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我们经常须要构件一些基于web的项目,例如内部测试平台、运维系统等。本篇主要介绍如何使用后端Django + 前端Vue.js的技术栈快速地搭建起一套web项目的框架。
为什么使用Django和Vue.js?
Django是Python体系下最成熟的web框架之一,由于Python语言的易用性和受众面广,Django框架也因其能够快速开发网站应用的特性成为了中小型网站开发框架首选。且Django具备的数据分析( Pandas )、任务队列( Celery )、Restful API( Django REST framework )、ORM(类似java的hibernate)等一众功能都使得用户在面对任何建站需求时都能够得心应手。
Vue.js是当下很火的一个JavaScript MVVM库,它是以数据驱动和组件化的思想构建的。相比于Angular.js,Vue.js同样支持双向绑定、mustache标签语法等特性,并提供了更加简洁、更易于理解的API,使得我们能够快速地上手并使用Vue.js。
本篇使用Vue.js作为前端框架,代替Django本身较为孱弱的模板引擎,Django则作为服务端提供api接口,使得前后端实现完全分离,更适合单页应用的开发构建。
安装环境:
Django系:
Python 2.7 +
Django 1.11
Mysql 5.7
Python的MySQLdb模块等
推荐python相关的模块(包括Django)都使用python自带的pip安装器安装。命令:pip install django即可安装最新版本的django
Vue.js系:
Node.js 6.1
有关Vue的模块(包括vue)我们都使用node自带的npm包管理器安装
我们首先使用Django来搭建web后端api框架。
1、 先在终端敲入命令:
<code>django-admin startproject myproject</code>
目录结构:

2、 进入项目根目录,创建一个app:
<code>python manage.py startapp myapp</code>
3、 在myproject下的settings.py配置文件中,把默认的sqllite3数据库换成我们的mysql数据库:
并把app加入到installed_apps列表里:
4、 在app目录下的models.py里我们简单写一个model如下:
只有两个字段,书名book_name和添加时间add_time。如果没有指定主键的话django会自动新增一个自增id作为主键
5、 在app目录下的views里我们新增两个接口,一个是show_books返回所有的书籍列表(通过JsonResponse返回能被前端识别的json格式数据),二是add_book接受一个get请求,往数据库里添加一条book数据:
可以看出,在ORM的帮忙下,我们的接口实际上不需要自己去组织SQL代码
6、 在app目录下,新增一个urls.py文件,把我们新增的两个接口添加到路由里:
from django.conf.urls import url, include
import views
urlpatterns = [
url(r'add_book$', views.add_book, ),
url(r'show_books$', views.show_books, ),
]
我们还要把app下的urls添加到project下的urls中,才能完成路由:
在项目的根目录,输入命令:
<code>python manage.py makemigrations myapp</code>
<code>python manage.py migrate</code>
查询数据库,看到book表已经自动创建了:
<code>python manage.py runserver</code>
启动服务,通过postman测试一下我们刚才写的两个接口:
add_book
show_books
1、 先用npm安装vue-cli脚手架工具(vue-cli是官方脚手架工具,能迅速帮你搭建起vue项目的框架):
安装好后,在project项目根目录下,新建一个前端工程目录:
进入appfront目录,运行命令: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整个文件目录结构是这样的:
2、 在目录src下包含入口文件main.js,入口组件App.vue等。后缀为vue的文件是Vue.js框架定义的单文件组件,其中标签中的内容可以理解为是类html的页面结构内容,标签中的是js的方法、数据方面的内容,而则是css样式方面的内容:
3、 我们在src/component文件夹下新建一个名为Library.vue的组件,通过调用之前在Django上写好的api,实现添加书籍和展示书籍信息的功能。在样式组件上我们使用了饿了么团队推出的element-ui,这是一套专门匹配Vue.js框架的功能样式组件。由于组件的 编码涉及到了很多js、html、css的知识,并不是本文的重点,因此在此只贴出部分代码:
4、 在src/router目录的index.js中,我们把新建的Home组件,配置到vue-router路由中:
5、 如果发现列表抓取不到数据,可能是出现了跨域问题,打开浏览器console确认:
这时候我们须要在Django层注入header,用Django的第三方包<code>django-cors-headers</code>来解决跨域问题:
settings.py 修改:
6、 在前端工程目录下,输入<code>npm run dev</code>启动node自带的服务器,浏览器会自动打开, 我们能看到页面:
尝试新增书籍,新增的书籍信息会实时反映到页面的列表中,这得益于Vue.js的数据双向绑定特性。
在前端工程目录下,输入<code>npm run build</code>,如果项目没有错误的话,就能够看到所有的组件、css、图片等都被webpack自动打包到dist目录下了:
目前我们已经分别完成了Django后端和Vue.js前端工程的创建和编写,但实际上它们是运行在各自的服务器上,和我们的要求是不一致的。因此我们须要把Django的<code>TemplateView指向我们刚才生成的前端dist文件即可。</code>
1、 找到project目录的urls.py,使用通用视图创建最简单的模板控制器,访问 『/』时直接返回 index.html:
2、 上一步使用了Django的模板系统,所以需要配置一下模板使Django知道从哪里找到index.html。在project目录的settings.py下:
3、 我们还需要配置一下静态文件的搜索路径。同样是project目录的settings.py下:
4、 配置完成,我们在project目录下输入命令<code>python manage.py runserver</code>,就能够看到我们的前端页面在浏览器上展现:
注意服务的端口已经是Django服务的8000而不是node服务的8080了
由于python的跨平台特性,因此理论上只要在服务器上安装好所有的依赖,直接把项目目录拷贝到服务器上即可运行。这里只提一点:如果为项目配置了nginx作为反向代理,那么要在nginx中配置所有的静态文件path都指向Django项目中配置的静态文件url,在settings.py中可配置url路径:
实例项目的原码都可以在该git路径下载:
https://github.com/rogerlh/django_with_vue.g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