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少为人知的蒋介石对红军的第六次围剿,因西安事变爆发无疾而终

历史上常常会有很偶然的事件突然发生,它会让人意想不到地改变很多事情的进程,包括事件中的无数的人的命运。

少为人知的蒋介石对红军的第六次围剿,因西安事变爆发无疾而终

红军长征一到达陕北,蒋介石就已经布置好了他的第六次围剿。当时蒋介石的内心是狂喜的,因为数万红军被他赶到了贫瘠少人的陕北无吃无穿,也没有大山可以隐藏,不再威胁蒋介石统治的核心地区江南。

蒋介石认为这次朱毛红军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少为人知的蒋介石对红军的第六次围剿,因西安事变爆发无疾而终

蒋介石在做围剿红军的战前动援

一、当时红军的实力:只有3万多人枪,相当于蒋介石的三个普通师。

中央红军经过漫长的长征,损失巨大。红一方面军从开始长征时8.5万的作战队伍,到达陕北时还不到7000人。红二方面军(含红32军),总数不到7700人。红25军大约在3400人左右。红四方面军人多一些,大约还有34000人 。

少为人知的蒋介石对红军的第六次围剿,因西安事变爆发无疾而终

但是东征和西征又让红军损失巨大,这时候加上陕北原有的红军,总数已经不足30000人(毛泽东在1971年视察南方讲话中说:“长征前红军30万。到陕北剩下25000人)。

在控制的面积上也不大,大约有30几个县,控制区的总人口应该在350万人左右。这样的面积和人口要想养活3万多人的军队,根本是做不到的。

所以红军的形势真的很严峻。

少为人知的蒋介石对红军的第六次围剿,因西安事变爆发无疾而终

二、蒋介石当时的布置,他调集了嫡系精锐部队260个团约30余万大军,以蒋鼎文为西北“剿总”前敌总司令。

蒋介石看到了红军经过长征人数大减,所以他便认定,这是消灭红军、踏平陕甘根据地的最好机,因为.这时候,蒋介石已经平定了陈济棠、李宗仁的“两广事变”,着手把军队向陕北集中,准备对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红军进行第六次的围剿。

少为人知的蒋介石对红军的第六次围剿,因西安事变爆发无疾而终

陕北红军根据地 范围

少为人知的蒋介石对红军的第六次围剿,因西安事变爆发无疾而终

蒋鼎文

1.蒋介石又任命卫立煌为陕甘绥宁边区剿匪总指挥,军政部次长陈诚督军,并建设扩大了西安和兰州机场,准备了100架轰炸机的地勤设备。

2.这些事件准备得差不多的时候,蒋介石亲自来到了西安坐镇,他要毕其功于一役。

其实如果再算上张学良的20万东北军、杨虎城的10万西北军,当时蒋介石已经在西北部署了60万大军。

少为人知的蒋介石对红军的第六次围剿,因西安事变爆发无疾而终

卫立煌

三、蒋介石不相信张杨敢于反抗他,但结果就是因为这个错误的判断,造成了西安事变中蒋介石自己被囚。

蒋介石自然知道东北军、西北军已经对他不抗日十分地不满,但他还是来到西安。

蒋介石心中早已拟订了一个对付张、杨的方案:如果张、杨违抗进剿陕甘苏区的命令,就将东北军、十七路军调离陕甘,东北军调往福建,十七路军调往安徽。

少为人知的蒋介石对红军的第六次围剿,因西安事变爆发无疾而终

张学良

1.张学良当时的两点想法:张作霖是日本人杀害的,东北地盘是日本人抢走的,张学良对日本人是有着家仇国恨的;另一方面因为不抵抗,张学良背上了卖国的耻辱罪名,西安事变前张学良是想要蒋同意他的抗日主张的。

张学良幻想蒋介石能领导全国全民族一致抗日。

2. 杨虎城虽然是土匪出身的西北军,但他也是一个爱国将军,他当时也积极要求抗日。

少为人知的蒋介石对红军的第六次围剿,因西安事变爆发无疾而终

杨虎城

3.无论是张还是杨,内心都不想自己的部队在与红军的对抗中被消灭。

而蒋介石对于蒋鼎文、卫立煌围剿红军的任命,实际上等于撤销了张学良的西北“剿总”副司令兼代总司令和杨虎城的西安绥靖公署主任的职权。

张、杨对于这个任命自然是十分地不满,而蒋介石调动30万大军集结于平汉线和陇海线上,这更让张、杨如芒在背。

张学良与杨虎城当时除了“逼蒋抗日”的兵谏这条路,其实也已经没有什么路可走了。

1936年12月12日凌晨,西安事变暴发,震惊全国。

少为人知的蒋介石对红军的第六次围剿,因西安事变爆发无疾而终

西安事变,张杨抓了蒋介石

通过谈判蒋介石答应联共抗日,他的第六次围剿红军的计划彻底破产。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此次事变,为我国民革命过程中一大顿挫。八年剿匪之功,预计将于两星期至一个月可竞全力者,几全毁于一旦。”

少为人知的蒋介石对红军的第六次围剿,因西安事变爆发无疾而终

毛主席在陕北

结束语:共产党和红军面临的被围剿的局面,得以从根本性进行了改变,北方的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东渡黄河从此在敌后不断地发展壮大。所以说西安事变改变的,不仅是蒋介石个人的命运,也不仅仅是张学良和杨虎城的命运,更是改变了共产党和红军的命运,改变了整个的中国的命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