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清代什么人的妻子才能被封为“福晋”?福晋又是何种级别?

历史是说过和做过事情的记忆。——卡尔·贝克

清朝后妃制度在初期并不完善,当时清太祖努尔哈赤的16个妻妾都没有名号,都叫“福晋”,正室称大福晋/大妃;继室称继妃/继福晋(也称大妃/大福晋);侧室及婢妾称福晋/妃(大福晋依后来的制度称为皇后,其他称妃子)。

清代什么人的妻子才能被封为“福晋”?福晋又是何种级别?

清太宗皇太极时期,有了后妃之别,建立了五宫:中宫清宁宫、东宫关雎宫、西宫麟趾宫、次东宫衍庆宫、次西宫永福宫。入关后,后妃名称多了起来。

清代什么人的妻子才能被封为“福晋”?福晋又是何种级别?

顺治十五年(1658)决定开始采用礼官建议,乾清宫设夫人1名,淑仪1名,婉侍1名,柔婉、芳婉都是30名。慈宁宫设贞容1名,慎容2名,勤侍没有定数。此外还有女官。然而这个制度并没有真正执行。同时后妃中“福晋”、“格格”的称谓仍然存在(在河北清东陵孝陵东侧的孝东陵内就葬有清世祖福临的孝惠章皇后以及二十八名妃、格格、福晋)。

清代什么人的妻子才能被封为“福晋”?福晋又是何种级别?

顺治十七年(1660年)规定,亲王、亲王世子及郡王妻封福晋,侧室则称侧福晋。亦用以封蒙古贵族妇女。 此时只有福晋和侧福晋之分。在此时和之前,侧福晋与嫡福晋都是王爷的正妻,侧福晋最低也算平妻,不过是嫡福晋身家更显赫一些,但二者的子嗣皆为嫡出。

清代什么人的妻子才能被封为“福晋”?福晋又是何种级别?

清朝的后妃制度于康熙帝时才大致完备,福晋、格格制度也于此时完成,至此后妃不再有福晋、格格一称。定制后,福晋一词专称正室,侧室称侧福晋。为了强调福晋的嫡妻地位,又称其为嫡福晋,嫡侧有了明确区分,嫡出专指嫡福晋的子嗣,侧出则是侧福晋的子嗣。但是即便如此,侧出也不等同于庶出,侧福晋是有身份有朝廷认证的女人,她的身份是要远远高于庶福晋及侍妾的,侧出子嗣的地位也要远远高于庶出子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