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解放军英雄谱:将军看似白面书生,却是敢打恶仗的“王老虎”

名著《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先生笔下的“猛张飞”是这样的形象:燕颔虎须,豹头环眼,声若巨雷,势如烈马,手提丈八点蛇矛,好不威风。

因为《三国演义》这本小说脍炙人口,久而久之,在人们的心目中,英雄好汉的形象似乎就有了定式-“非威猛不丈夫”。

在人民解放军众多战将中,却有几位非同一般的“虎将”,他们完全颠覆了人们对“英雄好汉”形象的习惯认知。

共和国开国中将王必成将军就是其中之一。

解放军英雄谱:将军看似白面书生,却是敢打恶仗的“王老虎”

王必成将军

那么,王必成将军是什么样形象呢?

据一位新四军老兵回忆,1940年,他第一次见到了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二纵队司令员王必成。

“他看上去年纪不大,个子不高,身材偏瘦,面色白净,周身都透着一股书卷气。”

去“二纵”司令部报到前,老兵没见过王必成,却早就久闻“王老虎”的大名,一见王必成,老兵不禁发出如此的惊叹:

“反差实在太大了!与我想象中的形象大不一样,他哪像个能征善战、英武魁伟的战将,倒像个手无缚鸡之力、温文尔雅的白面书生、教书先生。”

老兵的话一点都不夸张,如果王必成脱下戎装,换上长衫,几乎所有人都不敢相信,他居然是新四军叱咤风云的一员战将。

抗战时期,在苏北有一个传说,新四军中有个“叶王陶”,他和陈毅、粟裕是“桃园三结义”的结拜兄弟。

其实,叶王陶不是一个人,而是叶飞、王必成、陶勇三人姓氏的合称,是陈毅、粟裕手下的三员得力大将。

解放军英雄谱:将军看似白面书生,却是敢打恶仗的“王老虎”

老照片 新四军将领

其中,从1938年1月调任新四军第一支队之后,王必成将军就长期在陈毅、粟裕领导下南征北战。

王必成从二团参谋长做起,先后接任第二团团长、新四军第一师第二旅旅长、新四军第六师第十六旅旅长、苏浙军区第一纵队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王必成先后任华中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第六师副师长、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24军军长、第三野战军第7兵团副司令员。

王必成16岁参加自卫军,从红军战士、通讯队长、排长、指导员,到营长、副团长、团长、副师长,一路“打”来,成为我军赫赫有名的高级将领。

王必成将军的胆子有多大?

在红四军时,王必成就是有名的“神枪手”、“神投手”。

他的“胆大、不怕死”更闻名遐迩。

在天目山之战中,苏浙军区第一纵队司令员王必成亲临前沿指挥,他的指挥部距离日军阵地仅有二百多米。

激战中,日军的子弹迎面打来,击中树冠,树叶纷纷坠落到王必成身上,吓坏了几个警卫员,可将军依然若无其事,手举望远镜继续观察敌情。

解放军英雄谱:将军看似白面书生,却是敢打恶仗的“王老虎”

老照片

日军的子弹又一阵打来,其中一发子弹斜擦过王必成的望远镜,将军仍岿然不动,只是骂了一句:“该死的小鬼子,差点打坏我的宝贝望远镜!”

那只望远镜是战利品,也是将军的“心爱之物”,平时从不离身,珍爱有加。

王必成将军打仗有多狠?

在王必成将军发出的军令中,有一个字会高频出现,那就是“死”字。

将军自己这样解释:指挥作战,军令如山,军令一出,非“死拼”,即“死守”;违反军令,非“枪毙”,即“杀头”。

将军称:这是打仗的“规矩”!

1943年4月,国民党顽固派近两万人马围攻新四军第十六旅,企图制造第二个“皖南事变”。

国民党军的口号是:“打死王必成,活捉江渭清。”

十六旅政委江渭清向各团传达了突围命令,要求同志们英勇顽强,完成任务,如若不然,军法从事。

解放军英雄谱:将军看似白面书生,却是敢打恶仗的“王老虎”

英雄孟良崮

然后,江政委要王必成旅长讲几句。

王必成的话不多,他黑着脸说:“江政委刚才的话太客气了,要我来说,完不成任务,团长、政委提头来见!我的话讲完了,散会!”

王必成的命令就这样掷地有声、“杀气腾腾”。

而他的部队也没让他失望。

结果,第十六旅全旅顺利突围,还顺手牵羊,歼敌1200多人。

王必成将军有个死敌-张灵甫。

1946年,王必成率领六纵坚守涟水城,张灵甫率王牌整编第七十四师,加上国民党第二十八师,总兵力5万人,杀气腾腾而来。

在兄弟部队配合下,王必成将军硬是打了12天,守住了城池,争取了时间,掩护了华中领导机关北撤山东,还重创了张灵甫,歼敌8千有余。

此为“一保涟水”。

“二保涟水”之战,将军的对手还是张灵甫。

张灵甫依仗强大的火力据守城池,王必成与之短兵相接,打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最后,虽然重创了张灵甫所部,我军也损失了5千多人,不得不主动撤出战斗。

从此,王必成立下“毒誓”-一定要亲手灭了张灵甫和他的整编第七十四师。

王必成向陈毅、粟裕请求:“日后打敌七十四师,绝对不要忘了我王必成!”

解放军英雄谱:将军看似白面书生,却是敢打恶仗的“王老虎”

粟裕当即表态:“以后,凡我华东部队组织歼灭敌七十四师的战役,一定让王必成同志参加,此命令记录存档。”

第二年,在孟良崮战役中,王必成终于等来了“报仇雪恨”的机会,这是将军与张灵甫之间的第三次较量。

这一次,王必成卯足了劲,指挥六纵首先攻进了张灵甫的指挥部,敌整编第七十四师全军覆没,张灵甫一命呜呼。

按照陈毅司令员“妥善安葬张灵甫”的指示,王必成花了400块钱,安排人买了一口棺材。

由于一时找不到干净的国民党军服,张灵甫是穿着一身崭新的解放军军服下葬的。

下葬仪式由六纵副司令皮定钧主持,王必成认为,张灵甫虽然可恶、可恨,但是,抗战还是有贡献的。

此役之后,王必成将军率部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从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成立起,到华野六纵改编为第24军,王必成将军一直是这支部队的军事主官。

有位六纵将领曾经这样自豪地说:“从孟良崮战役以后,六纵一路打到上海,再也没遇到什么真正的对手!”

解放军英雄谱:将军看似白面书生,却是敢打恶仗的“王老虎”

王必成将军与粟裕大将合影

这就是会打仗、敢打恶仗,且越战越勇的“王老虎”!

这也是那个看似“白面书生”、儒雅斯文的“教书先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