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清朝灭亡后,有勇有谋的百万八旗军队哪去了?这支军队撑到1987年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军事力量是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的证明,军队是保护国家安全的屏障,自古以来世界各国都有不同规模的军队,孙子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意思是军队直接关乎国家存亡。

清朝灭亡后,有勇有谋的百万八旗军队哪去了?这支军队撑到1987年

那么1912年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灭亡后,留下的百万清军去哪儿了?他们遭遇了什么,最后撑到了1987年?

说到清朝军队,不得不提他们的王牌军队“八旗军”,他们当年到底多么威猛,看到“萨尔浒之战”就可以体会到一些。

清朝灭亡后,有勇有谋的百万八旗军队哪去了?这支军队撑到1987年

1619年,明朝派出11万大军,想要彻底铲除努尔哈赤建立起来的后金,当时努尔哈赤只有约6万人的军队,可以说兵力悬殊。明朝不曾想到,他们的11万精锐大军,居然败给了努尔哈赤的6万人,史称“萨尔浒之战”。

努尔哈赤带着士兵们5天内突破3路明军,歼灭对手5万多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其他明朝士兵四处逃散,可以说大获全胜。这场战役是经典的以少胜多战例,是明清战争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八旗军是八旗制度下的军队,由太祖努尔哈赤在女真人牛录制度上建成的。其实最开始没有8旗那么多,1601年只有4旗,分别为正黄旗、正蓝旗、正白旗、正红旗。到了1615年才加了后4旗,分别为镶黄旗、镶蓝旗、镶红旗和镶白旗。这就是我们电视剧里常常看到的八旗。

清朝灭亡后,有勇有谋的百万八旗军队哪去了?这支军队撑到1987年

何为“牛录制度”,满洲人出兵或者打猎,按照家族屯寨进行,每人出1支箭,10人为1牛录(汉语里指“箭”)。后来努尔哈赤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和扩大,创立八旗制度。

当时的牛录都是以家族、血亲、寨子为单位组成的团体,可以说里面的每个人都有家族关系,所以他们之间互相照顾,互相帮助,凝聚力远远比对手大,在战场上为了亲人非常拼命,不会出现那种“你先上我殿后”的情况,所以打起仗来格外勇猛。面对明朝军队,可以说势如破竹,一击攻破。

清朝灭亡后,有勇有谋的百万八旗军队哪去了?这支军队撑到1987年

然而这样强悍的军队,到后期怎么样了呢?随着战事结束,他们开始偷懒耍滑,终日喝酒买醉,早就不操练了,最可怕的是他们迷上了抽大烟,当年马上大杀四方,有勇有谋的八旗军早就从内部开始腐烂。

到“三番之乱”之时,八旗军已是“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坠地”,可见其腐败程度,这样的士兵如何指望他们抵御敌人的进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正是由于八旗军的懈怠,才会造成这样的局面。

清朝灭亡后,有勇有谋的百万八旗军队哪去了?这支军队撑到1987年

随着清政府的灭亡,这些军人不得不撤离,他们逃去了九龙寨。其实北洋政府早就知道他们躲在那里,但是根本没有精力去管他们,直到1984年,中英两国签订了《中英联合声明》处理香港问题,才决定把九龙寨的清兵清理出去。

1987年,不堪一击的清军当然马上被清理完毕,九龙寨城也变成了今天的“九龙寨城公园”,自此,当年骁勇善战的清军退出了历史舞台。

清朝灭亡后,有勇有谋的百万八旗军队哪去了?这支军队撑到1987年

在21世纪的今天,虽然过着相对和平的日子,但是也时刻不能忘记我们的使命,不能过分沉浸在享乐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