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都有改朝换代的时刻,其中汉朝、宋朝和唐朝对历史的影响极其深刻,虽然这三个朝代都从鼎盛走向了灭亡,但其中却有着细微的变化。
东汉西汉的形成
汉朝会分裂和王莽有直接关系,众所周知汉朝分为东汉和西汉,早在西汉建立时大秦刚刚落下帷幕,而项羽刘邦为了争夺天下,相继让楚汉之战经历了十年,直到公元前202年,以项羽的乌江自刎而告一段落。
随后刘邦自立为帝,汉朝由此而建立,而这就是后人口中的“西汉”。
历朝历代都有自己的发展路线,但是汉朝的建立却让人捉摸不透。在建立初期时,主要是遵循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而中期则是儒家思想大行其道,以至于最终汉宣帝重申汉朝没有一定之规。
不得不说汉朝的整体路线比较新奇,尤其是初期因实力雄厚为以后奠定了基础,然而到了汉元帝时就逐渐衰落,而这时标志性人物就是王莽,也是他结束了西汉统治时期。

王莽在历史中比较有争议,很多史学家认为他并没有皇族血脉,只是西汉后期的外戚,而这在古代属于篡位的“巨奸”。然而也有很多人觉得他改变了方向,也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社会改革家”。他实行的土地有三大政策:国有、均产、废奴,虽然当时看起来莫名其妙,但对于时代来说这是必然趋势。
朝代最怕皇帝无能,这会引发社会动荡,最终受伤害的只有百姓,所以他们希望有人能改变现状,这时候王莽的出现解了燃眉之急,结束了西汉统治。
当王莽建立新朝后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不惜倒行逆施,甚至将整个国家弄得乌烟瘴气,最终民不聊生、怨气四起。也是在这个时候百姓求变,纷纷惦记着汉朝的好。
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也是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后裔,这对于看重血统的人来说尤为重要,再加上王莽当时有篡位的举动,所以对刘秀寄予了厚望。
最终刘秀建立东汉后又扬言说这是一个新的朝代,主要和他的出身有关,虽然是刘邦后代,但与西汉末代皇帝算不上有关联,并且在建立途中论国家政治制度,东汉是被有权有势之人捧起来的,这与西汉不同。
当时刘秀崛起与西汉相同的是,他充斥着南阳豪族和河北豪族的影子,况且两个朝代同时以“汉”为国号,追根到底都是汉高祖的后代,所以分东汉西汉是迟早的事。
南宋北宋的划分
宋朝有靖康之变,而这也是分南宋北宋的主要原因。宋高宗赵构是南宋的建立者,同时也是宋徽宗之子,然而以当时的情况看宋徽宗并没有将他作为继承人,在宋钦宗被俘虏后,赵构百般逃亡,到临安建立了南宋。
之所以说南宋是北宋的延续,主要是因为赵构是北宋宋徽宗之子,从靖康之变和封建社会法统说起,这两个时代并不是相辅相成,而是完全独立。而北宋的灭亡和宋徽宗的决定有很大关系。
在他统治之下宋朝崇尚文学忽略武学,发展危机四伏,而宋徽宗撕毁《澶渊之盟》后最终引发灾难,面对着不可挽回的颓势,靖康之变中两位北宋皇帝被俘,而政权也宣告了灭亡。
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从未被中断
历史记载中武则天是历史上唯一一位登基女皇,而她的上任也对唐朝的发展起到绝对化作用。公元690年她登基为帝,将国号改为“周”,建立了短暂的武周王朝。
武则天治理天下时沿用唐朝旧制,百姓太平、安居乐业,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在武则天建立武周后唐朝从未被中断过,其中原因有三个。
首先在武则天建国后,张柬之发动兵变,武周走下历史舞台,历时15年的武周王朝从宏观角度来看,它并没有与唐朝完全分离,而是作为一部分被记录在历史之中。
其次她在退位后将皇位又传给了李唐的后代,并非自家后代,也有遗诏省去她的帝号,称自己是:则天大圣皇后,并与唐高宗一起合葬。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唐朝并没有中断过,而武周王朝的短暂兴起也比较梦幻,而她在过世后也抹杀了她称帝的事情。
最终人们将武则天称帝当成一种和平演变,毕竟在唐高宗执政时期她就已经干涉朝政,以至于在当时唐朝的真正执掌人就是她,而最后的称帝也只不过是正式宣告罢了。
武则天在建立武周后只对国号进行了更改,对国家制度以及其他并没有做出变化,所以看似是新的朝代其实依旧实行郡县制,唐朝的整体传承没有出现断层,一直是盛世状态。
不同于汉朝和宋朝的是,武周没有迁都,即使改变了国号但首都依旧是洛阳。在唐高宗遗诏中表示:军国大事不决者,兼取天后处分,由此可见他对武则天执政的支持。
严格意义上来说武周只能算是唐朝的延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新王朝。当时的武则天称帝,或许会有改朝换代的色彩,让人心神不宁,但从当时的制度来说,她也是李家之人,是李唐皇族看管江山的女皇帝。
由此可见武周并没有把李唐王朝分为前唐和后唐。
声明:内容文字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