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如果鲁迅还活着一定会扇周作人的耳光,让他当不成可耻的汉奸

如果鲁迅还活着一定会扇周作人的耳光,让他当不成可耻的汉奸

一代文学大师、也是大汉奸的周作人

一、可耻的汉奸周作人。

1946年5月26日凌晨时分(天还不亮),一架大型军用运输机就从北平西郊机场起飞,直飞南京。

机上坐着的都是“名人”,包括王荫泰、齐燮元、殷汝耕、汪时璟、余晋和、江亢虎、潘毓桂、周作人、邹泉荪、刘玉书、唐仰杜、文元模、陈曾栻等,他们都是华北地区最著名的大汉奸。

十多个手握短枪的便衣分坐两旁的座椅上,监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这其中有一个人脸上却显得异常地平静,他就是周作人。

周作人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他与胡适齐名,有着巨大的贡献。可是在北平沦陷后,他热心地做起了伪官,曾任伪北大校长、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常委兼教育总署督办。

周作人这时候身边只有一个简单的不足10斤的小包,里面有几件洗的发白的长衫,另外就是只有两本书:《谈龙集》和《朱子》。

如果鲁迅还活着一定会扇周作人的耳光,让他当不成可耻的汉奸

《谈龙集》是周作人写的一体书

如果鲁迅还活着一定会扇周作人的耳光,让他当不成可耻的汉奸

朱熹是周作人最崇拜的一个人

飞机降落在南京明故宫机场,之后周作人们被押往首都高等法院看守所。

1946年11月6日,江苏高院院长孙鸿霖在特别法庭上宣读了周作人的死刑判决书。

如果鲁迅还活着一定会扇周作人的耳光,让他当不成可耻的汉奸

受审

如果鲁迅还活着一定会扇周作人的耳光,让他当不成可耻的汉奸

周作人在判决书上认罪签字

之后,周作人就不停地为自己找理由、找关系上诉,在胡适等人的斡旋下,他竟然奇迹般地被改判无期徒刑,这在华北那批最著名的汉奸中,他是唯一的一个,而且是蒋介石亲自批准的。

如果鲁迅还活着一定会扇周作人的耳光,让他当不成可耻的汉奸

胡适与周作人是好朋友

1947年12月9日,周作人又被改判为10年有期徒刑。更幸运的是,1949年南京解放前夕,周作人又被代总统李宗仁亲自批准保外就医,他又回到了北京八道湾他那耻辱却舒服的家里。

因为当过汉奸,周作人与他的哥哥鲁迅在中国的政治地位相比那就天差地别了。

如果鲁迅还活着一定会扇周作人的耳光,让他当不成可耻的汉奸

鲁迅先生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他的方向,就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方向。

1955年周作人被北京市法院判决剥夺政治权利终身;1967年周作人在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下寂寞的死去。

二、周作人为什么会当汉奸?

一代名人周作人,让人扼腕叹息,那他为什么又会投敌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周作人对中国的抗战胜利缺乏最基本的信心。

他曾经对别人说过,我是学海军的,很知道海军的作用,而中日之间海军的数量是很悬殊的。所以他认为中国是必败的,这应该是他附敌的最主要的原因。

因为如果一个人没有了信念和信心,还何以自持?

2、周作人软弱怯懦,在受到日本人胁迫时他缺少骨气,就苟且偷生做了汉奸。

在北平期间,包括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等日本人、大小汉奸都曾亲自上门游说他,这对他来说,不能不是很大的压力。

3、受日本文化影响巨大,对日本文化有特殊的感情。

周作人早年留学日本的经历以及他妻子是日本人,使他对日本文化有特殊的感情,他一直把日本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到了后来,他甚至认为,让日本人来统治中国也没有什么不好。

4、对奢侈生活的追求所造成的极大的生活压力。

周作人的妻子羽太信子,是一个生活极度奢侈的人,为了满足羽太信子永无止境的物质欲望,迫使周作人要想办法取得经济收入而进入日本人的圈套。

周作人当了伪官后,工资是1200大洋一个月(他写文章的稿费什么的其它收入不在其内),这是他在当汉奸前收入的两倍还多。

5、生命受到了威胁,寻求日本的保护。

1939年元旦,天津中学生自发组织的“抗日锄奸团”派出三名刺客闯入周作人的寓所,开枪“击伤”周作人(事件造成了一名轿夫和周作人的一名学生死亡,周作人却因为子弹击中了一粒铜质纽扣而未受伤)。

12天后,周作人决定接受伪北大图书馆馆长一职,在当天的日记中,他写道:“事实上不能不当。”大有被逼良为娼非常无奈的意味。日本兵从此开始在周作人家四周站岗。

第二年底,周作人接替病故的汤尔和担任伪教育总署督办(相当于教育部长),成为一名大汉奸。

三、道路总是自己选择,所以最后总要承担。

1、其实周作人本来,是完全可以不做汉奸的。

1937年北平陷落前后,学术文化界人士纷纷南下,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也宣布举校南迁。

周作人的很多朋友和关心中国文化前途的有识之士,都纷纷写信给他,或者在报纸上撰文,盼望周作人南下。

但遗憾的是南下的队伍中始终没有看见周作人的身影。

在民族存亡之际,周作人不顾大义,他只想过自己的安逸的小日子,这就是他最初的最真实的想法。

如果鲁迅还活着一定会扇周作人的耳光,让他当不成可耻的汉奸

周作人和羽太信子

周作人内心深处的对韩愈这样的“道学家”的厌恶、对秦桧这种民间齐声痛骂的“汉奸”的同情心理,也对他最后的投敌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

在周作人的作品中,他完全排斥具有刚性和正气、富含“钙质”的精神品质,也就极易患上一种文化上的“软骨症”,这与鲁迅先生的“横眉冷对”的一生战斗的战士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周作人最令人切齿的一件事,就是他还是中国第一个到日本参拜靖国神社的汉奸,卑鄙无耻到极点。

参观时的,周作人穿着日本少将的军服,大摇大摆地检阅日本学生军,这让所有的有良知的中国人都痛心不已。

2、可惜的是鲁迅先生死的早了一年,不然肯定不会让周作人当汉奸。

如果鲁迅先生活着,他一定会对周作人老拳相加(当年在日本的时候,鲁迅先生就曾因为周作人没有及时写出翻译稿而对他报以老拳),绝不会让周作人投敌。

如果鲁迅还活着一定会扇周作人的耳光,让他当不成可耻的汉奸

鲁迅书法,好字

如果鲁迅还活着一定会扇周作人的耳光,让他当不成可耻的汉奸

鲁迅和周作人两兄弟

只是非常可惜的是,一代文坛巨匠鲁迅,已经于1936年去世了。

用乾隆皇帝对纪晓岚的评价“读书多而不明理”来评价周作人,真是很贴切。

【结束语:作为一个中国人,在民族存亡的时刻,都应该有中国人的骨气,纵然不能流芳千古,也断不能遗臭万年!】

如果鲁迅还活着一定会扇周作人的耳光,让他当不成可耻的汉奸

鲁迅身上有铮铮铁骨,周作人没有

(感谢你对本文的喜爱,请加关注,以阅读更多的好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