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史:开凿大运河,到底是功还是过?
前言
源源不断的河流从岁月中奔涌过来,我们看着惊涛拍岸的场景,回想着曾经中国历史上的文明,大运河耗费多年,是隋朝人们的血肉建设出来的。

▲隋炀帝剧照
起因
在隋炀帝登基以后,就开始建设大运河。
▲隋唐大运河示意图
结果
大运河修建成功以后,粮草运输也方便了许多,为此隋炀帝决定征讨高丽。
▲隋唐大运河
始末
1.高丽的挑衅
隋朝之前中国还是南北分裂的局势,不过杨坚的出现,结束了这样的局面,南北朝统一,隋朝建立。
结果隋朝建立以后,远在他乡的高丽听说了,很担心自己会不会被隋朝攻打,所以高丽决定率先发动进攻。
招兵买马后就带领着自己的士兵攻打辽西,对隋朝率先发动进攻。
虽然说隋朝很快就把高丽打败,高丽也对隋朝俯首称臣,但是隋朝的君臣也十分清楚,他们只是表面上的臣服,并不是真正的归顺隋朝。
▲高句丽
在隋炀帝登基以后,野心勃勃,隋炀帝决定征讨高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事情他还是十分清楚的,于是决定率先修建大运河,方便粮草的运输。
后方工作都做好以后,就开始着手准备征讨高丽。
隋炀帝对外的政策就是,只有征服,才能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能力,知道隋朝的能力,随后才会让周围的小国对隋朝臣服。
隋炀帝通过太阳做比喻,表示天上只会有一个太阳,这个太阳就是隋朝,隋炀帝不会允许其他国家如同太阳一样。
▲三征高句丽
2.大运河的修建
既然决定修建大运河,所以建设工程就落在了皇甫议的身上,公元605年,隋炀帝开始下令开凿大运河。
作为总工程师的皇甫议反而焦头烂额,因为大运河这种事是非常重要的,皇帝把这件事交给他,肯定不能出现什么差错。
为了能够加速进程,皇甫议开始补抓男丁,不过进程并没有加快,于是朝廷甚至开始抓妇女,让他们也参与到修建大运河当中。
百姓们见朝廷如此重视大运河的工程,回想起曾经秦始皇修建长城,担心自己如同秦朝的百姓一般,累死在工地上,于是他们不惜自断手脚,说自己是残疾人,躲避官府的抓捕。
艰难的不仅仅是大运河的建设,还有大运河的开凿,因为大运河选择开始在洛阳,终点在山阳,它是把黄河与淮水连接起来,工程耗费巨大。
再加上如今大运河修建比较着急,百姓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因为皇帝喜欢江南美女,所以他们修建是为了方便皇帝下江南。
还有人说皇帝召着急固隋朝的势力,因为隋炀帝之前就跟着隋文帝东征西战,所以他们比较着急运输粮食,随后巩固江南的统治。
皇甫议甚至还听说另一种原因,因为隋炀帝是木命,偏偏长安又是属于土,和皇帝八字不合,所以皇帝只能往东走。
众多说法都充斥在皇甫议的耳边,但是随着大运河的开凿,很多说法就剩下一个,就是巩固统治,方便隋朝粮草运输。
▲大运河地形
3.大运河修建完成
但是为了加快进行,很多人被强行征过去充当苦力,再加上隋炀帝有迁都的想法,所以宇文恺在洛阳修建新都,而大运河也是在洛阳开始的。
如此繁重的劳动力又增加了一倍,这样百姓们苦不堪言。而皇甫议也很苦恼,自己的工作肯定不能落后宇文恺,否则皇帝不好交差,于是皇甫议决定把大运河的施工分为三个阶段,利用河水的流通,方便修整。
这样大运河的建设方便许多,很多事情也都迎刃而解,但是百姓这方面呢,也是一个大问题。为了方便大运河快速完成,导致男丁妇女全上阵,很多人为了逃避官府自断手足。
为此百姓们怨声载道,不过这一切隋炀帝充耳不闻,他为了能够满足自己的野心,想着在征服高丽以后,效仿大禹在会稽会盟诸侯。
▲会稽
但是隋炀帝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花掉的每一分钱都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为了开凿大运河,已经让不少人对隋朝充满了怨恨,不仅如此,为了征讨高丽,皇帝又开始征兵,这让百姓对于隋炀帝的怨恨更多一层。
官逼民反,于是很多人开始决定起义,反抗隋炀帝的压迫,最终隋朝也二世而亡,不过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却为后世带来了福利。
▲大运河
小结
大运河的建设方便了中国南北的沟通和交流,也为唐宋时期的经济提供了发展条件。
【参考资料】
1.《晋书》
2.《西都赋》
3.《旧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