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靖康之耻”时,他们都在哪里?

相信很多看过《水浒传》的朋友都知道,梁山好汉中的林冲原本也是京城中的一名官员,头衔听上去还挺大:京都八十万禁军教头。

以前的总觉得禁军教头是个很大的官职,好像所有禁军都应该很听林冲的话,想象中的人物形象更像是一位威风凛凛的大将军。所以当时不太理解,为什么林冲家里遭难的时候,他的权力在高太尉面前看上去如蝼蚁一般,好像他不再是堂堂八十万禁军的教头,而是一名普通的士兵。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靖康之耻”时,他们都在哪里?

后来才知道,北宋时期的禁军教头并不少见,本就不是多大的官职,况且林冲也不是禁军总教头,只是主教枪棒,用现在的话来说更像是一个“助教”,官职非常小。

但是,北宋时期的京都城中,真的有八十万禁军吗?那他们为什么还打不过入侵的金人,甚至发生了“靖康之耻”?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靖康之耻”时,他们都在哪里?

积贫积弱的北宋

记得以前学习历史的时候,老师就讲了宋朝时期的“三冗”和积贫积弱的问题,即冗兵、冗官、冗费。这是什么意思呢?

“冗”就是多的意思,冗兵就是指军队膨胀,冗官指官僚机构复杂,冗费指税收繁多,这三个现象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因为士兵多,所以需要更多的钱来养兵,造成税收繁杂的情况,同时又要防止一个官员掌握太多的兵力,出现像唐朝时期的藩镇割据现象,所以又有了更多的官员分权管理。这看上去是个恶性循环,当中反应的问题也很明显。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靖康之耻”时,他们都在哪里?

在财政方面,北宋时实施“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则导致了部分官僚和地主土地兼并现象非常严重,隐瞒土地资源,减少税收,影响财政收入。

在兵力征集方面,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秩序,每一次面对每逢天灾导致的饥荒,便开始大量招兵。这在壮大了军队人数的同时,加大了军费的开销,给税收增加负担,还使得这样的招徕的士兵良莠不齐。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靖康之耻”时,他们都在哪里?

加上宋朝的京都甚至在没有任何天然屏障的开封,就需要大量的士兵来守城,导致京城的禁军多是年轻力壮的精兵,但其他守地多是一些相对老弱的士兵,使北宋时期“受内虚外”。加之三年一轮换外驻军规律,所以又有了“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弊端。这就为当时一直虎视眈眈的西夏、辽、金的攻击创造了有利条件。

更加增添负担的是,北宋的官兵是终身制的,就算老了也由国家拿钱养着,这又是一笔非常庞大的财政支出。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靖康之耻”时,他们都在哪里?

在官员选拔上,北宋是出了名的“重文轻武”,大量的读书人通过科举制度成为朝廷文官一员,财政开销进一步拖后腿。而武官则连连受到打压,哪怕自己的功劳再高,最后结局都不会太好。

这些都是导致北宋积贫积弱的典型事例,当然更根本的原因,还是统治者的昏聩无道。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靖康之耻”时,他们都在哪里?

靖康之耻

有了以上的拖拉,宋这个国家想要富强起来都非常难,更别提“重中央、轻边防”的兵力安排,这就相当于将边疆地带放在了敌人的眼前,并且告诉他:你来呀,我们保证不会反抗。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靖康之耻”时,他们都在哪里?

和宋朝不同的是,金自建国以来,就一直以农为本,并且一直都有抗辽的计划。后和宋朝联合灭辽,得胜后金取代了辽的政权,转而和宋朝对峙,而宋朝此时的内政已经相当腐败,农民起义此消彼长。于是宋朝主动促成了“海上之盟”,每年向金加付金钱一百万贯。

在北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金人以宋藏匿叛将张觉为借口,倾军南下,从东、西两路夹击宋朝。东路直捣燕京,渡过黄河之后直达汴京;西路直扑山西太原,后也挺军汴京城下。整个过程只有一年左右。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靖康之耻”时,他们都在哪里?

紧急情况下的宋徽宗没有操心怎么退敌,反而着急的将皇位禅让给了太子赵桓,也就是宋钦宗。后来禁军兵临城下,宋割让中山、河间、太原三镇,在加上巨额的赔款,被迫议和,史称“三镇议和”。

但是,这样的妥协并没有让金止步于此。同年八月,金军再一次发动攻击,宋钦宗不得已亲自至金人处议和,反被扣押。后徽钦二帝、赵氏皇族、后宫妃嫔贵卿还有宋之朝臣等人上下统共三千有余,全部被金军以押械北上,施以侮辱性极强的“牵羊礼”,数位皇室大臣和妃嫔自净而亡。而汴京城的中的所有的财宝也被洗劫一空,后北宋灭亡。

说到这里,北宋时期不是囤了很多兵吗?传说中的汴京“八十万禁军”呢?金人攻宋,他们都在哪里?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靖康之耻”时,他们都在哪里?

八十万禁军?

据宋朝皇祐七年的相关史料记载,宋朝金军的数量在某一时期是达到了八十万的:

开宝之籍总三十七万八千,而禁军马步十九万三千;天禧之籍总九十一万二千,而禁军马步四十三万二千;庆历之籍一百二十万九千,而禁军马步八十二万六千。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靖康之耻”时,他们都在哪里?

但是这并不表明全部都是开封城内的禁军。前面已经说到,宋时的士兵编制是终身制的,所以就算一个兵已经老了、退休了,他们也还是在兵册中,数量自然也只会越来越庞大。

在宋朝,士兵也有兵役和隶属关系的差别。比如群过的兵力就有禁军(禁兵)、厢兵、乡兵、藩兵之分。而东京的八十万禁军正是指由中央直接管辖的正规军,包括了宫廷守卫、京城防护和其它各地每三年一换的正规军,就像是各个军团聚在一起那种感觉,并不是由一方势力统辖。也因此,这些军队并不是全部都驻扎在城内。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靖康之耻”时,他们都在哪里?

在《续资治通鉴》中,也有关于宋时兵力的数量概况:

初制(北宋初年),殿前、侍卫马步司三衙禁旅合十余万人,高俅得用,军政懈弛,靖康(宋钦宗年号)末,卫士仅三万人。及城破,所存无几。

由此可见,《水浒传》中的“八十万禁军”是含有非常大的水分的。在加上这些士兵基本都是从饥荒中难民招徕的,武力值可想而知,要抵抗兵强马壮、蓄谋已久的金人,还远远不够。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靖康之耻”时,他们都在哪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