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山西老农拿出一欠条,竟要求政府兑现1100万,专家问:你祖上是?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李道钊

我能都知道,打仗是极其烧钱事,中国自古就有一句话叫做“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说的就是粮草的重要性,前方的将士在为国奋战,后方的百姓,手挑肩扛的为将士们输送粮食。在抗战时期我们的部队打仗是非常勇猛的,表现非常优秀,但是众所周知八路军在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缺吃少喝是常有的事,我军是经常食不果腹、衣不遮体,我们的敌人和其他军队中的士兵,都会定期分发高级罐头,还会有偶尔有肉食来解解馋,而我们部队就没有这样的待遇,经常是一份粮食分成两份吃。

山西老农拿出一欠条,竟要求政府兑现1100万,专家问:你祖上是?

红军

他们从不浪费一粒食物,生活过得十分简朴,衣服也都是补丁对补丁,这种习惯也伴随他们度过很多难关。而即使这样节俭有的时候还是难以为继,但是我们部队有着严明的纪律绝不拿人民的一针一线,所以能克服的困难都尽量自己克服,实在是克服不了的,越是向民众去借,这个全看民众自愿绝不为难老百姓,同时一定会立下字据,不白拿将来会还给百姓。在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就号召有字据借条的人家可以拿着借条来找政府兑现,于是之后的若干年总有“债主”陆续来到政府兑现,这其中有一个人还引起了轰动。

山西老农拿出一欠条,竟要求政府兑现1100万,专家问:你祖上是?

他带来一张“天价欠条”这是个山西农民,他带来的欠条的数额是1100万法币,这在当时让周围的人都惊呆了!都说这是中国最大的“债主”。这件事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时,这个山西老农叫郭建英,一天郭建英老人突然拿着一张泛黄的“欠条”,拜访当地政府,专家有些些惊讶,不知道这个“欠条”是什么来历,经过老人描述他们了解了来龙去脉,于是仔细研究了“欠条”下面的落款,发现是我军一个团长的签名。老人缓缓说道:“这是我祖父借钱的欠条,签字的是当时向我祖父借钱的承诺人,一个军的师团长,他说仗打完了可以凭借这个纸条拿回钱,不过这个团长早已所以现在来到政府想看看这个能不能兑现。”

山西老农拿出一欠条,竟要求政府兑现1100万,专家问:你祖上是?

原来这个老农的祖父很有钱,在那个时代是当地有名的富商,同时也是位义商,在当时我们一支部队经过山西这个村庄,正好遇到了他的祖父,祖父知道我们的战士们已经几天没吃饭了,不仅拿出粮食接济他们,出于爱国精神,祖父决定将家里全部的存款借给军队应急,一共借了1100万法币。当时祖父的理由是红军战士为的是全中国的劳苦大众,他十分认同我们的理念,他还有产业,还能过下去,以这种方式支持我们部队。后来是因为战乱,郭家到了郭建英这一代已经家道中落了,而他再一次收拾东西时,意外发现了这个欠条,就想着来政府试试看,能不能取出钱来。

山西老农拿出一欠条,竟要求政府兑现1100万,专家问:你祖上是?

政府仔细核实欠条,确定了这张欠条的真的,政府言而有信,这1100万价值相当于八十年代的八万,所以政府最终给了老人八万块钱,一次性还清了债务。当这笔钱一分不少地交到老人手里时,老人留下激动的泪水,哭着说道:“自己只是试试看,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了,没想到当如此的守信”。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