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第46军往事:老政委李中权,因何与下属张秀川结怨?

第46军的前身是八路军冀东军区,接着演变为东北野战军第9纵队,再后来被改编为第四野战军第46军。这支部队战功赫赫,前后歼敌不下13万人,而且出了许多英雄人物,例如:詹才芳中将、杨梅生中将、李中权少将、袁渊少将、曾雍雅少将、萧全夫少将……至于本文,重点要写的是李中权少将和外来户张秀川少将之间的关系。

第46军往事:老政委李中权,因何与下属张秀川结怨?

詹才芳

李中权是四川达县人,他出生于1915年。他出身贫苦,年仅17岁就参加了著名的红军川东游击队。他有文化,而且作战勇敢,对党忠诚,所以迅速升任为红四方面军丹巴藏民独立师政委。抗战爆发后,他于1942年来到了冀东地区工作,改任为冀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在解放战争中,他改为东北野战军第9纵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和李中权相比,张秀川的资历比较浅。他是河北深县人,比李中权小4岁,也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优秀指挥员。他在1936年入党,在1937年参加八路军,属于一个典型的三八式干部。不同的是:李中权一直从事政治工作,张秀川则带过兵,也从事过政治工作。1949年,李中权已经是四野第46军政委,张秀川是第41军的师政委。

第46军往事:老政委李中权,因何与下属张秀川结怨?

李中权

一个是老红军,一个是老八路,他们虽然同在东北地区工作,却几乎没有任何交集。相似的是:两人都来自农村,都有一定的文化,都作战勇敢,对党忠诚,而且为人耿直,党性极强。1950年,第46军奉命留在了湘南地区剿匪。军长是杨梅生,政委是李中权,副军长兼参谋长是萧全夫。此时,张秀川被任命为第46军政治部主任。

李中权非常欣赏这个军政全优的小老弟,张秀川也非常敬重这个德高望重的老大哥。两人脾气相投,配合默契。在杨梅生、李中权、萧全夫、曾雍雅、张秀川等将领的联合指挥下,我军很快彻底肃清了湘南地区的匪患。据统计,我军在湘南地区先后歼灭土匪近3万人,收编了游杂武装近万人,收容了敌正规军的游兵散勇约1.5万人。

第46军往事:老政委李中权,因何与下属张秀川结怨?

张秀川

1951年,李中权被调出第46军。他奉命来到了辽宁开原,改任为空军第3军政委。军长是曾国华,他曾经是四野的一个兵团参谋长。我粗略统计了下,从张秀川来到第46军,到李中权离开第46军,前后一共不到一年时间。共处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李中权和张秀川的关系还不错。至少,没有什么资料显示两人有过什么大的过节。

李中权踌躇满志,一心要在空军系统做出一番成绩。然而,不到半年时间,他就离开了空3军。1952年,全军干部评级,他被定为副军级干部。1955年,这位在红军时期就担任过藏民独立师政委的老英雄仅被授予少将军衔。至于张秀川,他被定为准军级干部。1955年,他也被授予少将军衔。不久,他被正式任命为第46军政委。

第46军往事:老政委李中权,因何与下属张秀川结怨?

我读过李中权少将的回忆录,他对张秀川的评价很低。而且,一旦提到这位老部下,他就会立刻变得脾气暴躁。从亲密无间的战友,迅速转变为路人,甚至是不相往来的关系,这到底是为什么?我查了下,大概有两个最主要的因素:首先,张秀川曾经带人批评过老政委,使得李中权非常尴尬。其次,张秀川在后来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1951年,李中权时任第46军政委,他奉命改任为空3军政委。在当时,百废俱兴,空3军可谓是一穷二白。李中权看在眼里,急在心底。所以,他违背了当时的纪律。他擅自带走了属于第46军的一批经费,带到了位于东北的空3军。他用这笔钱在空3军里盖了房子,购买了一批器材。可以说,空3军的建军离不开他的呕心沥血。

第46军往事:老政委李中权,因何与下属张秀川结怨?

张秀川是这件事情的知情者,他虽然不高兴,但是并未阻拦李中权。而且,他根本无力阻拦李中权。有人回忆,说是两人为这件事大吵一架,最终不欢而散。不久,第46军在内部开展运动,严打一切贪腐分子。随后,已经离开这个军的李中权被人揭发出来,并且作为重点批评对象。李中权闻讯以后,火冒三丈,很快回到老部队申诉。

然后,愤怒的李中权竟然当众和一些老部下吵了起来。最终,他没有过关,受到了来自上级部门的处分。时任空3军政委的他,仅被定为副军级干部。不久,他改任为北京军区空军参谋长。1955年,他仅被授予少将军衔。其实,以他的资历、威望、战功……来说,他完全有资格获得中将军衔。但是,他不幸栽在了这次内部运动上。

第46军往事:老政委李中权,因何与下属张秀川结怨?

李中权坚持认为,就是张秀川在刻意针对自己,所以从此和他结怨。他的回忆录,字里行间经常流露出他对张秀川的不满和痛恨。其实,李中权擅自带走经费这件事情,并不稀奇。这件事情虽然违背我军的纪律,但是并不违法。而且,他把这笔钱全部用于部队建设,充分体现出一个老红军老八路老英雄的党性和觉悟,值得我们佩服。

用当时的话来说,这叫本位主义。他深爱空3军,但是他的行为对于第46军来说,是极不公平的。按照当时的纪律和习惯,严禁任何人私自带走一支部队的任何财物,包括带到另外一支部队去。例如: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有个干部,他叫陈正湘。他在离开晋察冀一分区以前,留下了心爱的驳壳枪和望远镜,这都是一分区发给他的东西。

第46军往事:老政委李中权,因何与下属张秀川结怨?

后来,李中权先后担任过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南京军区空军第二政委。1983年,68岁的他离休了,享受副大军区职待遇。2014年,他病逝于北京,享年99岁。补充介绍下,他的家人大多参加了红军或者同情红军,可谓是满门忠烈。建国后,只有他、四弟李中柏、幺妹李中秋活了下来,他们都是英雄。

至于张秀川,他在1955 年升任为第46军政委。1962年,他升任为海军政治部主任。1968年,他升任为海军副政委。不久,他改任为解放军军政大学政委,校长则是总参谋长黄永胜。而且,他还在1969年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1971年,林彪出事,他也受到影响,被停职审查。接着,他被开除了党籍和军籍,后来于2005年去世。

第46军往事:老政委李中权,因何与下属张秀川结怨?

写完了李中权和张秀川,我有在考虑写以下几位将军或者部队。但是先写谁实在难以抉择,希望大家给出一个意见:陈正湘,为何离开八路军晋察冀一分区;郭化若,担任过兵团政委,为何被定为副兵团级干部,获得中将军衔;18军陈明义,回到商城老家的往事……在此说明下,有些图文即便写了,难以过审,希望大家能够谅解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