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孔子家语】子贡向孔子请示劝说田常不攻打鲁国

微国学

演播:张正伊

屈节解第三十七

【原文】

孔子在卫,闻齐国田常将欲为乱(注1),而惮鲍、晏(注2),因欲移其兵以伐鲁。孔子会诸弟子而告之曰:“鲁,父母之国,不可不救,不忍视其受敌。今吾欲屈节于田常以救鲁,二三子谁为使?”于是子路曰:“请往齐。”(注3)孔子弗许。子张请往,又弗许。子石请往,又弗许。三子退,谓子贡曰:“今夫子欲屈节以救父母之国,吾三人请使而不获往。此则吾子用辩之時也,吾子盍请行焉?”子贡请使,夫子许之。

遂如齐,说田常曰:“今子欲收功于鲁,实难,不若移兵于吴,则易。”田常不悦。子贡曰:“夫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吾闻子三封(注4)而三不成,是则大臣不听令。战胜以骄主,破国以尊臣(注5),而子之功不与焉,则交日疏于主,而与大臣争。如此,则子之位危矣。”田常曰:“善!然兵甲(注6)已加鲁矣,不可更,如何?”子贡曰:“缓师,吾请(注7)于吴,令救鲁而伐齐,子因以兵迎之。”田常许诺。

【注释】

(注1)为乱:王肃注:“专齐,有无君之心也。”此记载又见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吴越春秋·夫差内传》、《越绝书·陈恒传》。

(注2)鲍、晏:王肃注:“鲍氏、晏氏,齐之卿大夫也。”

(注3)子路曰:“请往齐”:四库本、同文本作“子路请往焉”。

(注4)三封:三,多次。封,帝王以爵位、土地、名号等赐人,这里指受封。

(注5)破国以尊臣:王肃注:“鲍、晏等率师,若破国,则益尊者也。”

(注6)甲:四库本、同文本作“业”。

(注7)请:四库本、同文本作“请救”。

【通解】

孔子在卫国,听说齐国的田常将要作乱专权,却害怕鲍氏、晏氏的势力,因此想转移他们的军队去攻打鲁国。孔子召集各位弟子,告诉他们说:“鲁国,是我的父母之国,不能不救,不忍心看到她被侵犯。现在我想向田常屈节来拯救鲁国,你们谁去出使?”于是子路说:“请让我前往齐国。”孔子不答应。子张请求去,孔子也不答应。子石请求去,孔子也没答应。三个人回去对子贡说:“现在先生要屈节来拯救自己的祖国,我们三人想要出使,却没获准前往,这正是你施展辩才的时候,你何不请求去?”子贡请求出使,夫子答应了。

于是子贡前往齐国,劝说田常道:“现在你要在攻打鲁国上收到功效,确实困难,不如转移军队对吴国,就容易了。”田常很不高兴。子贡说:“忧患在内部时,就攻打强者;忧患在外部时,就攻打弱者。我听说你多次受封都没能成功,这是大臣们从中作梗,不听令的结果。打胜仗会使君主骄纵,毁灭别国会使别的大臣尊贵,而这其中没有你的功劳,那么,你与君主的交情就会一天天地疏远,却要与大臣们争斗,这样的话,你的处境就危险了。”田常说:“好!可军队已经派往了鲁国,没法更改了,怎么办?”子贡说:“你先延缓进军,我请求吴国,让他们救援鲁国而攻打齐国,你就趁机出兵迎击。”田常答应了。

出处:《孔子家语通解》

作者:杨朝明 宋立林

作者简介/Profile/

杨朝明

当代著名学者、儒学家、史学家。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和《孔子研究》编委、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

宋立林

师从杨朝明教授学习儒学,曲阜师范大学历史(孔子)文化学院孔子与中国文化研究室主任,国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孔子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什么是家风

...........................

一个钢筋水泥的房子里驻进了人,有了温度称之为家,家里人都有向善、向上的心愿,互相提醒、彼此督促,就是家教;为了言之有效、辅助家教顺利推进而彼此约定,就是家规;将向善、向上的心愿总结成精炼的话,是家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中国人的大家训。把家里、家族里更多人的名字写在本子上,就是家谱。

在家庭里,为一个向善、向上的心愿,实现美好生活的向往,所进行的家教、提炼的家训、建立的家规、制定的家谱的过程统称为家风。

——张建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