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她是空军首位女少将,父亲是元帅,为我造高科技导弹,今年77岁了

尽管《三国演义》有些将诸葛亮的智商神化,但诸葛亮“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的高尚品格,及本身也确实足智多谋,所以,他仍是一位千古奇人。

而能够与诸葛亮相比较的人,定然也不简单。

01

刘伯承,有勇有谋,人称“军中诸葛”,是近代史上杰出的指挥家,

曾被毛主席称赞为““一条龙下凡,江水挡不住。”

他曾为我党指挥过飞夺泸定桥、淮海、渡江等重要战役,引领我军在艰险中,一次又一次地创造奇迹,度过绝境。且他还有着顽强的斗志,不畏牺牲,气势十足,

不愧是毛主席眼中的一条猛龙。

她是空军首位女少将,父亲是元帅,为我造高科技导弹,今年77岁了

如今,刘伯承早已逝世,留下了优秀的子女后代,其中他的女儿刘弥群也毫不逊色,堪称“巾帼不让须眉”,

毕业后无私报效国家,47岁成将军。

刘伯承足智多谋,智慧过人,所以他对子女的教育,自然也不会差。

那么,他的女儿刘弥群是如何养成的呢?

对于刘弥群而言,生于红色家庭,有一个厉害的父亲,拥有显赫的身世,不一定是好事,

甚至这曾让她深深困扰。

她是空军首位女少将,父亲是元帅,为我造高科技导弹,今年77岁了

因为她生于动荡年代,她的父母都参与了革命,且她的父亲需要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不仅责任重大,危险也很大,这让她每天都很担心,自己和父母分开的一刻,

是不是最后一面,毕竟战火肆虐且无情。

02

生离死别是尘世间最痛苦的事,刘弥群年幼时却要面对这样的恐慌,她内心的煎熬可想而知。

同时,也正是因为经历了动荡的生活,让她磨练出了坚韧不拔、不畏艰苦的优良品质,加上父亲刘伯承的谆谆教导,使得她长大后独立坚强,很有担当,并在革命的熏陶下,

立志报国。

她是空军首位女少将,父亲是元帅,为我造高科技导弹,今年77岁了

在’“马背摇篮”里长大的刘弥群,从小对乱世就有着很深刻的经历,据她回忆,自己4岁时就坐在父亲的军用吉普上,从窗户往外看,经常能看到两边的山坡上,一具又一具的尸体。

对此,父亲有时候会捂住她的眼睛,但又会把手指张开,有意让她看那些场景,并对她说:

“在战火中长大的孩子就要有这个胆子。”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成长,刘弥群在担惊受怕中,渐渐懂得了一个道理:要想避免悲剧重演,就必须强国。为此,她从小刻苦学习,且比较擅长理科,这一点,这让刘伯承很满意,因为当时的中国,国防力量还很薄弱,

自己的儿女要是能为国家奉献一点力量,那再好不过。

她是空军首位女少将,父亲是元帅,为我造高科技导弹,今年77岁了

1963年,刘弥群19岁,她考进了北京航空学院,学习导弹、火箭发动机专业,此后的30多年时间里,一直为祖国的军工领域,矜矜业业地做贡献。

期间,她在31岁时,迎来了梦寐以求的一刻,她终于穿上了戎装,圆了从军梦,

得以加入空军司令部实验室,进行空导弹武器的技术革新工作。

03

在相关岗位上,她取得武器技术方面的突破,自学800多万字与武器系统相关的图书,理论教材,及专业资料,积累下了丰富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1984年,国产某型号导弹的推进燃料,在她的带领下,经过日以继夜的研究改造,该导弹的飞行速度瞬间提高了7.5%,战斗性能得到大幅度升级。

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她也因此荣获国家进步奖。

她是空军首位女少将,父亲是元帅,为我造高科技导弹,今年77岁了

科研这条路充满了艰辛,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难题,需要耗费极大的精力与心血。对此,刘弥群从没有退缩,踏踏实实地去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在无私为国奉献的过程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比如在1984年,她以高水准的专业知识与态度,对导弹进行了改良,

获得了1枚三等功的军功章。

不仅如此,她在这个领域越做越精,能力非常出色,获得了上级的认可,在1994年12月,再次晋升为空军司令部某部部长,被授予空军大校军衔。

她是空军首位女少将,父亲是元帅,为我造高科技导弹,今年77岁了

到了2001年7月,她被晋升为空军少将军衔,当时她47岁,凭借数十年的辛勤钻研,

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一位女将军。

刘弥群作为女子,能够在科研领域做出不输于男同志的贡献,当真女中豪杰,令人深深敬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