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不成功,便成仁”这个几个字,你能想到的是什么?
这短短的六个字,其实很决绝,是一种英雄末路之前的最后冲刺,也是以此勉励自己不断前进的一种精神,尤其是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更能激励人们不断前进。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下,以此词为精神代表的重要武器——中正剑。
中正剑,顾名思义,与蒋介石(蒋中正)有关,是其赠给黄埔学生(蒋介石曾任黄埔军校校长)、得力部将及功勋人员的随身短剑,因为在其剑柄上刻有“蒋中正赠”字样,因此得名“中正剑”,进而成为一种荣耀的象征。

单从叫法上说,它起码有这样几种名字:军人魂、中正剑、成仁剑、自杀剑,更有人称之为"黄埔军魂·将军剑"。
它是民国时期蒋介石赠给其黄埔学生、得力部将及有功人员的随身短剑,进而成为一种荣耀的象征。就是在黄埔军校就读过的高级将领,得此剑者也寥寥无几。
关于此剑的用途和意义,蒋介石直言不讳地说,凡与红军作战必须勇敢杀敌,如杀不尽敌人,打到最后只剩自己一个人时,就要用此剑自杀,绝不当俘虏,即"不成功,便成仁"。
而由于与实力悬殊,战斗打得异常惨烈,国民党军队伤亡惨重,许多爱国军人虽然战败,但是他们拒绝做日军的俘虏,遂以蒋介石亲赠的中正剑自杀殉国,所以中正剑便以“军之魂”之名在军中传开......
在众多的中正剑获得者中,既有雄踞一方的各派军阀,也有出身嫡系的黄埔将领。而这些人对于中正剑的态度也各不相同,有积极渴望者,亦有不屑一顾者。
但无论怎样,作为最初勉励学员的荣誉的象征,中正剑是成功的,时至今日,提起中正剑,人们第一印象想到的永远是“成功、成仁”,作为勉励之剑,中正剑还是很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