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蜀汉只有一人可守街亭,如果诸葛亮重用,张郃很可能提前三年退休

刘备死后,诸葛亮集蜀中的军政大权于一体,并且谨遵对刘备的承诺,孜孜不倦悉心地培养刘禅,在平定内乱上也大有作为,不仅平定了南中,而且巧妙的处理好了与东吴的关系。除此之外,诸葛亮还四处招兵买马,培养精锐,操练队伍,暗暗下定决心实现当年隆中的愿望,匡扶汉室解救万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公元前225年,为了彻底整肃蜀国内部,诸葛亮决定带兵南下亲征。公元226年,皇帝曹丕驾崩,其子曹叡继位,即魏明帝,但年仅十四岁,年少无知,势力单薄,火候欠佳,经不起风浪。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曹叡登基,不明何以为政,诸葛亮常伴左右,替刘备悉心管教曹叡,但诸葛亮心中的千秋大业的念头已然涌上了心头。再者,公元227年,诸葛亮和昔日反叛的蒙达谈判成功,并且蒙达公开声称,愿意再次回到川蜀大军的阵营,为川蜀效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蜀汉只有一人可守街亭,如果诸葛亮重用,张郃很可能提前三年退休

正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随后诸葛亮写下了《出师表》,以此来告诉刘禅这次的征讨势在必行,胜券在握,除此之外,也更让世人更加了解诸葛亮的良苦用心,公元228年,诸葛亮带上了十万精兵一路向北进军,直逼曹魏军中大营。历史上称之为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争”。

一、关中要道,马谡受命扛大旗

在同曹军交战之前,诸葛亮便心生一计,对外宣称蜀军要经斜谷道,然后再进郿县,为了使这个计谋看起来更加逼真,诸葛亮甚至让赵云统帅少量兵马引曹真前来对峙。

在战略上,诸葛亮毫无疑问是抢占了先机,他先将二十万大军调集到陇西,很快便成功攻下了武威和天水等要地,和长安一同对其进行夹击。但是在关中战场上,诸葛亮并没有带大队兵马,而是将剩下的部队全部都镇守在关中的要道——街亭上。

蜀汉只有一人可守街亭,如果诸葛亮重用,张郃很可能提前三年退休

街亭是曹魏进攻川蜀之地的必经之路。如果街亭不保,那么汉中就将面临危在旦夕的局面!这样一来街亭的主帅就必定需要是一个完全值得信赖,忠心耿耿,并且具有极高军事才华的人。诸葛亮反复斟酌,冥思苦想,最终决定任命马谡为街亭的主帅,并且命王平作为副将辅佐马谡,让两人务必率军一同拼死镇守街亭。

马谡此人颇为聪明,但一直不被刘备所看好,但是诸葛亮在选贤任能方面,和刘备还是有很大修出入的,刘备死后,诸葛亮在前方战场上想要一心栽培马谡成为蜀国栋梁之才。因为深知街亭的重要性,诸葛亮临走之前苦口婆心,再三嘱咐马谡,一定要在山下安营才能有最大的把握阻止敌军,胜算才更大,万不可因小失大,思虑不周,不听教诲。马谡嘴上答应的很坚定答应,但是内心可并不是那么想的,之后便和王平带着关中所有的兵力一同出发,奔向街亭。

蜀汉只有一人可守街亭,如果诸葛亮重用,张郃很可能提前三年退休

二、马谡临改孔明计,落得惨败

马谡领兵抵达街亭,本应该听从孔明吩咐山下扎营,但他当他观看过附近地势后忽然心生一计,他自己心想,倘若我在山上埋伏,等张郃率军来临,我便号令我方士兵从山上冲杀而下,伏击敌军。于是,马谡就让军队在山上驻扎。

令马谡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已信心十足,打好了以后坐地升官,接受万人敬仰,诸葛亮赞美不绝,为川蜀立下赫赫军功的时候,张郃率领曹魏大军匆匆赶来时,远远的就看到看见马谡领着关中最大的一支部队在山上安营扎寨,心里顿时就乐开了花立马下令让士兵把这座山给重重围住,并且令全体士兵原地待命,只用做一件事,那就是截断马谡带领军队的粮食水源。原本还在洋洋得意的马谡被张郃带领的曹魏军队死死围住断水又断粮,更别说当时心中的美事,从山上俯冲而下,一举歼灭张郃了。

蜀汉只有一人可守街亭,如果诸葛亮重用,张郃很可能提前三年退休

诸葛亮得到战报后火冒三丈,气得要吐血,一口气差点儿没上来。这马谡平时看起来机灵,关键时刻却如此不堪大任。而此时,诸葛亮才想到马谡之前作为参军,一直没有亲自上过战场。没有经历过实战,纸上谈兵终究是害人害己。

街亭不保,汉中危矣。于是诸葛亮便马不停蹄带领着一批老弱残军撤回了汉中。由于汉中失去了有利的局势,没有办法为陇西的大军提供支持,所以赵云率领的部队被曹军团团围住,赵云本人想尽办法拼死才从敌人的包围中逃回了汉中。

蜀汉只有一人可守街亭,如果诸葛亮重用,张郃很可能提前三年退休

三、王平急中生智,击退敌军

马谡失街亭之后,蜀军千钧一发,危在旦夕之时,王平为了阻止张郃乘胜追击号召自己的一小股精锐,并且命令收拢残军,让人在山谷中打起鼓来,在气势上做足了戏,让张郃误以为是赵云率大军赶来相助,立马命部队撤退。

刘备生前就非常看好王平,并且王平是刘备临死之前精心留给诸葛亮的大将,其自身的能力并不次于魏延之下,并且心中的谋略以及远见,眼光长度远超刘封,并非鼠目寸光之辈,是蒙达的夷族大将。

王平是在汉中之战过后被刘备收入囊中的,刘备这个人有一个习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就像是对赵云,关羽,张飞,魏延一样,对于王平,刘备也是如此,在王平刚被收降的那段时间,本以为会壮士失志,被君王冷落,但现实恰恰相反刘备对王平持极高的认可态度,给王平的待遇,相比赵云,魏延来说,更是无法相比,刘备直接让王平做了大将,从刘备直接让王平担此大任这一做法来看,足见王平其实时很被刘备看重。

蜀汉只有一人可守街亭,如果诸葛亮重用,张郃很可能提前三年退休

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想到刘备的忠告,诸葛亮也给予王平一定的职位的权利,但诸葛亮自身并没有很认可王平的才能,相比于王平,他更看重马谡,所以就让王平为副将协助马谡镇守街亭,但是指挥的大权终究是掌握在马谡的手里,蜀军的生死,全在马谡的一念之间,而王平,更多的是担起参谋的角色,并不起主导作用,而当时的王平已经有了一队人马的跟随,这一对人马是他从蛮夷带来的,并且亲自操练带起来的精锐,他们对王平唯命是从,只听从王平的差遣。

街亭之战后,诸葛亮提拔王平为参军,统领五部,并且兼管营中大小事务。虽然王平大字不识几个,但是对于国家来言,他是一个完全听从军法军令并且忠心耿耿的大将,一旦接到下达的军令,他便会恪尽职守。与此同时,王平懂得结合实际,灵活变通,有时也不会只遵守“将令”,也懂得从实际出发。诸葛亮死后,王平取代了大将魏延的位置,担起了统领汉中的大任,走上人生的巅峰。

蜀汉只有一人可守街亭,如果诸葛亮重用,张郃很可能提前三年退休

结语:

因为马谡没有守住街亭,导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那么如果诸葛亮当时不任用马谡,换其他的人前往带兵守街亭,能成功的守住街亭吗?事实证明王平更适合作为主帅镇守街亭,只可惜诸葛亮当时没用他,否则张郃很可能要提前三年退休了!

按照诸葛亮的计划,马谡若遵守军令带领大军驻守于山下,是完全可以牵制住魏军,守住城池的,诸葛亮任命马谡的最大心愿就是守住街亭,街亭战略位置至关重要。但是马谡这个人,既好高骛远,又缺乏实战经验,他耍小聪明,直接违抗了诸葛亮的军令,他思虑不周,鼠目寸光,一心只想如何击垮张郃的军队,并没有全方面考虑,如果驻扎在山上的话,一旦被包围,便会不攻自破,插翅难逃。

由于两人的战略目的完全不同,于是便发生了马谡上山埋伏,最终被张郃重兵包围截断水粮最终大败,落荒而逃。而失败之后马谡的表现更加让人惊讶,重重被困军心涣散,他不仅不想办法稳住军心再战挽回局面,而是抛弃大部队,直接逃离战场,致使蜀军群龙无首,混乱惨败不堪。如若不是王平用计吓退了张郃,收拢了蜀军残军,那么蜀军将会面临更大的损失!

纵观全局,当时蜀汉最适合委派驻守街亭的大将是谁呢?最恰当的答案是魏延。因为王平当时刚被收编,资历太浅,在蜀军中威望太低,不足以服众。只不过由于诸葛亮忌惮魏延做大反叛,怕魏延分兵损伤蜀汉的实力,因此一直压制着魏延,不愿让魏延去驻守街亭。如果当时诸葛亮让魏延镇守街亭,那么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大战定会取得更大的胜利,说不定诸葛亮真的能一统陇右,让蜀汉实力暴增。到时候诸葛亮再回军支援街亭,那张郃可就真的要提前三年退休了。

参考文献:《出师表》《三国志·蜀书·董允传》

觉得文章不错的朋友,不妨点个免费的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