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心理专栏:疫情居家,守好两个“联结”

硕博心理撰稿人:张茜

这两天西安因为疫情的原因,封城了。

疫情再次来袭,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暂停”又成了我们朋友圈的高频词。

这两天也许你是宅在家里,也许你奋斗在抗疫的一线,在这里我代表硕博心理的全体同仁,对我们所有人说一句,大家辛苦了。

我们小区因为离风险区比较近,所以这是我被迫宅家的第5天。关于新一轮的宅家体验,我大概还是有点发言权的。

今天我就来抛砖引玉和大家聊一聊,关于那些在疫情宅家的情况下,需要注意的方面。

由于疫情出现的停摆,已经是第2次了。第1次在2020年那个寒冬,相信很多人还有印象,而这一次和上一次有所不同。有些人因为上一次的经验,在这一次应对更加自如,而有些人则恰恰相反,好像情绪会变得更加的难以平复。不论你是哪一种情况,告诉自己,都是正常的。

疫情是一个重大的社会应激事件,应激的意思是个体身心感受到威胁时的一种紧张状态。

说白了,疫情打破了我们的生活轨迹,对事情的掌控感,对生命安全的信任等等。在这样的一种未知状况下,恐惧是正常的,负面情绪也是正常的。这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我们整个社会都在经历一种考验。

最近网上的信息,特别是负面信息不少,首先我要提醒大家对于资讯的阅读要适可而止,怎么讲呢?

心理学上有种说法叫“注意力等于事实”。关注什么,心里就会产生什么。

越是过分关注疫情,内心越容易被疫情充斥,而疫情并不是我们普通人能够去掌控或者消灭的,对负面信息的过度关注,容易使人产生焦虑,害怕,恐慌,引起不必要的内耗。

要保护我们的注意力,把精力用在真正重要的事上。

每天对于资讯的阅读不要超过一小时,这个一小时不是说每次看一小时,而是一整天下来,所有的时间加在一起不要超过60分钟。

我自己每天只在两个时间看疫情相关信息,第1个是早晨起来,第2个是下午工作完后。

刚起来时会看一些半夜发布的消息。下午工作完后,我喜欢用看新闻的方式放松一下。每次不超过30分钟,只看官方平台和社区群里的内容。其他的时间我基本不会去主动刷关于疫情的消息。

心理专栏:疫情居家,守好两个“联结”

疫情带来无法控制的感觉,很容易就会引起我们内心的恐慌,所以我们建议大家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要保持规律的生活,找回我们的掌控感。

心理专栏:疫情居家,守好两个“联结”

说白了,我们要做好两个联结,一个是与自己的联结,一个是与他人的联结。

1

保护好与自己的联结

在和自己的联结上,最重要的是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并且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首先,要做到接纳现实,并且接纳我们的负面情绪。

在这个当下每个人都会有那些负面的情绪,要理解自己这样的状态,要允许它存在,不要自责,也不要指责和抱怨他人。

同时要相信情绪是会过去的,我们不会永远都在焦虑或者抑郁中。

我们可以做一些让自己快乐的事,或者记录那些美好的时刻,再来学一些之前没有学,现在有时间学的技能。

另外,要尝试积极的自我对话,不要对自己说,“你不应该这么焦虑”,要告诉自己,“这个时候焦虑是正常的,我这会虽然难受,但很快就会过去”

不要对自己说:“为什么是我!”,而要对自己说,“现在我能做什么?”

关于情绪控制和压力管理,我们后续还会有更详细的内容。

居家期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卫生习惯、锻炼习惯。好的身体可以帮助我们降低不良情绪带来的影响。

2

保护好和他人的联结

虽然大部分是“被迫宅家”,我们依然可以用这段时间,好好陪伴自己的家人。

和朋友沟通和倾诉,表达关心和祝福,都是不错的选择。

在这里我提醒一下。如果要和朋友交流,建议用语音通话或视频聊天,这个方式远比文字更有活力, 效果更好。

此外,如果居家隔离期间,你和你身边的人正在遭受着因为疫情带来的心理恐慌、焦虑、不安,欢迎找我们聊聊,也希望我们可以陪您度过这段不容易的时光。

我是疫情居家中的阿貘,也是心理咨询师张茜。我在西安,祝大家一切平安,健康快乐。

无论你在哪里,世界和我陪伴着你,我们下次见。

西安加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