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EDR强制装车倒计时,本土MCU厂商月出货量达数十万颗

EDR强制装车倒计时,本土MCU厂商月出货量达数十万颗

集微网消息,据工信部此前发文称,从2022年1月1日起强制要求所有新生产的乘用车必须安装EDR(汽车黑匣子)。彼时,启明信息、锐明技术等相关概念股受消息刺激迎来一段时间的炒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冷静期后,投资者以及券商机构开始冷静看待这个细分市场。在EDR带来的增量空间,更多是本土IC以及相关模块厂商产品的“上车”机遇。有券商也指出,独立EDR厂商进入整车厂需要较长的验证周期,建议关注上游产业链投资机会。

国内某上市公司相关人士告诉集微网,“我们供货给EDR厂家的MCU出货量每月几十万颗。”

EDR强制装车倒计时

汽车EDR(Event Data Record)即汽车事件数据记录系统,也就是俗称的“黑匣子”。这套系统主要负责记录车辆发生事故时的行车数据,包括发生碰撞前、碰撞时、碰撞后三个阶段的汽车运行数据,例如速度、ABS状态、方向盘转向角度、气囊状态、车辆制动状态等。

汽车EDR最初诞生于美国通用,美国2006年制定了EDR相关标准,要求2014年9月份之后,美国境内所有销售车辆都需要配备EDR,后虽未能强制推行,但是新车基本都配有EDR。欧洲标准与美国类似,要求2022年3月后新车强制安装EDR,2024年3月后存量车也要装。韩国自2015年12月起强制安装(包括存量车);日本方面有相关标准但未强制执行。

由于中国商用车政策要求早,目前已基本都安装EDR,因此,2022年1月1日强制要求必须安装EDR的是所有新生产乘用车。

由此可知,全球EDR最大的增量市场主要是中国的乘用车市场。据了解,2020年新车中搭载EDR设备的大概有135万辆,市场渗透率在7.1%左右,对国内EDR产业而言,这还是一片新蓝海市场。随着新国标落地实施,EDR的市场渗透率有望快速增长,市场前景广阔。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EDR的主要集成在汽车的安全气囊模块,整个模块的单车平均售价预估在三、四百块钱。”

据方正证券预测,2022年乘用车销量将达2300万辆,按照增量EDR设备为80%左右测算,估计中国的EDR增量市场明年将达到55亿-74亿元(未包括EDR数据提取工具价值)。

EDR产业上游“芯”机遇

由于国内市场上商用车是最先出台政策明确要求配备EDR,因此造就了目前国内EDR模块厂商主要集中在商用车领域,例如鸿泉物联、锐明技术、启明信息等。但是由于乘用车EDR采用前装模式,对于车规级安全性、可靠性要求较高,因此,独立EDR厂商进入整车厂仍需要验证周期。

从产品结构来看,完整的EDR系统由碰撞传感器、数据控制存储单元、数据提取工具、数据分析软件等部分构成。

EDR强制装车倒计时,本土MCU厂商月出货量达数十万颗

其中,控制存储单元是EDR系统的核心构成部分,其通过CAN(汽车控制器局域网)总线与整车总线网络相连,当条件满足时,实现车辆状态及驾驶员操作等信息的记录与存储,且支持提取工具的连接与数据提取。其硬件结构主要由传感器模块、控制存储模块(MCU)、备用电源和外围电路模块组成。

从EDR的产品构成来看,车用MCU、车规级存储、备用电源等需求提升。因此,有券商预测,EDR设备产业链中,传感器、存储、MCU、备用电源等上游IC产业公司受益较大。

EDR强制装车倒计时,本土MCU厂商月出货量达数十万颗

目前国内市场上主要的EDR产业链供应商包括车规级数据处理芯片公司国外供应商有英飞凌、恩智浦、瑞萨等,国内有国民技术、兆易创新等;数据存储芯片供应商主要有三星、铠侠等,国内厂商有北京君正等;电源管理模块公司包括明微电子、华创电子等。

此外,产业链中游主要是EDR产品集成和组装厂商,包括EDR产品的设计集成厂商、安全气囊厂商和车联网终端厂商。EDR产品的设计集成厂商有启明信息、威帝股份、鸿泉物联等。安全气囊供应商有均胜电子、奥托立夫;车联网终端厂商包括锐明技术、得润电子等。

其中,启明信息在2020年开始针对EDR国标进行产品研发,目前已有成熟的EDR相关数据存储类产品,并已应用在商用车上;威帝股份主营产品包括CAN总线控制系统、传感器、ECU控制单元,已有汽车数据记录相关产品,产品此前主要应用在客车上;鸿泉物联视频行驶记录仪一体机此前涵盖部分EDR功能,主要装配在重卡车型。

因此,即将实施落地的新国标将形成EDR新蓝海市场,本土产业链上游的芯片公司有望迎来上车的新机遇。

先到为王,MCU厂商月出货数十万颗

值得重点关注的是,EDR产品的技术壁垒不太高,因此市场规则也很简单,谁能抢占先机,快速量产稳定可靠的产品占领市场,显得至关重要。

以其中的核心芯片MCU为例,国民技术前不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MCU芯片产品可用于汽车EDR,相关芯片已在部分客户完成导入,但目前在该领域的销售数量较小,对公司营收暂无明显影响。

而据笔者了解,兆易创新的MCU已在EDR设备中使用并且出货量不小。商用车上EDR采用的是兆易创新的GD32F105。兆易创新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在车用EDR中出货量比较大的MCU主要是105和305等产品。

“在乘用车EDR这块我们主要客户是国内的几家自主品牌龙头企业。我们供货MCU给Tier1厂商开发制造模块,通过整车厂认证,加速国产汽车厂商推广使用EDR。”兆易创新相关人士透露,“现在乘用车都是要强制安装EDR,我们每月供货几十万颗MCU给这些厂商。”

除此之外,北京君正子公司北京矽成也是供应EDR产品中存储FLASH供应商,目前已经跟多家车厂保持稳定供货关系。

综上,即便是一片新的蓝海市场,但对于本土产业链企业而言,谁能率先用可靠的产品打开市场,谁才能拥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如果在当前时机无法成功打入车企供应链并站稳脚步,在海外大厂缺货缓解之后,想再拿到市场份额将更为艰难。

(校对/日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