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蒋介石用人的“三大标准”,陈诚是如何做到“条条符合”的

1918年,护法运动以失败而告终,为了吸取教训,扩充

军事实力,孙中山先生便在国民党内部创立了一个同时拥有军事联络、调查和改造权利的机关——军事委员会。广州国民政府正式成立后,

新颁布的《军事委员会组织法》里又明确规定了军委会受国民党的指导及监督管理,负责统率国民政府所辖境内海陆军、航空队及一切有关军事各机关,并同时拥有制定国防计划,实施战争动员,改革军制,任免高级军官,制定军事预算、决算及高级军事裁判等实权。

北伐战争打响后,身为总司令的蒋介石被推举为军事委员会主席(后来改为委员长),负责所有国民军同北洋军的一切战斗。

蒋介石用人的“三大标准”,陈诚是如何做到“条条符合”的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内部在召开的

会议中决定

:由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使陆、海、空军最高统帅权,并授权蒋介石对党政统一指挥。

任命生效后,委员长一职瞬间就成为了“国家元首”的代名词,不管是在军中还是党内,蒋介石都拥有绝对的管理权,而作为其心腹爱将的陈诚的地位那也是跟着水涨船高,不仅是保定军校同期学生中最早被晋升为上将的,更在党政军内部享有“小委员长”之称,那么,作为后起之秀的陈诚究竟为何能得到蒋介石的如此信任呢?

蒋介石用人的“三大标准”,陈诚是如何做到“条条符合”的

1898年1月4日,陈诚出生于浙江的

青田县,早年曾毕业于家乡的

师范学校,后与同学吴子漪的妹妹吴舜莲结婚。婚后,

陈诚告别新婚妻子去

报考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但因

考试成绩差、身材矮小没有被录取,后经同乡杜志远向主试官魏宗翰疏通,以备取生的名义才成功进入保定军校第八期炮科。1920年,陈诚加入国民党,并在毕业后跟随学长

邓演达

去广东参加革命,在一次同

沈鸿英部队的作战中,陈诚胸部中了一弹,被送往

肇庆医院治疗,而也就是在医院养伤的时候,陈诚和前来慰问伤员的蒋介石有了第一次接触。

东征战役打响后,陈诚的炮兵连不仅起到了增援步兵的作用,还在棉湖之役中将叛军的火力彻底压倒,使战局转危为安,并因此得到了蒋介石的赏识。

蒋介石用人的“三大标准”,陈诚是如何做到“条条符合”的

1926年7月,为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遗愿,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出师北伐,并任命蒋介石为总司令,陈诚也因为得到蒋介石的赏识得以进入司令部担任参谋一职。北伐战争期间,陈诚曾亲率一个团的兵力与敌三师之众背水苦战数日,为彻底击败孙传芳的主力部队立下了大功,后来在蒋介石的刻意提拔下,陈诚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就从一个小小的参谋升到了国军五大主力中资历最深的第十八军的军长,而要说起他升迁如此之快的原因,咱们就不得不提到一件事。

1930年9月22日,撮合

蒋介石

宋美龄结婚的介绍人谭延闿病逝,在弥留之际,谭延闿将自己的爱女谭祥托付给了他们两口子,并让

其物色才识、前途远大的

乘龙快婿。

蒋介石用人的“三大标准”,陈诚是如何做到“条条符合”的

由于

当年谭延闿曾说服了

宋子文

答应宋美龄的婚事,为撮合蒋宋姻缘出过大力,于是蒋氏夫妇为了感激这份恩德,自然也就不遗余力地要为“干女儿”选择佳婿。

起初,蒋介石和宋美龄是看上了最忠心的胡宗南,但因为

要拉拢陈诚(陈诚和反蒋的邓演达关系极好,如果说蒋介石是陈诚的伯乐,那邓演达就是陈诚加入国民军的引路人),蒋介石便决定舍弃自己的这位“天子门生”,将谭祥介绍给当时仅是师长的陈诚,而此次事件也间接导致后来陈诚和胡宗南关系的恶化。

商量内定后,蒋介石和宋美龄还特意去征询了一下谭祥本人的意见,结果当谭详问陈诚现居何职时,蒋介石直接就把陈诚的官职给提到了军长,并在下达正式文件后就安排了两人见面,而陈诚在见过谭祥后,不仅为谭小姐落落大方的仪态和知书达理的高雅气质所折服,而且更为蒋介石、

宋美龄

亲自出马充当介绍人而

受宠若惊

,于是便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蒋氏夫妇的美意,而谭祥也对陈诚的翩翩风度和军阶战功很是仰慕,双方可谓是

一见钟情

蒋介石用人的“三大标准”,陈诚是如何做到“条条符合”的

虽然两人都看对了眼,但此时的陈诚却已经是结过婚的人了,作为名门闺秀的谭祥自然也不会做妾,于是陈诚便委派自己大舅哥兼下属、同学的

吴子漪带去了一封休书,并让他当面劝导自己的妹妹,吴子漪自然也明白“胳膊拧不过大腿”这个道理,于是便回去苦心劝起了

吴舜莲,并最终带来了离婚协议书。

1932年元旦,陈诚与谭祥在南京举行婚礼,

蒋介石和宋美龄

担任证婚人,其实促使蒋介石放弃胡宗南,改选陈诚作为“干女婿”的原因除了要拉拢陈诚之外,陈诚是浙江人出身这一点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大家都知道,蒋介石用人有“三大标准”,

一是重用同乡、二是看毕业学校(保定军校和黄埔军校)、三是考虑姻亲(也有说法是重用对自己非常忠心的人),而在国民党军中,曾担任过荣誉第1师这支王牌部队指挥官且是黄埔一期毕业的郑洞国将军也曾这样说过:“自己虽然是嫡系部队,但实际上自己根本就迈不进去“那个圈子”。”而在这三点上,陈诚起初是符合前面两点,但随着和

谭祥的联姻,自然而然也就获得了进入蒋介石“内部”的“门票”。

蒋介石用人的“三大标准”,陈诚是如何做到“条条符合”的

婚后,每当陈诚在人事关系上遇到麻烦时,谭详便会亲自出面到干妈

面前说情表白,使其夫君能够化险为夷,活脱脱一个“贤内助”,而陈诚也凭借着符合蒋介石的“三大标准”,在官场上如鱼得水,很快便官升上将。

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蒋介石的政策接连发生意外,国民党内部便有人对其产生了不满,在这一点上,陈诚曾多次主动替蒋介石受过,揽起了责任,虽然官职经常有所变化,但总体而言,他并没有离开过指挥中枢,而他的忠心同样也得到了蒋介石的信任,在军中的地位一直也和何应钦同步,仅次于蒋介石。

解放战争后期,陈诚被派往台湾替蒋介石安排后路,在台湾主政期间,陈诚吸取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教训,努力缓和与当地农民之间的矛盾,推行“三七五减租”和以工商企业股向地主赎买土地的办法进行“土地改革”,还主持兴建了石门水库。1965年3月5日,陈诚因肝癌在台北逝世,享年67岁,蒋介石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亲自到灵前献花圈,由此可见,陈诚在蒋介石心中的地位是别的国军高级将领所不能比拟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