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图腾》
(散文诗)
文:周政
(黄牛)
那地方,只生长荒寂只生长苍凉的俚曲。
那地方只生长苦瓜蒂那样涩口的故事。
只生长一代又一代沉默的生命。只生长你——忧郁的黄牛。
你是山。
站起来一座山,走起来一座山,卧下来依然一座山。
山上是一片芳草地,芳草地上有牧童的竹笛。
你没角。
角,被斗掉了,那是在你血气方刚野性勃发的时候。
每每你嚼草嚼那古老的往事,我望着你,你好像一个人,那么严肃那么坚韧。
真是太像了,太像我的草帽大叔。
还记得:落大雨炸响雷,我们知青躲在你的肚下……
常常,你拉犁耕地,蹄脚稳健地踏在坚硬的土地上,尽管鞭打,你只是鼻息粗粗,默默地耕耘。可是,黑布为何还捂住你的双眼?
有人说:“不然,这老牛老踩那现成的蹄窝。”
我听着,心在哭!
后来,我们走了,你用漠然的目光默默地看着我们,我看到你眼中的泪水。
再后来,就听说,你在后山坡被人推下山崖跌死了!
是因为你老了不中用了?是你骨子里那叛逆的性格触致了他们的灵魂?
你是站着死了,蒙着眼死了。
你的皮被剥掉,肉和骨头分离,那鲜红的血僵硬成岩石!
那地方,今又蛙声如雨,滋养饿瘦的季节。
你,却走了……噢,你走了多久了?
那木桩,那拴死一代又一代沉默生命的缰绳,也烂得差不多了。一只牛虻在上面飞,那样无聊,那样无奈……
(吆喝)
山民的吆喝,是团雄浑的山风围着大山转。
一声吆喝,很远就能听到一袅亲近的召唤。
像山民丰富的情感一样,吆喝里蕴藏着许多山里的故事。
听吆喝,眼睛里便有悠远的青山,胸怀里便有坦荡的蓝天。
吆喝,是响在耕牛头上的长鞭;吆喝,是长长绠绳碾压辘轳的水声;吆喝,是夯实生活的号子……把吆喝甩上山,山地里耕作的山民便牛铃摇着太阳,收获着火红的秋;把吆喝流下河,浣衣村妇抖开滚烫的情怀,把生活洗得甜甜蜜蜜。
吆喝,不怕风雨淋湿了翅膀,淋湿了也能飞得很远,很远……因为,一声吆喝出豪情,整个大山都呼应!
(灶火)
黄昏,太阳从山顶滚了下来,滚进了农家的灶塘,灶塘里升起了太阳,闪射

的阳光把山村的寒夜照得暖洋洋。
太阳是温暖的!灶火是温暖的!围着灶火,围着一轮火红的噼啪直作响的太阳。老娘用麻线纳着生活,纳进了一缕缕阳光。老爹用草绳编着光线(胶东方言故事之意),编织了一片片阳光。后生用电脑敲着语言,书写了田园诗歌。孩童们呢?他们的阳光在灶火里,地瓜的香味已经弥漫五脏……
灶塘里,火渐渐熄灭了,农家的太阳却没有落下,正升起在山里人的梦里!
(花鼓)
斜斜地挎起那个椭圆的球,神气腾起!
手与足,便在太极之地起舞。
一槌击下,便有纷飞的语言惊醒……
一只鼓,一座空谷,装进农家全部足音。
腰系红带的鼓手,头颅高昂,全身抖动,在隆隆的行进声中狂醉。
鼓与人的兴奋,粒粒金黄。
鼓声是烧红的高粱酒。
鼓声是灵肉的吼叫声。
一槌击碎一个嚼不烂的卑贱。
一槌擂响一个哑了的雷。
把潮湿的日子擂响!把失聪的日子擂响!擂响自己!擂响土地!鼓手的目光高举。只看头顶那颗太阳。他神秘的样子,谁也猜不透!
鼓声为农家擂出一条大道。
大道通天!擂响!擂响!
鼓声太猛太沉。
我的天空,一鼓独悬!
(乡雪)
透明的羽翼,密集着一种新鲜而质感的语言。
树上的鸟提示着不倦的芬芳,那些优秀的植物在圣洁的阳光中飞翔。
(茧)
朴素的茧从饱满的秋天叠起,和七彩的岁月,组构一幅乡村板画,幸福若一朵雪花在平凡的日子里静静开放。
土地生长着葱茏的梦想,民谣在永恒的汗水的光芒里舞蹈。
(唢呐)
以火的形象唱响长长的守望。
我们依偎家园的怀抱,拂去唇边淡淡的忧伤,与大红大绿的秧歌,扭成一团烈焰,诠释沧桑。太阳,雪和村庄;秧歌,人和人性。在我们虔诚的仰望中,焕发凝重的色彩。
(冬树)
冬日里的树,被严冬剥落得赤裸裸的,但依然挺胸迎风而立。
绿叶虽然没有了,但心却不停地跳动,闪烁着绿色的希望与辉煌。
疾风里,我听到冬树阵阵低吟:生命,有千万条理由,选择阳光,选择鲜花,选择爱情与欢乐,却没有理由选择痛苦与死亡。
当死神抱住你的时候,只要身躯不倒,精神就顶天立地,永远不灭!
壹点号 周政文学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