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昙花一现的“中华共和国”,只存在了53天,却影响深远

自1949年至今,我们的新中国已经走过了70个年头,每一个中华儿女无不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自豪。大家都知道,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旧的中国是由国民政府所统治的。但许多人不知道,其实在中华民国时期,我国福建一带曾短暂存在了一个人口一千多万的“中华共和国”。这个地方性政权仅仅维持了53天,却在近代史上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昙花一现的“中华共和国”,只存在了53天,却影响深远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关东军开始策划建立伪满洲国的阴谋。为了转移注意力,关东军派遣特务在上海制造事端,并于1932年1月28日同中国军队交火。这场淞沪抗战不同于后来的淞沪会战,但也一直打到了同年3月3日,以蒋介石政府于日本签订《淞沪停战协定》而结束。在淞沪抗战中,抗击外辱的部队是由蒋光鼐、蔡廷锴率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

昙花一现的“中华共和国”,只存在了53天,却影响深远

与日军的战事告一段落后,蒋介石将十九路军调往闽西,去进攻苏区的武装力量。国民党军队内部派系林立,十九路军并非蒋的嫡系,所以派他们进攻我党武装也是蒋趁机削弱他们的契机。同年6月,十九路军入闽,蒋光鼐被调任福建省政府主席、蔡廷锴则继任了十九路军总指挥兼军长。在这样的安排下,福建被十九路军掌控。

昙花一现的“中华共和国”,只存在了53天,却影响深远

在战斗前期,十九路军凭借着装备上的优势稳占上风,还夺取了根据地的一些土地。但随着战斗的持续,十九路军在红军的反攻下眼见着处于了下风。前面打不赢,后面蒋介石又一个劲地催,在进退两难的境地下十九路军全体官兵都对蒋介石心怀不满,双方的矛盾也越来越大。于是十九路军便开始暗地联合反蒋势力,还秘密同苏区政府协商停火事宜。

昙花一现的“中华共和国”,只存在了53天,却影响深远

蒋光鼐与蔡廷锴等人定下了上中下三策:上策联手粤、桂方面倒蒋;中策联合桂系李宗仁、白崇禧,先占领广东再反蒋起事;下策则是联合红军。因为粤系和桂系都想作壁上观,所以十九路军只能与红军联合。1933年10月26日,第十九路军代表抵达瑞金,同苏区政府订立了《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11月17日,反蒋意图由秘密变成了公开化,事情进入紧要关头。

昙花一现的“中华共和国”,只存在了53天,却影响深远

次日,蔡廷锴与十九路军高级将领在福州鼓山召开紧急会议。会议上决定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废除中华民国国号与国旗并设计新国旗、脱离国民党成立新的生产人民党。因为事态紧急,所以发难的时间也被提前到了11月20日。11月22日,“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正式宣布成立,主要政府人员及职务如下:

政府主席:李济深

外交部长:陈友仁

财政部长:蒋光鼐

福建省长:何公政

中华共和国的国旗如下:

昙花一现的“中华共和国”,只存在了53天,却影响深远

在行政区划上,本就不大的福建省被划分为4个省和2个特别市。其中4个省分别是闽海省(辖15县)、延建省(辖16县)、兴泉省(辖12县)、龙汀省(辖21县),两个特别市则是福州特别市以及厦门特别市。政权成立后,开始推行土地国有和一些温和的土地政策,尝试改变农民的现状。但是在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下,军费开支激增,财政压力不堪重负,税收也跟着水涨船高。

昙花一现的“中华共和国”,只存在了53天,却影响深远

通过闽变成立的中华共和国,未能得到其他任何势力的承认和支持,苏区政府与其合作也不过是缓兵之计。这个政府是“非人民的,仍是不革命的”,是“在革命与反革命中间取第三条路者”。蒋介石对中华共和国采取了“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一方面大军压境疯狂进攻,另一方面则重金收买。在这种手段之下,许多高级将领和官员或投降或出走香港。

从1933年11月22日成立,到1934年1月13日主要官员逃离福州,闽变中诞生的“中华共和国”仅仅维持了53天,但这个政权在当时的影响却是非常深远的。无论是对蒋介石反动派政府,还是对心怀不轨的各方势力,都起到了一定的警醒作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