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书画联盟丨孙竹篱辛酉百开册(之二)

点击:“收录于话题”分类,查阅全部。

提示:图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并不确定作品之真伪,不作为投资收藏的依据,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孙竹篱(1909— 1989),名守仁,河北滦县人。抗日战争期间躲避战乱,随东北大学一道移居四川三台县,至1958年定居射洪。著名国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原任四川省市政协委员,县政协常委,四川诗书画院副院长,一生从事美术教育,晚年钻研诗画创作,擅意笔花鸟画,常作荷花、梅花,作品有《画梅》《鸡雏》《墨荷》等。作画近千幅,书法二百余件,作诗六百余首,受到文化艺术界的推崇,著有《孙林书画集》《竹篱诗文集》等。

《孙竹篱辛酉百开册》126开,又名《孙竹篱花鸟百开册》,创作于1981年,虽然不是画谱,但是可以作为画谱来看待。总计126开,没有散失,是完整的一部册页。绘画题材极为丰富,花卉类包含荷花、绣球花、辛夷花、菊花、牡丹花、桃花、秋葵花、月季花、攀枝花、紫藤花、山茶花、芙蓉花、梅花、水仙花、蔷薇花、芍药花、紫荆花、牵牛花。瓜果类包含枇杷、葡萄、南瓜、苹果、寿桃、丝瓜、冬瓜、葫芦、柿子、茨菇、石榴。禽鸟鱼虫类包含八哥、小鸟、蜜蜂、蜻蜓、翠鸟、猫头鹰、雄鹰、公鸡、鸭子。以及松树、黄叶、白菜、辣椒、昌蒲、陶壶、篱笆、竹竿、石头等。今天我们欣赏其中的第二部分:

书画联盟丨孙竹篱辛酉百开册(之二)

紫荆花

书画联盟丨孙竹篱辛酉百开册(之二)

水仙花

书画联盟丨孙竹篱辛酉百开册(之二)
书画联盟丨孙竹篱辛酉百开册(之二)
书画联盟丨孙竹篱辛酉百开册(之二)

月季花

书画联盟丨孙竹篱辛酉百开册(之二)

紫藤花

紫藤共13帧,其构图巧妙,用色用墨丰富多彩,老干以篆书用笔写出了藤干的盘劲曲茎之姿,如同行龙走蛇,爽快而强力。在画花和叶时,以胭脂、藤黄、花青互调之,滋润而不俗。在求势中而达到花与叶的交错相映。有些画面取藤花二三串,但干净利落的视觉效果,给读者以无穷的愉悦。

书画联盟丨孙竹篱辛酉百开册(之二)
书画联盟丨孙竹篱辛酉百开册(之二)
书画联盟丨孙竹篱辛酉百开册(之二)
书画联盟丨孙竹篱辛酉百开册(之二)
书画联盟丨孙竹篱辛酉百开册(之二)
书画联盟丨孙竹篱辛酉百开册(之二)
书画联盟丨孙竹篱辛酉百开册(之二)
书画联盟丨孙竹篱辛酉百开册(之二)
书画联盟丨孙竹篱辛酉百开册(之二)
书画联盟丨孙竹篱辛酉百开册(之二)
书画联盟丨孙竹篱辛酉百开册(之二)
书画联盟丨孙竹篱辛酉百开册(之二)
书画联盟丨孙竹篱辛酉百开册(之二)

攀枝花

书画联盟丨孙竹篱辛酉百开册(之二)

蔷薇花

书画联盟丨孙竹篱辛酉百开册(之二)
书画联盟丨孙竹篱辛酉百开册(之二)
书画联盟丨孙竹篱辛酉百开册(之二)

秋葵花

书画联盟丨孙竹篱辛酉百开册(之二)

梅花

书画联盟丨孙竹篱辛酉百开册(之二)
书画联盟丨孙竹篱辛酉百开册(之二)
书画联盟丨孙竹篱辛酉百开册(之二)
书画联盟丨孙竹篱辛酉百开册(之二)
书画联盟丨孙竹篱辛酉百开册(之二)
书画联盟丨孙竹篱辛酉百开册(之二)
书画联盟丨孙竹篱辛酉百开册(之二)
书画联盟丨孙竹篱辛酉百开册(之二)
书画联盟丨孙竹篱辛酉百开册(之二)
书画联盟丨孙竹篱辛酉百开册(之二)
书画联盟丨孙竹篱辛酉百开册(之二)

(提示:点击小程序进入画廊)

孙老最钟爱梅花,他笔下的梅花有简有繁,简者一两枝,一笔纵贯上下,尽显笔力劲健,风神飒爽之姿。其浓淡、虚实相得益彰,表现了梅花的傲骨,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他在画梅时曾题道:“予画梅二十余年,能有几岁寒霜亲临梅下观察写生,只好借其他枯枝杂木以代之。当写槐枝取其瘦劲,时写枯藤取其盘曲,或写杏树根皮取其苍古,偶写榛棘取其谲奇,也写疏柳取其飘逸。”这是他借其他的树种之风神而现所写梅之精神,他对梅花注入了大千之形变与“无形”的精神感化,是心写之道,体现的是情意与造化契合之理,是万物存会于心的写照。

他曾云:“古今画梅者多矣,各有所感,各有其法,用笔亦异。以锥画沙笔法为之,得其瘦劲之姿;以屋漏痕笔法为之,得其苍古之意;以壁裂痕笔法为之,得其诡谲之奇;以逸笔草草笔法为之,得其清幽之趣。此皆画梅得其骨髓也。”他画梅是以书入画,写梅枝的千变万化,写梅干的风骨。

在百开册中,孙老的十多帧梅花,枝干有简有繁,花儿或多或少。梅枝劲健,花儿峥嵘,都十分巧妙地展现了梅之精神。孙老曾在一幅梅花图上题诗:“停杯因酒醉,即醉写梅魂。开砚生巨壑,挥毫忘我身。冰霜实炼骨,笔墨不其神。浪洒苍烟尽,似真不似真。”以似真不似真来画梅,徐渭有之,齐白石有之,但孙老的画梅不是前人的重复,是自己悟道之后的造化,是师心神会的再生,是他人格、人品、艺品的高度统一,是一个开宗立派书画家的内心写照。

点击:“收录于话题”下一篇,翻页阅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