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史说三国:八十五 三征黄祖

建安十二年(207年),孙权第二次西征黄祖,不想母亲吴夫人病危,紧急召见张昭等人,嘱托后事之后去世。

吴夫人去世后,与夫君孙坚合葬于今苏州盘门外青旸地,俗称“孙王坟”。

孙权称帝建立吴国后,改孙坚“墓”为“陵”,号“高陵”,追尊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母亲吴太夫人为武烈皇后。

由于母亲去世,孙权只好暂时放弃进攻黄祖,俘虏了一些百姓后,撤军返回吴郡。

建安十三年(208年)春,孙权第三次西征黄祖。

黄祖留守江夏,任部将张硕为先锋,陈就为舰队首领,迎击孙权。

史说三国:八十五 三征黄祖

战前,张硕率部乘大船侦察江岸,被同样正在侦察的凌统发现。

凌统(189年-237年),字公绩,吴郡馀杭(今浙江余杭)人,凌操之子,江表十二虎臣之一。

凌统少年成名,为人有国士之风。

甘宁射杀凌操时,凌统才十五岁,但其能力得到大家的肯定,左右的人大多都称赞他。

凌操为国战死,孙权以此拜凌统为别部司马,行破贼都尉,代其父统领生前的旧部。

建安十一年(206年),孙权攻击山贼盘据的麻屯和保屯(均在今湖北嘉鱼县),凌统随军征讨。

孙权先攻破保屯,然后回军包围有一万多人防守的麻屯,命凌统和督官张异等人围城,择日进攻。

攻城前,凌统和督官陈勤聚会饮酒。

陈勤是个非常横蛮粗俗的人,以势欺负在座将士,罚酒也不按规矩。

凌统看不顺眼,当面顶撞,陈勤就骂凌统和他父亲凌操。

凌统想起父亲,泪流满面,沉默无语。

大家见气氛尴尬,就散席离去。

陈勤喝得醉醺醺的,仗着酒意还在闹腾,又在路上辱骂凌统。

凌统忍无可忍,拿刀砍了陈勤一刀,没想到隔不了几天,陈勤一命呜呼了。

到了进攻麻屯的日子,凌统说:“我不战死,没法谢罪。”就激励士兵,迎着刀箭进攻,所到之处,敌人触之即溃。

其余各路孙权军乘胜进兵,大败敌人。

作战回来,凌统到军法处自首,请求治自己擅杀陈勤的罪。

孙权称赞他作战勇敢,将功赎罪,没有追究他。

史说三国:八十五 三征黄祖

凌统遭遇张硕时,乘的是小船,身边也只有数十勇士,如果贸然攻击张硕人数众多的大船,无异于以卵击石。

他灵机一动,伪装成张硕的部卒,在夜幕掩护下,悄悄登上了张硕的大船,突施奇袭,杀了张硕,将船上水兵尽数擒住。

黄祖用两艘以生牛皮包裹的狭长的蒙冲战船封锁江口,用粗大的棕绳捆住巨石,作为碇石,固定船身。

船上有一千人,用弓弩向外轮流发射,箭如雨下,孙权军队无法上前。

凌统作为先锋,与偏将军董袭,各率敢死队一百人,每人身披两副铠甲,乘大船闯入黄祖的蒙冲战船之间。

董袭抽刀砍断两根棕绳,蒙冲战船横漂在水上,孙权大军才得以前进。

黄祖命都督陈就率水军迎战。

孙权部将平北都尉吕蒙统率前锋,亲手斩下陈就的人头,悬挂示众。

吴军将士乘胜猛追,水陆并进,逼近夏口城(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区),出动全部精锐部队猛攻,攻陷后大肆屠杀。

黄祖突围而逃,被追上杀死。

吴军俘虏了数万男女。

史说三国:八十五 三征黄祖

第二天,孙权大摆庆功宴,与诸位将领一起庆祝胜利。

他亲自向董袭敬酒,说:“今日能够举办这场庆功宴,全因你两刀砍断棕绳之功啊。”

孙权在进攻黄祖前,就预先制作了两个木盒,打算装黄祖与苏飞的人头。

苏飞派人向甘宁求救。

甘宁说:“就算苏飞不说,我又怎能忘记他昔日对我的恩情呢。”

于是,在庆功宴上,甘宁走下座位,哭着向孙权叩头,直磕得头破血流,鲜血与眼泪齐流。

他向孙权进述了苏飞从前对待自己的恩德,说:“我甘宁如果没有遇到苏飞,肯定已横尸沟壑,不可能在你部下效力了。如今,苏飞的罪本该处死,但我还是特地请求将军,饶他一命。”

孙权被甘宁的话感动,说:“现在为你放了他,如果他逃跑怎么办?”

甘宁说:“苏飞能免除斩首之祸,受到你再生的大恩,赶他都不会走,怎么会打算逃跑呢?如果他真逃跑了,就用我甘宁的人头代替他放入木盒。”

孙权于是不令赦免了苏飞。

史说三国:八十五 三征黄祖

凌统怨恨甘宁杀死他的父亲凌操,经常打算杀死甘宁。

甘宁也处处提防凌统,尽量避免与他见面。

孙权知道二人的仇怨,也命令凌统以大局为重,不得向甘宁寻仇。

尽管如此,凌统还是难以忘怀杀父之仇。

而二人同朝为官,也不可能没有任何交集。

一次,二人在吕蒙家宴上,狭路相逢。

酒酣,凌统以刀起舞,意图靠近甘宁,借机杀他。

甘宁也不甘示弱,说:“我能以双戟为舞。”

吕蒙见势不对,说:“你们虽然都不错,但不如我的舞巧妙。”

于是操刀持盾分开他们,避免了一场厮杀。

孙权得报,知道凌统还记着杀父之仇,于是让甘宁领兵到半州(今江西九江市西)驻守,把二人分开两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