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溥仪是傀儡吗?日本外务省的绝密文件,揭露了一个不一样的溥仪

对于皇帝,由于其身份特殊,因此我们大多都对于他们都有一定的了解,而其中经历最为曲折离奇的,应当要属中国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由于他经历了皇帝慢慢走向一介平民的过程,因此他的一生是很有故事性的。

而回顾他有过的半生,溥仪心中有所感悟,便编写了《我的前半生》一书。

溥仪是傀儡吗?日本外务省的绝密文件,揭露了一个不一样的溥仪

《我的前半生》是由溥仪在抚顺战犯看管所中所写的“反省式”自传,当时的他已经接受了改造,彻彻底底的成为了平民。而这书记录了溥仪从登基到流亡再到接受新中国“改造”的过程,是一部回忆录。

然而,这是一本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自省书,溥仪初是作为被关押改造的战犯时写的,当时的他求生欲望特别强,活着成为其最高价值。

因而,作为“认罪材料”的《我的前半生》,就不能不表现出强烈的“犯人求生心态”。这与完全没有压力的自由写作是完全不同的。

因此,我们很难分清,书中所写哪些是溥仪真正的思想转变,而哪些又是他为了取悦于社会主流而写的,并不一定反映自己真正的思想的东西。

溥仪是傀儡吗?日本外务省的绝密文件,揭露了一个不一样的溥仪

因此,人们普遍认为溥仪在写的《我的前半生》时,其实是有所隐瞒的,他因为害怕被追究责任,就例如在东京审判会上,他将一些责任推给他身边的日本人,如吉岗安直等。

而且,在做伪满洲国执政时,他也时刻提防着,有种惊呼神经质的疑神疑鬼,他害怕自己会因为言行不当而被日本人杀害,就算是亲弟弟,他也害怕。

而在溥仪的《我的前半生》一书中,溥仪提到了当初在与日本人接触的时间,他表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日本人所逼迫的,他只不过是日本方面的傀儡罢了?

事情真的是这样子吗?日本外务省的绝密文件,揭露了一个不一样的溥仪。

溥仪是傀儡吗?日本外务省的绝密文件,揭露了一个不一样的溥仪

这个绝密文件名为《绝密会见录》,其中究竟说明了什么呢?让我们下面一起来看看。

首先,要从溥仪与日方之间说起。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为了让占领东三省“合法化”,同时也为缓解经济危机,便决定在东北建立一个独立王国——“满洲国”。

但是,既然是要追求合理化,那么就必须要“平息当地民众”,因此日本关东军将溥仪抬出镇住场面,而据溥仪的意思,就是说自己是被迫无奈,只能听从。

但是,《绝密会见录》中的记载,却让人看透了溥仪。

溥仪是傀儡吗?日本外务省的绝密文件,揭露了一个不一样的溥仪

当时的日军分为外务省与关东军两大阵营,而由官员组成的外务省并敌不过由军人组成的关东军,因此他便安插眼线在溥仪身边,想要获得第一手情报,《绝密会见录》也就是这样而出现的产物。

《绝密会见录》以对话的形式,记录了伪满洲国时期,溥仪与关东军司令官等日本军政要人的会见情况,因此堪称伪满洲国的最高机密。

它由当时一直担任溥仪的随从翻译的林出贤次郎暗中记录,并偷带回日本秘藏数十年。而通过这份详尽的会谈记录,可以清晰地看到,迄今为止无人知晓的伪满洲国真实的一面。

其实,溥仪并非一开始就被日军支配,他在天津时也惦记着“复辟大计”,而日军也需要他的名头,因此双方一拍即合,溥仪前往东北,加入了“满洲国”。

溥仪是傀儡吗?日本外务省的绝密文件,揭露了一个不一样的溥仪

只是溥仪不知道,日军只是在迁就他的过程中,不断地蚕食他的一切罢了。

等到1932年3月9日,“满洲国”建立,不过溥仪遭到了欺骗,“国家”的政体为“共和国”,并不是溥仪所想的“帝制”。并且,规定“满洲国”国防、治安、交通以及人事任命等都由关东军负责,溥仪也曾打算让自己的一些人参与进去,但是都被否决了,当时的溥仪虽生气,但迫于没有资本,因此只能忍让。

这也可以清楚看出,溥仪虽然号称“满洲国执政”,却只是这个“国家”的傀儡。

在一开始,溥仪并不想当傀儡皇帝,他是怀着复国梦来到东北的,他天真的以为日本是真心帮助他成立满洲国的。

溥仪是傀儡吗?日本外务省的绝密文件,揭露了一个不一样的溥仪

因此,他高兴的听从日军的安排,却没想到一步步的陷入其陷阱,最后成为了虚有图表的傀儡。

起初,他也曾经不计成本地想要蓄养一批忠于他的死士,其中包括他族内的一些人和一些蒙古贵族,甚至还挑选了十个人去日本的士官学校留学,这都可以看出,

当时的溥仪是有余力的,并不是完全的傀儡。只不过他的想法很快就被日本人发现,并胎死腹中了。

对此,你怎么看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