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乾隆问78岁的大臣,你大朕4岁。大臣惊慌失措,连忙辞官返乡

为官者,察言观色是必不可少的一门课。尤其是在古代,官小人微倒还好,尤其是那些身居高位,经常跟皇帝打交道的。说一个字都要在脑子里转半天,才敢说出口;皇帝问话,更是要在脑子里转半天。

恨不得把皇帝的每个字都揉碎了、掰开来,细细咀嚼。就这样,还是很容易就把皇帝给得罪了。所以说,能够在皇帝身边待久的,还特别受宠的,不仅仅是能干,还个个都是人精!

乾隆问78岁的大臣,你大朕4岁。大臣惊慌失措,连忙辞官返乡

蔡新其人

蔡新这个人,有能力、有才华、有脑子,这样的人,只要不走歪路,必然是国家的栋梁之材。而后面他的官场之路也证实了这一点。从最开始的翰林院编修,到后来的翰林院侍讲,再到后来的文华殿大学士,而后更是被加封为太子太师。

而且蔡新几次请求退休,都不被允准,可见蔡新此人的确优秀,而且头脑灵活,不然也不会得乾隆如此看重。而古代的官员想要退休远比现在难的多,现在只要到了退休年纪就可以。

而古代,尤其是那些权臣重臣,想要退休那简直是难如登天。蔡新第一次请求退休,是为了照顾母亲。结果前脚到家后脚乾隆的任务就来了,而且说晚几年赴任也没关系。这显然是不同意了,所以几年后,蔡新只得继续上任,而且身兼要职。

乾隆问78岁的大臣,你大朕4岁。大臣惊慌失措,连忙辞官返乡

在乾隆五十年正月的时候,举办了一场千叟宴,这个时候的蔡新已经是78岁的高龄了。在整个千叟宴上,蔡新的年纪是最大的,比乾隆都要大。次月,乾隆在讲学的时候写了一首《辟雍诗》其中有一句:“蔡新或备伯

而且自己还给加了个注释:“若今之群臣,孰可当三老五更之席者,独大学士蔡新长予4岁,或可居兄事之列”。这意思就是,听说蔡新你比朕大四岁,那么朕是不是应该用对待兄长的态度来对

蔡新为何听到此诗后惊慌不已

按照常理来说,一般人听到这种话之后,应该都会受宠若惊,然后连连推辞不敢当,最后再跪谢皇上圣恩。但是蔡新听到此诗以后,竟然惊慌失措,丝毫没有一点点高兴。而当讲学结束以后,蔡新立刻向皇帝请求辞官,告老还乡。

乾隆问78岁的大臣,你大朕4岁。大臣惊慌失措,连忙辞官返乡

乾隆充分地表达了一下自己的不舍之情,但是也没有过多的挽留,也不再像之前那样,而是很痛快地就准许了他的退休申请。这里就很有意思了,为什么听到皇帝的这首诗以后,蔡新会是这样一个反应呢?

而且为什么这一次乾隆痛快地答应了呢?是因为蔡新年纪太大了吗?当然不是,这还是要从乾隆作地那首诗说起。古人的寿命本就受限于落后的医疗条件,普遍都不是很高。

但乾隆是个例外,无论是本人的寿命,还是在位的时间,乾隆都达到了一个相当的时间长度。所以乾隆到了晚年的时候,很是为自己的长寿骄傲的。但是这个时候却出现了一个比他还要长寿的蔡新,而且自己还得以兄长之礼待他。

乾隆问78岁的大臣,你大朕4岁。大臣惊慌失措,连忙辞官返乡

无论如何乾隆是做不到的。而蔡新呢?只是一个大臣,尽管他陪伴乾隆长达近半个世纪,那也不代表他在乾隆面前就可以忘记自己的身份。再怎么样,乾隆才是真正的君,是这个国家的天子,让天子尊自己为兄,那不是找死嘛?

顺利退休

所以,蔡新听到乾隆的这首诗以后,除了惶恐就是害怕,所以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也为了保住自己的晚节,他立刻就向乾隆请求辞职,回家好好养老去了。显然乾隆也是已经看蔡新不顺眼了。

不然的话,之前蔡新请求辞官,乾隆为什么不同意,而这次却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呢?也幸好,虽然蔡新年事已高,但是智慧还在,能够马上听出乾隆的弦外之音,并且立即做出令乾隆满意的反应。

乾隆问78岁的大臣,你大朕4岁。大臣惊慌失措,连忙辞官返乡

只不过,虽然如愿退休了,但是这退休之路真的是表面看起来光鲜,实则内里战战兢兢,这要是一个应对错误,那后果真是不敢想象。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想要陪伴在皇帝身边,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皇帝的心意就像六月的天,说变就变,上一秒可能还在跟你谈论诗词歌赋,下一秒,可能就会因为你一句无心的话而勃然大怒。总而言之一句话:皇帝心,海底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