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天一个成语:十羊九牧

每个成语背后都有你不知道的典故

一天一个成语:十羊九牧

十羊九牧

【成语】

【拼音】

shí yáng jiǔ mù

【释义】

十只羊却有九个人放牧。比喻民少官多,也比喻领导多,政令不一,让人们无所适从。

【出处】

唐.魏徵等《隋书.杨尚希传》:“自秦并天下,罢侯置守,汉、魏及晋,邦邑屡改。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僚以众资费日多吏卒人倍租调岁减清干良才百分无一动须数万如何可觅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琴有更张之义瑟无胶柱之理“。

解释:“从秦统一天下,废除诸侯设置郡守,由汉代、魏朝到晋代,国家郡邑设置多次更改。我看当今郡县数量,比古时成倍增多,有的地方不满百里地,(却)几个县并列(同时)设置;有的地方户数不到一千,(却)由两个郡分开管辖。

备员充数的僚佐太多,资财耗费一天天增多,下吏走卒人数倍增,租税调赋逐年减少。清廉能干的优秀人才,百中无一,动辄需要数万,到何处寻觅?正是所说的民众少官员多,十只羊九个人放牧。正是所谓琴可以改弦更张,瑟不应胶柱而鼓的道理。"

【近义词】

人浮于事 僧多粥少

【反义词】

人尽其才

【用法】

复句式;作定语、补语;含贬义。

【成语故事】

南北朝时期,杨尚希在明帝、武帝、宣帝三朝都有担任过要职。在北周政权被隋文帝掌控以后,杨尚希也是忠心耿耿的对隋文帝.

隋文帝改变了鲜卑族的统治,恢复汉制,以此来适应汉人的愿望。当时在隋朝设立的州郡相对秦汉时期多了有一倍,千户人家便分作两个郡;方圆百里便设有几个县,这样的分法导致官员卒吏多了很多,国家的负担日益加重。

杨尚希对此顾虑重重,他向隋文帝上书报告说:“我们国家现在州郡这么多,这就像是十羊九牧,这样会把国家托垮掉,目前最重要的是把真正需要的州郡留住,不需要的都可以撤掉。

对于国家来说,人口、面积还是这么多,国家的收入不会减少,但是开支却大大的降低了。这样还可以把有用的贤才能人派到需要的地方去发挥作用,可以提高整体效率。”

隋文帝按照杨尚希的建议撤掉了很多的州郡,在国家的治理方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这就是成语“十羊九牧”的故事,十羊九牧比喻民少官多,也比喻领导多,政令不一,让人们无所适从。

【造句举例】

官员越来越多,办事的越来越少,老百姓对这种十羊九牧的方式越来越抵制了。

各行各业一鼓作气的玩分家,邮政电信、国税地税、供电发电等,机构越来越庞大,跟十羊九牧有何区别?

看图猜成语

根据下列图片提供的信息,分别猜成语。

快来挑战吧!

一天一个成语:十羊九牧

一、

一天一个成语:十羊九牧

二、

一天一个成语:十羊九牧

三、

一天一个成语:十羊九牧

四、

一天一个成语:十羊九牧

五、

一天一个成语:十羊九牧

请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答案吧!

正确答案将在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

1、声色俱厉 2、他山之石 3、贪生怕死 4、事过境迁 5、视而不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