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在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中,有两千多年都处于封建时期,后人一直在追溯古代文化的道路上,探究古人的过去从生活到文化都是我们后人研究的方向。
而文物就是专家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一个文物不光是珍贵绝无仅有的,它的价值不必估量,真正珍贵的是它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风貌,让人一览光彩。
经过时代不断的更替,现代人对古代的好奇心也越来越重,人们不光研究古代,甚至连古代人吃什么都成了好奇问题。

现代人大多都是通过古籍记载中了解到,古人的墓葬和食物,其中在一个古墓中就有重大发现,里面有一桌子食物,像长沙马王堆的汉墓,里面曾出土过一碗莲藕汤,可惜的是这碗汤历经千年,遇到空气便瞬间氧化,最后也只能从摄影师的照片中欣赏它。
还有河北的一个辽墓,里面出土了一桌子的饭菜,让后人非常直观地了解到,原来古人过去都吃这些东西。
这个惊艳专家的古墓出土于河北张家口的宣化区下八里村,这里总共发现了十座辽代的古墓,而墓主人是张氏家族。
一家人均是汉人,他们与契丹关系密切,专家从张世卿壁画中看出这一观点,画中人的服饰是汉人同时还有契丹人,两种不同文化风格习俗的融合展现在这幅壁画当中。
张世卿墓主人与其他墓下葬的方式不太一样,按照印度的古葬来讲,一般都是火葬,火化后将骨灰装入木偶里,再把木偶放入木盒子里,最后埋进墓室。
这些墓中最先出土的就是张世卿墓,当年正式发掘开始专家清理后发现,这是一个古墓群,后来又出土了
张世本、张恭诱、张匡正、韩师训、张文藻等九座辽代古墓。
按照这些古墓出土的文物来看,映射出当时百姓的生活场景,里面有色彩鲜艳的壁画,他们风格迥异,甚至有几个画风接近北宋时期。
张文藻墓中最让人惊艳的文物你肯定都想不到,是一大桌子饭菜,在历史上能出土这类文物的墓少之又少,而且你没有理解成就是古人吃剩的饭菜。
在古墓中能出现饭菜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但确实映入眼帘的是一大桌子饭菜,桌子上还有剩余的板栗,大多数食物早已发黑变质,桌子上黑乎乎的一片。
专家看到了板栗壳数下来一共有八个,除了年代久远以外,这些食物和现代人吃的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古墓出土吃剩的饭菜太不现实,可专家证实后发现,这确实是辽代的产物,最重要的事里面竟然还有葡萄。
通过壁画和这些实物来看,专家检查发现这些东西具有悠久的历史,更证实了中国从很久以前就有葡萄和葡萄酒这些东西了。
张文藻的墓中为何会出现这些东西,显然是他本人喜欢的原因,而壁画更还原了事实真相,从壁画的场景来看,不难看出古代人生活的习惯,还能看出,古人是真会享受。
张文藻墓中不光出土了这一桌子惊世骇俗的饭菜,值得关注的是这幅童嬉图,作者至今不详,画幅足足有170厘米长,横是145厘米。
画中出现了四个人,四人中间有座茶碾,整幅画中还有一位穿着契丹衣服的小男孩,他肩上还站着一个小女孩,小女孩的手里有个装着桃子的篮子,边上小男孩的衣物里也全是桃子。
在两小孩边上还站着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看这个情形还像是在斥责俩小孩为何不去不碾茶。
好似一幅辽代晚期的烹茶方式画作,那碾茶用具画的也是栩栩如生。
声明:内容文字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