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开封府衙,再现北宋刑律清风

开封府,又称南衙,位于包公湖北岸。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建立梁朝,定都开封。开封府是当时负责行政和司法的衙门。接下来的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及金朝开封府衙一直是京都官吏行政、司法的衙署,被誉为天下首府。

当前的开封府于2002年重建,位于开封市包公东湖北岸,占地面积60多亩,建筑面积超过14,000平方米,是国家4A级旅游胜地,成人票价为65元。

史料记载,仅北宋开封府共有183任府尹,尤以包公打座南衙而驰名中外。在建筑形式上,开封府依照北宋李诫的《营造法式》修建,重建后的开封府,占地60余亩,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与位于包公西湖的包公祠相呼应。

开封府门前大照壁: 高浮雕巜獬豸图》,獬豸传说中,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怒目圆睁,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它统常出现在刑律执法者的门口,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

仪门,仪门就是礼仪之门,仪门平常是不开的,人们平常出入走的都是便门,只有遇到皇帝和皇后寿诞或者是元旦、冬至等这些重要的日子,仪门才会打开,并且张灯结彩以示礼仪。当遇到皇帝和皇后忌辰或是官员替父母办丧的时候,则是在仪门前设牌位祭奠。仪门是典礼、庆贺、祭拜的地方,它有着特殊作用。

树立在正厅院里的巨石,就是“戒石铭”。其南面镌刻“公生明”,提醒官员只有公正,一心为公,才能明察秋毫,才能清正廉明;其北面的“尔奉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在告诫官员们要洁身自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绕过戒石铭,便是开封府的正厅,开封府的正厅又称“大堂”,它面阔七间,布局严谨,气势巍然,为重檐歇山顶式建筑,是北宋开封府长官发布政令、处理政务、府衙举行重大活动、审理要案的地方。上有绿色琉璃瓦覆顶。厅门两侧及前廊柱上共有六副对联,其中“正气昂昂嵩岱巍巍万丈,清风习包欧煜煜千秋”一联中提到的“包欧”指的是开封府最有名的两位知府——包拯和欧阳修。厅内正座背后太师壁上挂有一幅“黄河巨浪图”,上方所悬匾额上的“正大光明”四个字为颜真卿所书,大堂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大堂前就是大家熟知的“龙头”“虎头”“狗头”三口铜铡,令人望而生畏。

出来“议事厅”继续参观就是中轴线下一景“梅花堂”,它坐落在一个梅花飘香的小院之中,它是传说中包公倒坐南衙的地方。

开封府衙,再现北宋刑律清风
开封府衙,再现北宋刑律清风
开封府衙,再现北宋刑律清风
开封府衙,再现北宋刑律清风
开封府衙,再现北宋刑律清风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