布在全国,驿站里不仅有驿舍,还有驿船、驿田等设施。一共有20000人在驿站中工作。在驿站里工作的驿丁,身份非常低微,工作任务也很繁重,不仅要背着文书袋在驿路上奔走,还要负责打扫驿庭。我们都知道在杜牧所写的《过华清宫》中有一句诗叫做:“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为了送荔枝,每年都少不了要累死几匹马,甚至连驿站官兵都会出现过劳死的情况。

古代“八百里加急”速度有多快?如若放到现代,快递未必能赶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