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肇俊哲:成为球星没有捷径,做一名合格的父亲也是

肇俊哲:成为球星没有捷径,做一名合格的父亲也是

记者贾岩峰报道“我不期待你有多么优秀,取得多么耀眼的成绩,也没有我未完成的梦想需要你替我去完成,我只希望你拥有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人格,正直的品性,善良的内心和明朗的是非观,在自己能够努力的年纪竭尽全力,为实现自己的价值付出一切,不给未来留遗憾。爸爸会一直支持你!”

这是肇俊哲把大儿子带到富力U14队后,在送给儿子的日记扉页上写的一段话,一个全新挑战的开始,他希望儿子学会用文字来记录训练和心情。这段话,是鼓励孩子,也是提醒他自己——对孩子,永远抱有希望,放下过高的期望。打那之后,肇俊哲并没有去刻意检查儿子有没有按照他的要求去写好每一篇训练日记,因为他知道孩子已经14岁了,信任与尊重孩子的私隐比无休止地敦促更重要。

也正是从上面这段话,记者与肇俊哲聊起了育儿话题。经过深谈后发现,肇俊哲作为一名父亲所拥有的思想深度和育儿观,值得记录下来与读者们分享。

肇俊哲:成为球星没有捷径,做一名合格的父亲也是

肇俊哲的两个儿子都是00后,大儿子宸宸(肇宸惟)出生于2007年,已经14岁了。孩子刚刚出生那会儿,肇俊哲还没有退役,孩子妈妈也因为总要飞各种航班很忙碌,因此宸宸三岁以前都住在爷爷、奶奶家,肇俊哲和妻子只在休假的时候,才把孩子接回家小住。但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当肇俊哲发现没有足够的陪伴,自己的话语权受到严重影响后,他开始不断反思自己做父亲的方式。

“宸宸对爷爷的感情一度是超过我和他妈妈的,所以当老二琦琦出生后,我们选择了自己带。琦琦的表达,琦琦的自信以及他有时耍小无赖的状态,很多都是宸宸没有的,所以在我内心深处,总是隐隐地对宸宸有些歉疚,那时候我还没有退役是一方面,但我和他妈妈都还年轻,都觉得事业很重要,没有给孩子足够的陪伴,这也是事实。所以当有了琦琦后,我果断让孩子妈妈申请成为地勤,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孩子和家庭。”

有了弟弟之后,看到父母对弟弟呵护备至的疼爱,宸宸也从来没有过嫉妒,兄弟俩相亲相爱,但是通过对比两个孩子在同样年龄段的状态,抛去先天性格差异的因素,还是能够看出,孩子在三岁前,父母陪伴是否足够给两个孩子所体现出的不同。“老大性格比较倔强,也有些内向,有时他会刻意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有段时间只跟爷爷说心里话,不跟我和他妈妈说。老二就不是这样,老二想要什么就会想方设法去哄我们帮他达到目的,特别会哄我和他妈妈开心。”肇俊哲说,有段时间他都不知道该怎么跟这个大儿子沟通了,好像他们之间隔着什么似的,但就是问不出来。

肇俊哲:成为球星没有捷径,做一名合格的父亲也是

肇俊哲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那时候还没有疫情,于是他带着孩子出国,一方面想提前给孩子铺路,寻找适合孩子未来有可能加盟的球队,另一方面就是想增加父子之间亲密接触的时间。坚持要单独陪伴孩子一段时间,孩子妈妈一度并不是很放心,但是肇俊哲坚持,也正是在那段时间,肇俊哲用耐心的陪伴,给孩子变着花样做饭,陪孩子学习聊天,去见识多彩的世界,终于打开了宸宸的心扉,父子俩的沟通也变得顺畅起来。

“我发现,父母无意识的一句话,甚至是玩笑话,可能都会对孩子的内心世界造成很大的冲击。宸宸那段时间为什么不愿意跟我说话,因为他生气了。当他表现不好的时候,我可能无意间跟他妈妈说了一句‘这都是他爷爷从小给他惯的’,孩子就不高兴了,一是觉得我有点儿嫌弃他,二是觉得这是指责爷爷,他不爱听。其实我当时也就是一句玩笑,我爸把宸宸带得挺好的,聪明懂事,有规矩意识,小倔脾气是我的遗传基因,怪不到爷爷身上。但从那以后,我告诉自己,孩子大了,说话什么的真得注意,不能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肇俊哲说。

带着孩子到了广州之后,肇俊哲也是想尽一切办法,尽可能给予孩子更多的陪伴,去场边看他训练,带他去购物,做他爱吃的饭菜。尽管孩子的爷爷也跟到了广州,但是肇俊哲并没有把所有做饭的任务都留给爷爷,作为一个父亲,他始终不忘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他也明白,这种陪伴比千言万语都管用,父子间的信任也就在这种陪伴中得以产生和延续。

肇俊哲:成为球星没有捷径,做一名合格的父亲也是

肇俊哲曾经带着宸宸、宸宸妈妈和宸宸爷爷上过一档节目,叫《中国好家庭》。在节目里,肇俊哲表达了父亲对自己呕心沥血培养的感激之情,尤其是在他说起父亲在寒风中独自推着三轮车过铁道,那消瘦的背影永远镌刻在自己脑海中时,宸宸爷爷和现场的很多观众都落泪了。养儿方知父母恩,肇俊哲作为一个苦出来的孩子,他会不会向孩子传递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理念?他会不会用自己成长奋斗的经验,以及自己的标准去教育孩子呢?

“我很少跟孩子谈我小时候怎么样,因为我觉得没什么可比性。我估计我说的那些孩子听了也觉得跟天方夜谭差不多,说多了还烦人。我也不会跟孩子们谈我做球员时怎么样,因为我是我,他们是他们,他们谁都不是我的复制品,他们有自己的人生。在我家老大出生以前,有人问我,是不是盼着生个儿子来继承我的足球事业,我说这话太不合适了,说得我好像重男轻女似的,即便是儿子,也不一定非要踢足球,打篮球、排球、乒乓球什么的,只要是孩子喜欢的,我都支持。”肇俊哲告诉记者。

但最终两个儿子还是遗传了他的足球基因,宸宸和琦琦都是很小时就展现出了对足球的喜爱,这跟他们的耳濡目染以及家庭氛围不无关系。“宸宸小的时候我还没退役,他经常去看我的训练和比赛,自己在训练场追着球跑,跟着大人在体育场给辽足助威呐喊。爷爷给他买了大大小小很多足球,所以宸宸从5岁幼儿园大班时就开始学踢球了。”

肇宸惟5岁的时候,跟着市体校的一名教练学踢球,一开始就表现得不错,曾在2014年全国青少年比赛中夺得最佳射手奖,7岁时就在U9年龄段的6场比赛打入12球,展示了超强的个人能力,上学后曾参加沈阳市校足办主办的沈阳市青少年校园足球精英赛,帮助浑南一小代表队夺冠,他也被组委会评为“明日之星”。

肇俊哲:成为球星没有捷径,做一名合格的父亲也是

当很多人都说宸宸前途不可限量,甚至有人说肇俊哲在宸宸这个年龄段都没有展现出这么高的天赋和自信时,肇俊哲却保持了一份冷静。“我很感谢大家对宸宸的夸奖和赞赏,也感谢他们发自内心的祝福和期望,但在我看来,宸宸并没有他们说的那么优秀,同时,宸宸在这些掌声和恭维声中有点儿迷失了自己,对自己的定位也变得很高。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喜欢听赞扬,但是他们有时候分不清哪些是客套话哪些是事实,当他把客套话当成是对自己实力的评价后,一旦发现自己达不到,那种不甘心和落差往往是对他们打击最大的。”

所以,肇俊哲决定带孩子走出辽宁,因为如果继续留在沈阳市内的话,不管哪个教练教宸宸踢球,都不可避免地会考虑到肇俊哲的面子问题,在严格要求和说实话方面难免会打个折。“我很理解大家的好意,可我必须带他走出舒适圈。我不是非要他达到什么高度,但我得让他认清自己的真正实力,然后对自己的起点和追求的高度有一个更准确的自我定位、评价。我告诉他,不需要有任何包袱和顾虑,也不要跟爸爸比,你有你的人生,你有你的优点,比如爸爸现在都没有你的外语好,爸爸做数学题也不如你。”肇俊哲一方面要孩子认清自己的真正实力,另一方面则要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且注意到不能因为自己过去的成绩带给孩子压力。

“你就是你,你不需要因为是肇俊哲的儿子就必须要证明什么,只要你足够努力,不给自己留下任何遗憾,你就是爸爸最好的儿子。”也正因如此,肇宸惟从沈阳时的“天之骄子”,到富力梯队后却曾一度要苦苦挣扎于主力和主力替补之间,无法保证拥有一个固定的首发位置,无论是在球技上还是学业上,他都看到了自己与富力U14梯队最出色的一批同龄人之间的差距。

面对这种情况,肇俊哲始终没给宸宸任何压力,也一再强调他不需要刻意证明自己什么优秀,只是鼓励他要努力,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打开自己的天空。“我这一路走来,我很努力,我也很幸运,我有辽小虎那一批队友一起打拼,但宸宸一切都只能靠自己,而且他在不断转换学习的地点,不断去接受不同的人群,甚至是适应不同的方言,这比我当时还要难。所以我理解孩子,我不会强迫他必须要按照我的模式走。”

肇俊哲:成为球星没有捷径,做一名合格的父亲也是

肇俊哲的两个儿子,无论是长相,还是性格,或者踢球的风格,都截然不同。宸宸14岁,但是已经超过一米八了,差不多跟父亲一样高了;老二琦琦,目前10岁,瘦小灵活,技术特点跟肇俊哲小时候非常相近。

肇宸惟的足球启蒙期是爷爷陪着,按照爷爷的思路长大的,琦琦则是肇俊哲亲手调教的,两个孩子的足球起步阶段是完全不同的。“我跟我爸在孩子足球启蒙方式上有过很多次争论,最初谁都不服谁。我认为我爸给宸宸教的那些不适合现代足球了,太早给孩子进行了专项技术训练,这会限制孩子的思维和身体肌肉群全方位发展;我爸则认为我那就是不务正业,因为琦琦小时候并不只是踢足球,我让他从事多项体育运动,什么都玩,乒乓球、篮球、羽毛球、高尔夫球、台球、游泳,等等,反正能接触到的体育项目都让他玩,这样一来就基本没怎么给他练过专项。”

“等到孩子踢比赛的时候,就能够很明显看出来差距了,宸宸最初是踢前锋的,现在打前腰,琦琦是踢前卫的。宸宸的基本功非常扎实,传接球都很到位,但他对全局的掌控还不够;琦琦基本功没那么好,但是他的意识好,大局观好,尤其是看球路的速度和深度,他总能发现别人不注意的机会,可是当他过去的时候,技术跟不上意识,不是踢飞了就是传偏了,或者力度、速度不够。”

肇俊哲:成为球星没有捷径,做一名合格的父亲也是

宸宸和琦琦各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这也让肇俊哲和老爸停止了争论。事实证明,其实两个孩子身上所拥有的素质,都是足球需要的基本技能,合二为一是最理想的,那么,怎么去将这两项技能在孩子进入真正的职业梯队之前,都学好、学会?就是一门科学了。这也是肇俊哲为何坚持要把宸宸带到全国最优秀的U14梯队试训的主要原因之一。“成年队的教学方式和解决方式与青少年训练的差别还是很大的,所以我就给孩子找了全国这个年龄段最好的梯队,让他跟着最专业的教练、最优秀的队友学习。”

肇俊哲怎么会帮孩子找到广州城来踢球呢?按理说全国最优秀的青训基地应该在鲁能或者绿城啊?“的确,目前在U14年龄段最优秀的两支队伍,一支是鲁能足校的队伍,另外一支就是广州城的U14队伍,选择广州城这边,从读书、住宿方面来说,更便于我照顾孩子。另外就是广州城的青训虽然起步不及鲁能早,但是在这支U14队伍的投入上,差不多应该是全国第一了吧,而且成绩也是最好的,多次问鼎同龄段全国第一名。我来到了这里以后,确实给我很大的震撼,广州城这些年在青训的投入上,不见得有多声势的宣传,但完全都是实实在在地做事,能加盟这样的队伍,宸宸太幸运了。”

肇俊哲说,如果不是因为孩子,他也不知道广州城对青训如此深耕,这些年不光是用于职业队的建设,在青训上也采取了两条腿走路:一条是用传统足校的方式与阿贾克斯合作办学;一条是放在广州本部,用最好的文化课(教学资源),最好的软硬件条件和教练班底(专业资源)来培育一批批小球员。“这里的文化课学得太深了,就我在北方接触过的跟这里比起来,青训中的南北方文化教育水平差距太大了。”宸宸也想努力在广州获得中考上重点高中的机会,但是学业压力极大,肇俊哲也不确定孩子是不是能够考得上,不管怎样总得让孩子尝试一下,实在不行就继续在广州城足校体系继续训练。

宸宸的终极目标是出国踢球,可能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出国学习,第二个阶段就是文化课学得好了,能不能在一些球队中找到合适的落脚点。第二阶段的目标能否实现,要以第一阶段为基础。原本球队都找好了,肇俊哲也亲自去考察过了,他希望宸宸能够走出独立的第一步,就是到国外去适应那里的环境,增长见识和提高技能。

肇俊哲:成为球星没有捷径,做一名合格的父亲也是

肇俊哲说:“国内的青训条件也挺好,但出国对孩子的锻炼不仅仅是足球上的,还有生活上的,既然想要走足球这条路,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耐压性格是基础,在国内,不管怎样周围一切都是熟悉的,到了国外就不一样了,怎么与队友相处、交流,就得靠他自己了。这是我送他出国的主要目的之一。如果他适应好了,就还能提升。如果他适应不了,也是一次自我认知的过程。”

那到时候肇俊哲会不会长期陪伴孩子在国外呢?“我会尽我所能,就是在必须完成的工作以外的时间,我都会给他。陪伴重要,但在不失去自我追求下的陪伴更重要,我也要证明我依然对事业有追求,有雄心壮志,哪怕我不站在聚光灯下了,我还是要很努力,这就是足球人一生应该有的态度,也是足球的意义。”

肇俊哲把目前可以自主的时间,全都留给了孩子,陪着孩子做功课,给孩子洗衣服,聊训练,分享自己在工作中的感悟。他不去想孩子能够达到怎样的职业竞技高度,但至少在性格塑造上,他要看到孩子的变化和进步。

肇俊哲说,其实在科学育儿的路上自己做得远远不够,因此自己也一直在关注前辈或昔日队友们的教育方式,当中他就很佩服高钟勋,能够把孩子培养得那么优秀,希望有机会能向高钟勋当面请教;另外就是郑智,郑智他用自己传奇的职业生涯,给孩子们上了最生动的教育课。比起这些人,肇俊哲认为自己远远不够,但他愿意为孩子去努力学习,去完善自己——做球星没有捷径,做一名合格的父亲也是如此。

肇俊哲:成为球星没有捷径,做一名合格的父亲也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