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心理專欄:疫情居家,守好兩個“聯結”

碩博心理撰稿人:張茜

這兩天西安因為疫情的原因,封城了。

疫情再次來襲,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不便。“暫停”又成了我們朋友圈的高頻詞。

這兩天也許你是宅在家裡,也許你奮鬥在抗疫的一線,在這裡我代表碩博心理的全體同仁,對我們所有人說一句,大家辛苦了。

我們小區因為離風險區比較近,是以這是我被迫宅家的第5天。關于新一輪的宅家體驗,我大概還是有點發言權的。

今天我就來抛磚引玉和大家聊一聊,關于那些在疫情宅家的情況下,需要注意的方面。

由于疫情出現的停擺,已經是第2次了。第1次在2020年那個寒冬,相信很多人還有印象,而這一次和上一次有所不同。有些人因為上一次的經驗,在這一次應對更加自如,而有些人則恰恰相反,好像情緒會變得更加的難以平複。不論你是哪一種情況,告訴自己,都是正常的。

疫情是一個重大的社會應激事件,應激的意思是個體身心感受到威脅時的一種緊張狀态。

說白了,疫情打破了我們的生活軌迹,對事情的掌控感,對生命安全的信任等等。在這樣的一種未知狀況下,恐懼是正常的,負面情緒也是正常的。這不是一個人的問題,而是我們整個社會都在經曆一種考驗。

最近網上的資訊,特别是負面資訊不少,首先我要提醒大家對于資訊的閱讀要适可而止,怎麼講呢?

心理學上有種說法叫“注意力等于事實”。關注什麼,心裡就會産生什麼。

越是過分關注疫情,内心越容易被疫情充斥,而疫情并不是我們普通人能夠去掌控或者消滅的,對負面資訊的過度關注,容易使人産生焦慮,害怕,恐慌,引起不必要的内耗。

要保護我們的注意力,把精力用在真正重要的事上。

每天對于資訊的閱讀不要超過一小時,這個一小時不是說每次看一小時,而是一整天下來,所有的時間加在一起不要超過60分鐘。

我自己每天隻在兩個時間看疫情相關資訊,第1個是早晨起來,第2個是下午工作完後。

剛起來時會看一些半夜釋出的消息。下午工作完後,我喜歡用看新聞的方式放松一下。每次不超過30分鐘,隻看官方平台和社群群裡的内容。其他的時間我基本不會去主動刷關于疫情的消息。

心理專欄:疫情居家,守好兩個“聯結”

疫情帶來無法控制的感覺,很容易就會引起我們内心的恐慌,是以我們建議大家越是在這種情況下越要保持規律的生活,找回我們的掌控感。

心理專欄:疫情居家,守好兩個“聯結”

說白了,我們要做好兩個聯結,一個是與自己的聯結,一個是與他人的聯結。

1

保護好與自己的聯結

在和自己的聯結上,最重要的是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并且照顧好自己的身體。

首先,要做到接納現實,并且接納我們的負面情緒。

在這個當下每個人都會有那些負面的情緒,要了解自己這樣的狀态,要允許它存在,不要自責,也不要指責和抱怨他人。

同時要相信情緒是會過去的,我們不會永遠都在焦慮或者抑郁中。

我們可以做一些讓自己快樂的事,或者記錄那些美好的時刻,再來學一些之前沒有學,現在有時間學的技能。

另外,要嘗試積極的自我對話,不要對自己說,“你不應該這麼焦慮”,要告訴自己,“這個時候焦慮是正常的,我這會雖然難受,但很快就會過去”

不要對自己說:“為什麼是我!”,而要對自己說,“現在我能做什麼?”

關于情緒控制和壓力管理,我們後續還會有更詳細的内容。

居家期間,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和營養,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衛生習慣、鍛煉習慣。好的身體可以幫助我們降低不良情緒帶來的影響。

2

保護好和他人的聯結

雖然大部分是“被迫宅家”,我們依然可以用這段時間,好好陪伴自己的家人。

和朋友溝通和傾訴,表達關心和祝福,都是不錯的選擇。

在這裡我提醒一下。如果要和朋友交流,建議用語音通話或視訊聊天,這個方式遠比文字更有活力, 效果更好。

此外,如果居家隔離期間,你和你身邊的人正在遭受着因為疫情帶來的心理恐慌、焦慮、不安,歡迎找我們聊聊,也希望我們可以陪您度過這段不容易的時光。

我是疫情居家中的阿貘,也是心理咨詢師張茜。我在西安,祝大家一切平安,健康快樂。

無論你在哪裡,世界和我陪伴着你,我們下次見。

西安加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