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主旋律出圈,古偶剧扑街,什么是2022年影视人必须回答的问题?

作者:南方周末
2021年注定是跌宕起伏的一年,面对社会、经济、文娱呈现的新面貌,新青年该以哪些新变化处之泰然? "南周知道”2022年度策划《新青年,新变化》将为你解答疑问。

影视剧是年轻人文娱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虽然受疫情影响,影视生产与消费亦面临一些困境与挑战,但总的来说,中国影视人在2021年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跟往年相比,2021年的影视剧也出现了一些正向的新变化,不过,在娱乐方式多元、尤其是短视频冲击的背景下,影视剧该如何争抢观众有限的时间?这是2022年的影视人必须回答好的问题。

-01-

主旋律C位出道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上,多部主旋律影视剧应时而出。主旋律已经彻底打破传统的“不好看”“说教”的偏见,成为市场的主流,不仅大制作化,而且大众化,精品化了。

2021年就有多部爆款的主旋律电影,比如张艺谋执导的《悬崖之上》,票房11.9亿元;刘伟强执导的《中国医生》,票房13.28亿元;陈凯歌、徐克、林超贤执导的《长津湖》,票房57.69亿元,是中国影史的票房冠军;吴京、章子怡、徐峥、沈腾联合执导的《我和我的父辈》,票房14.76亿元……

电视剧方面,高口碑的主旋律电视剧不断。根据豆瓣统计,2021年豆瓣评分前10的影视剧,主旋律剧集共有6部入榜,分别是《觉醒年代》豆瓣9.3分,《山海情》豆瓣9.2分,《功勋》豆瓣9.1分,《大江大河2》豆瓣8.8分,《风声》豆瓣7.9分,《叛逆者》豆瓣7.8分……

爆款频出背后,主旋律为何能够在2021年C位出道?

首先,这些主旋律影视剧,都是大投资、大阵容、大制作的顶级制作。就电影而言,顶级大片无论是从演员阵容、特效投入还是视听效果,都代表了电影工业化的最高水平,能够给予观众震撼的观影体验。

比如《长津湖》的制作规模、投资规模、拍摄时间跨度、动用的演职人员数量都创下了中国影史之最。5年多的剧本打磨,两年多的细致筹备,超过7万人次的群众演员参演,超大规模的服装道具军事装备准备,超百公里的战役战术设计……真金白银砸在制作上,它的视听效果达到了国产战争片的新巅峰,对于观众是有吸引力的。

主旋律出圈,古偶剧扑街,什么是2022年影视人必须回答的问题?

(IC photo / 图)

其次,大制作主旋律影视剧也在走向高质感、高口碑。主旋律影视剧只有抵达观众,才能实现主旋律观念的传递。比起“大制作”,主旋律影视剧更需要做到的是“高口碑”。

越来越多的主旋律大片找到了类型片的依托,它们将主旋律与战争、史诗、动作、冒险、悬疑、警匪、科幻、喜剧等类型元素相结合。比如《1921》,将军事、历史与商业相结合,“明星扎堆”让电影获得广泛关注;《长津湖》,徐克与林超贤负责战争场面的调度,惊险惨烈,也有充满导演个人特色的动作设计,令人印象深刻;《我和我的父辈》就像是精美的水果拼盘,有喜剧、有诗意、有高燃,总有一款能对着观众的口味……

一些主旋律影视剧也不断提升艺术性,创新表达方式、丰富叙事手法,让作品实现了思想性、商业性和艺术性的和谐统一。比如《觉醒年代》从镜头调度到意象使用充满“电影感”,更有强烈的“文学性”,具备深刻的隐喻和丰富的阐释空间。剧中不少场景的镜头语言,完全是“诗化”了;多种意象的使用,也是让人拍案叫绝的程度。

不必讳言,曾几何时不少观众对主旋律影视剧不感冒,认为大多表现手法单一陈旧、流于说教。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向外界展现一个东方大国的自信和包容。年轻人有平视世界的足够底气,从文化自卑走向真正的文化自觉,在文化自觉中建立了文化自信。他们热爱传统文化,也深刻认可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旋律影视剧由此对他们形成强大的感召力。

-02-

口碑效应愈发凸显

2021年电影市场的第一部爆款,是春节档的《你好,李焕英》。起初电影哪怕被业内看好,但其总票房突破54.13亿元出乎很多的意料,贾玲不仅成为了国产电影票房最高的女导演、也是全世界票房最高的女导演。

2021年的电影圈频频上演这样以口碑逆袭的好戏。清明档上映的《我的姐姐》,是一部成本不高的制作。因以姐姐为代表的女性生存处境的深刻探讨,最终票房8.6亿元。2021年11月上映的《扬名立万》,起初票房预测在1.5亿,电影上映后凭借精彩纷呈的“剧本杀”剧情,票房逆袭突破9亿。而贺岁档上映的国产动画《雄狮少年》,讲述了一个完全来自于本土、聚焦现实的作品,被央视等诸多主流媒体高度称赞,票房在继续上扬中。

与口碑之作的逆袭不同,一些哪怕是大投资、大制作,但口碑平庸的作品,也难以获得观众青睐。比如郑晓龙执导的大IP电影《图兰朵》,有姜文、胡军、关晓彤主演,有法国女神苏菲·玛索以及来自意大利的新锐演员迪伦·斯普罗斯助阵,结果电影口碑惨淡,票房1900万元不到,制作方赔惨。

主旋律出圈,古偶剧扑街,什么是2022年影视人必须回答的问题?

(视觉中国 / 图)

口碑效应也在剧集领域发挥作用——大量高口碑出旋律的出圈就是明证。2021年,诸多大IP+大制作+流量明星的古装大剧,大多由于口碑不济,反响颇为平庸。从年初的《上阳赋》《斗罗大陆》《有翡》《锦心似玉》《长歌行》,到暑期档的《千古玦尘》,再到岁末的《风起洛阳》《雪中悍刀行》,豆瓣评分都在及格线上下徘徊,也没有出现全网爆款的剧集。

与此同时,一些中小成本的剧集,凭借优秀的制作、新颖的主题表达,成功出圈。比如《御赐小仵作》《变成你的那一天》《我在他乡挺好的》《爱很美味》等作品,都获得很高的评价,虽然不一定是全网轰动的爆款,热度表现已然超出了主创者的预期。

影视圈的口碑效应时代到来,成熟理智的观众是否选择一部作品,将更多地从作品本身的口碑出发。传统的“大IP+大投资+大制作+流量明星=爆款”的公式不再是万能,没有好的口碑做依托,大概率会是“凉凉”的结局。

-03-

重重危机需以精品突围

2021年的影视剧不无亮眼表现,不过,从时代趋势来看,无论是对于电视台、视频网站还是各大制作方来说,始终面临一个愈发严峻的挑战——即短视频不断在争抢用户的休闲时间。

罗振宇曾提出了“国民总时间”的概念。在用户上网时间趋于稳定的背景下,时间会成为商业的终极战场,每个消费升级的行业都在争夺时间。电影、视频、游戏、休闲、度假、直播,在时间维度上,它们都是竞争对手。视频领域的消费,更是此消彼长。换句话说,很多人每天休闲娱乐的时间,就是固定的那么一段时间。如果用户把这段时间拿来看视频网站,那么他就不会看电视;如果他把时间用来刷短视频,那么他就不会点开视频网站,甚至连去电影院的兴趣也会降低。

电视台的困境已不必讳言。在我国,电视打开率、电视收视时间,总体上是呈现下降趋势。视频网站极大冲击了传统电视,可它们并非高枕无忧。“优爱腾”迄今没有哪一家盈利,每一年每家依然亏损数十亿元。以会员总数最多的爱奇艺为例,2021年前三季度累计亏损额达到44.06亿元,2021年底爱奇艺也传出裁员的消息,裁员比例高达20%-40%。

主旋律出圈,古偶剧扑街,什么是2022年影视人必须回答的问题?

与此同时,短视频不断从用户手中争抢时间。从2018年起,短视频用户的使用时长已经超过了长视频;到了2020年,抖音、快手等进一步攻城略地,短视频使用时长已经近乎长视频的两倍。根据云合数据,2021暑期档(6月-8月)全网剧集正片有效播放同比2020暑期档下滑17%;平台方面,爱腾优全网剧集有效播放同比均有缩减,降幅在20%上下。

电影方面,2021年有多部体量巨大的爆款,但在疫情的不确定性的影响下,导致多家影院关闭乃至倒闭。我们电影市场庞大,人均观影人次却很低,很多观众一年到头就看一两次电影,有很多观众没有到电影院观影的习惯,这该如何提升国人的观影频次?该如何挖掘愿意走进影院的电影观众?

无论对于剧集还是对于电影来说,精品是唯一的出路,也是唯一的生路。只要是精品的影视剧,观众就愿意挤出时间观看,只有精品,才能让受众的注意力从短视频转移过来。因此,在新的一年里,影视生产者必须坚守内容本位,源源不断地推出影视精品,才能真正赢得观众的时间。

文|南周知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