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抗战后期,十个战区的司令长官都有谁,他们最终的结局如何

1937年7月7日,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侵华战争正式打响,为了应对战争形势,国民政府于境内进行了军事战区划分,首次划分出五个战区,后来,随着战争的进行,国民政府又相继进行了调整,一直到抗战后期,中国境内总共划分出了十个战区,下面咱们就一起来了解下这十大战区的司令长官都是谁。

抗战后期,十个战区的司令长官都有谁,他们最终的结局如何

第一战区:胡宗南,上将军衔,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号称“天子门生第一人”,是蒋介石最宠爱、也是最器重的高级将领。抗战爆发后,胡宗南所率领的部队基本上没能在抗日战场上建功立业,因为蒋介石交给他的任务是屯兵西北,封锁和侵犯陕甘宁边区,后因与陈诚产生数次冲突,被蒋介石调至留守重庆,随后又在抗战后期被委以重任,升任为第一战区司令长官。1962年2月14日,胡宗南因心脏病病逝,享年66岁。

抗战后期,十个战区的司令长官都有谁,他们最终的结局如何

第二战区:阎锡山,上将军衔,值得一说的是,他是唯一一个从抗战爆发到结束都一直当选着第二战区司令长官的将军。七七事变发生后,阎锡山带领晋绥军与中央军共同扼守忻口,与日军展开大规模战斗,坚守了长达23天,大大杀伤了日军的作战力,在战略上具有重大意义。后来,由于日军不断增援,太原最终还是陷落敌手,阎锡山撤退至临汾布防后,山西的抗战自此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一直到抗战结束。1960年5月23日,阎锡山病逝于台北,享年77岁。

抗战后期,十个战区的司令长官都有谁,他们最终的结局如何

第三战区:顾祝同,上将军衔,早年曾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先后参加过东征、北伐和内战,抗战爆发后,顾祝同指挥部队参加过淞沪会战。上海失陷后,他奉令将第三战区的一部兵力调至南京,归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指挥,组织南京保卫战,然后其主力又继续向芜湖、宣城方向转进。南京失陷后,顾祝同升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兼江苏省主席,由于该战区一直处在日军和汪伪军的包围中作战,顾祝同所部的作用就是为了牵制日军,以便配合其他正面战场上的对日作战。1987年1月17日,顾祝同在台北逝世,享年94岁。

抗战后期,十个战区的司令长官都有谁,他们最终的结局如何

第四战区:张发奎,上将军衔,早年曾参与过北伐战争,是著名的北伐名将,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张发奎率部参加过淞沪会战、武汉会战、昆仑关战役、粤北战役、桂柳会战等战役,因战功赫赫被国内外人士称之为抗日名将。当年武汉会战结束后,张发奎升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随后率部收复了南宁、龙州、钦州等地,日本投降后,张发奎被指定为华南战区的受降主官,接受该地区日军的投降。1980年3月10日,张发奎在香港病逝,享年85岁。

抗战后期,十个战区的司令长官都有谁,他们最终的结局如何

第五战区:刘峙,上将军衔,早年曾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先后参加过东征、北伐和内战,抗日战争爆发后,刘峙升任为国民党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二集团军司令,后因在平汉路战役中被日军打的一溃千里,被国军内部讥笑为“长腿将军”,随后被蒋介石调回重庆担任卫戍司令。1945年2月,刘峙接替李宗仁的职务,被调任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一直到抗日战争结束。1971年1月15日,刘峙在台湾病逝,享年79岁。

抗战后期,十个战区的司令长官都有谁,他们最终的结局如何

第六战区:孙连仲,上将军衔,冯玉祥的十三太保之一,曾活捉过曹锟,抗战爆发后,孙连仲率部先后参与了娘子关战役、台儿庄战役、枣宜会战等重大战役。后来,第六战区原司令长官陈诚被调任回重庆,孙连仲由此升任为第六战区的司令长官,随后又组织部队参加了鄂西会战和常德会战,稳定了重庆的形势。1990年8月14日,孙连仲病逝于台湾,享年97岁。

抗战后期,十个战区的司令长官都有谁,他们最终的结局如何

第七战区:余汉谋,上将军衔,早年曾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回到广东后正式步入军界,开始了他长达几十年的戎马生涯。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余汉谋带领粤军在英德至河源一带布置防线,积极抵抗日军,先后打赢了两次粤北会战,有力地配合支持了桂南会战,振奋了两广军民的人心,随后被蒋介石任命为第七战区司令长官,直到抗战结束。1981年12月27日,余汉谋在台北病逝,享年85岁。

抗战后期,十个战区的司令长官都有谁,他们最终的结局如何

第八战区:朱绍良,上将军衔,早年曾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过武昌起义,是国民党元老之一,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朱绍良正担任中央军总司令兼第9集团军总司令,随后率部奔赴上海,参加淞沪会战。1939年,朱绍良升任第八战区司令长官兼陕甘宁边区总司令,并指挥部队在绥西战役中重创日军,随后一直担任第八战区司令长官至日本投降。

抗战后期,十个战区的司令长官都有谁,他们最终的结局如何

第九战区:薛岳,上将军衔,早年曾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先后参加过东征、北伐和内战,抗日战争爆发后,薛岳亲率第十九集团军参加淞沪会战,随后又接连参与了兰封会战、武汉会战、万家岭战役等重大战役。1939年,薛岳升任为第九战区司令长官,指挥部队打赢了三次长沙会战,歼灭的日军人数是国军将领中最多的一位。1998年5月3日,薛岳在台湾逝世,享年103岁。

抗战后期,十个战区的司令长官都有谁,他们最终的结局如何

第十战区:李品仙,上将军衔,早年曾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最早跟随唐生智起兵,后在唐生智兵败瓦解后投靠桂系,成为新桂系的得力干将。抗战爆发后,李品仙所部四十八军参加了淞沪会战,随后他协助李宗仁、白崇禧进行徐州会战的战略部署,为台儿庄大捷做出了贡献。1944年12月26日,李品仙被委任为第十战区司令长官,和日军一直相持到战争的结束。1987年3月23日,李品仙在台北去世,享年98岁。

抗战后期,十个战区的司令长官都有谁,他们最终的结局如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