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五五授衔时,有八位将领的授衔偏低了,你知道他们是谁呢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觉得本篇文章对你来说有帮助的话,别忘了点赞、评论、转发和收藏哦

五五授衔时,有八位将领的授衔偏低了,那么他们是谁呢?授衔过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且听本人慢慢道来。

第一位是萧克上将,萧克曾经在革命岁月中做过红六军团军团长、红二方面军的副总指挥,抗战时又是八路军120师副师长。要知道,八路军三个师的六位师长、副师长中,出了五位开国元帅,萧克却只是上将,这个授衔的确过低了,依萧克的资历,授个大将是完全没问题的。

五五授衔时,有八位将领的授衔偏低了,你知道他们是谁呢

第二位是张宗逊。张宗逊参加过秋收起义,是主席的爱将,红军时期做过师长、军参谋长,抗日战争后期就独当一面做到了吕梁军区司令员的位置,解放战争时期更是做过陕甘宁野战集团军司令员、西北野战军副司令员、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张宗逊的资历、级别,完全够得上大将军衔,授上将军衔确实低了。

五五授衔时,有八位将领的授衔偏低了,你知道他们是谁呢

第三位是徐立清中将。徐立清解放战争时期做过兵团副政委、政委,是妥妥正兵团级将领,却只授了中将,确实太低了。其实徐立清原本是要被授予上将的,但他自己主动要求降低到中将军衔,这种不计较名利的高风亮节值得敬佩。

第四位是贺晋年。贺晋年红军时期做过西北红军的军长,解放战争时期做过四野的兵团副司令员,再低也得是个中将军衔,最终却只授少将军衔,说实话,实在是太低了。但是也没办法,西北红军已经有阎红彦做代表授上将军衔了,只能委屈贺晋年了。虽然过低,但是也是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的。

第五位是解方少将。看看解方担任过的职务:东野纵队参谋长、四野兵团参谋长、志愿军参谋长,可谓是一步一个脚印稳定进步。作为志愿军的参谋长,又是准兵团级别的将领,解方授中将军衔还是没问题的。

但是解方是抗战初才进入八路军的,在军内的资历太浅了,而四野将星云集,内部竞争也相当激烈,最终解方只被授予少将军衔,确实低了,但能够位列少将第一名,却也是某种程度的一个补偿了。

第六位是廖汉生。廖汉生军内职务和贺炳炎是平级,一个军长一个政委,52年的级别评定却比贺炳炎还高,廖汉生是副兵团级,贺炳炎只是准兵团级,但贺炳炎却是上将,廖汉生仅授中将,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贺老总为了避嫌,主动要求降低廖汉生的军衔,其实原本定的上将名单,廖汉生是名列其中的。

五五授衔时,有八位将领的授衔偏低了,你知道他们是谁呢

第七位是尹先炳。引先炳作为16军首任军长,怎么看也够得上一个中将资格,但最终却只是大校,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生活作风方面有问题,曾经被领袖亲自点名批评过,最终能授个大校,已经不错了。

第八位是罗厚福。罗厚福拥有三枚一级勋章,红军时期就是师长,授衔时却只是大校,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以他授衔时的资历,起码是个中将。但却出了一个小插曲,当时有一个地主被打倒,因为这个地主曾经保护过罗厚福的部队,罗厚福去给这个地主求情,结果被牵连了,只得了个大校军衔。

五五授衔时,有八位将领的授衔偏低了,你知道他们是谁呢

虽然只授大校,但罗厚福还是在1961年被提升为少将,也算是弥补了自己的遗憾了。

综上所述,这八位将领之所以授衔低了,都是有着客观原因的,可以说,他们最终的军衔,也都是比较合理的,毕竟组织上授衔时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考虑的。

感谢您的阅读,敬请继续关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大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