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东罗马的镇国重器,是如何出现在杭州的?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点火方式与希腊火的相关设想

2022年杭州亚运会主会场▼

东罗马的镇国重器,是如何出现在杭州的?
东罗马的镇国重器,是如何出现在杭州的?

随着2021的即将结束和2022年的即将到来,能让世人振奋除了传统春(假)节(期)外,恐怕就只有2月4日(元月初四)的冬奥会了。其实今年中国不仅举办冬奥会这一场体育盛会,还有第19届亚运会。本届亚运会于2022年9月10日至9月25日在杭州举办,此后在浙江多次进行比赛(宁波赛区、温州赛区、金华赛区、绍兴赛区、湖州赛区),目前杭州的亚运会相关设施已基本完工。值得关注的是,此届新增了电子竞技和霹雳舞两个竞赛项目。

作为杭州都市圈核心城市的杭州,长期以来备受关注,以秀美的风景和高精尖的科技产业闻名于世,其实杭州自古以来就有很高的政治地位,无论是六大古都还是八大古都,杭州都位列其中。不过有不少世人对杭州的古都地位颇为质疑。毕竟在南宋时期,杭州的前身临安并不是南宋法理上的首都。在东京开封府失陷后,杭州虽然是宋代剩余各府中人口最稠密的国家化大都市,可杭州的身份直到南宋灭亡时仍然只是个“行在”(皇帝落脚之所,其实从临字就可以看出来)。

杭州▼

东罗马的镇国重器,是如何出现在杭州的?

其实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情况也与此类似,直至今日日本也没有法理上的首都(1950年日本虽颁布过《首都建设法》正式规定了东京为日本的首都,不过该项法案仅实行6年(1956年6月9日)就被废止,而之后日本政府再也没有颁布过关于新的法律,定哪座城市为首都)。

南宋临安▼

东罗马的镇国重器,是如何出现在杭州的?

不过杭州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也有过成为真正首都的光辉时刻。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全国出现军阀混战的局面。而在东部沿海,出身寒庶的钱缪从家乡杭州起兵,跟随董昌保卫乡里抵御乱军,因功勋卓著被唐昭宗拜为镇海军节度使,其后又平定作乱谋反的董昌(大越罗平皇帝),至此基本掌控以杭州为首的两浙十三州,并最终割据一方行皇帝权力。

此后不管北方风云变幻,钱缪仍然能守护一方百姓,虽然其先后受唐代、后梁、后唐的敕封,可在其在位期间,两浙地区基本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事,也正是由此,钱缪才能抽出手来进行建设。经过钱缪的治理,两浙地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两浙的经济繁荣,渔盐桑蚕之利甲于江南,除此之外诸多文士荟萃两浙,吴越国也已人才济济和文艺繁荣而著称于世。

唐末节度使▼

东罗马的镇国重器,是如何出现在杭州的?

此时随着中国北方惨烈的大规模战争持续爆发,中国第二次人口南迁规模越来越大,而远离战火的南方,自然成为了南迁士族百姓们的首选。吴越等南方政权利用此等良机,吸收了大量士庶阶层,加之钱缪施政有方,两浙的经济文化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不过当时随着吴越国的富庶闻名四方,也引起了附近割据势力的觊觎和忌惮。

虽然五代十国时期中的诸多南方小国,其综合实力和战争动员能力,比不过北方的后梁、后唐等国,可仍然要守境保土,更何况吴越国的国土本就狭小且强敌环伺,自然更要维持高水平的战力(主要对手就是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吴越国虽然较为稳定,可也发生过臣属叛乱事件(如戴恽、李孺赟等人),吴越国注重文治不假,可也颇为注重武备,毕竟钱缪是以军功起家的,自然深知国家不能没有武备。

从钱缪开国到吴越末主钱弘俶依照祖训纳土归宋的时候,吴越国已经割据浙江七十二年了(实际统治八十六年),这在篡位自立极为频繁的五代十国时期,可谓是相当罕见了。

吴越国▼

东罗马的镇国重器,是如何出现在杭州的?

吴越国的国祚之所以能延续时间如此之长,除了远离频繁爆发战争的黄河流域,以及历任君主较为贤德且注重民生外,还拥有着一种可能来自东罗马对那个时代而言的高科技神秘武器。

在吴越国钱俨(钱弘俶弟弟)所著的《吴越备史》中,详细记录了吴越国在内外战争中所使用的独特战术,而其中有段文字颇为值得深究:火油得之海南大食国,以铁筒发之,水沃其焰弥盛。这段文字的意思就是吴越军队会使用一种类似火焰喷射器的装备,在交战时用铁筒将名为“火油”(也称“猛火油”)的液体喷射出去,即使敌军试图用水也浇不灭,反而会让火势越来越旺。而当时这种武器是在杭州城生产的,毕竟要防止外泄的。颇为有趣的是,钱谬是用贵金属做猛火油柜关键部件的,之所以会这样,其实有很深的用意,如若猛火油柜在战场不幸被敌人缴获,敌军士兵大概率会先将猛火油柜上的贵金属盗走,这样下来猛火油柜自然就无法使用了。

而在宋代建立以后,随着火药被大规模运用到军事中,宋代的军工专家将吴越军所使用的装备进行升级换代,并最终形成了猛火油柜。而钱俨在《吴越备史》中所提到的“南海大食国”,就是中东地区的阿拉伯帝国。

猛火油柜▼

东罗马的镇国重器,是如何出现在杭州的?

其实"猛火油柜"是一个以液压油缸作为主体机构组成的火焰泵,在宋仁宗时期成书的官修综合性军事著作《武经总要》中,就对“猛火油柜”的使用方法和构造有很详细的描述,其中就对“猛火油柜”所使用的“猛火油”有专门的介绍。

据《武经总要》记载,它以猛火油为燃料,用熟铜为柜,下有4脚,上有4个铜管,管上横置唧筒,与油柜相通,每次注油1.5千克左右。唧筒前部装有“火楼”,内盛引火药。发射时,用烧红的烙锥点燃“火楼”中的引火药,然后用力抽拉唧筒,向油柜中压缩空气,使猛火洞经过“火楼”喷出时,遇热点燃,成烈焰,用以烧伤敌人和焚毁战具,或在水战时焚烧浮桥、战舰。其实还有一种用于守城战和水战的小型喷火器,用铜葫芦代替油柜,以便于携带、移动。

其实猛火油是在石油基础上加以改造的,早在2000余年前的西汉末年,中国就发现并使用了石油,在西汉末年时其被称为"石漆",而唐代"石脂水"其实就是石油。我国首次出现“"石油"这一命名”的就是由宋代科学家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值得提及的是,沈括也是杭州人。

而至于吴越国所使用的希腊火,虽然是从阿拉伯帝国手中学来的,可其首创并应用到战争中的却是东罗马。公元668年,一名叫加利尼科斯的叙利亚工匠发明了这种武器并带到了君士坦丁堡,不久就成为了东罗马的国之重器,数次击败了阿拉伯海军(阿拉伯人将这种武器称之为罗马火)多次将东罗马帝国从灭亡边缘拯救了过来。对于此种利器,东罗马自然采取非常严格的保密措施来防止配方外泄。

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复原图▼

东罗马的镇国重器,是如何出现在杭州的?

希腊火的研制和制作都是在东罗马皇宫中进行的,甚至不允许记述关于希腊火的任何内容。东罗马帝国虽然采取很严格的保密措施,不过其最终还是被泄露出去了。公元827年,东罗马叛将尤傅穆留斯将希腊火的配方泄露给了阿拉伯人,此后诸多国家都出现了类似希腊火的武器。

至于吴越国军队所使用的“猛火油”,究竟是不是东罗马海军所使用的希腊火,目前还没有文献可以证实。其实不仅是吴越国,此后全球范围内所有出现的类似武器,其来源都指向了阿拉伯帝国。除了中国外,中世纪的西欧英法等国、突厥甚至是十字军,都曾将希腊火广泛运用在战争中。而与吴越同时期的后梁、后唐,根据《吴越备史》的记载,在后梁和后唐进行的多次战争中,双方都使用过猛火油,最为著名的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著名的伶官天子李天下),就先后两次用猛火油击退后梁军的进攻。

吴越国离大食国相距甚远,猛火油之所以能远渡重洋出现在杭州,也帮我们证明了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存在。随着传统陆上丝绸之路的断绝,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不可避免的兴旺起来。值得提及的是,丝绸之路这个词汇,是1877年由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首次提出的。

海上丝绸之路▼

东罗马的镇国重器,是如何出现在杭州的?

毕竟当时的长安、洛阳城早已破败不堪,且中国的经济中心已向东向南转移,当时有不少阿拉伯人通过海路来到中国开展贸易。今日在江苏省扬州市,就居住着这样一群阿拉伯人的后代,其也是江苏唯一的少数民族乡——菱塘回族乡。其实当时来到中国的不仅有阿拉伯人,犹太人也在唐宋时期来到中国,主要集中在汴梁城,甚至在北宋时期还形成了犹太社区。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犹太人后裔们早已融入到中华大家庭中,且多被定义为汉族或回族,而且在澳门地区也有类似的情况存在,他们就是土生葡萄牙人,至今约有一万土生葡人居住生活在中国,且都拥有中国国籍。

而杭州就是中国海上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中心之一。而定都杭州的吴越国,自然能从阿拉伯商人手中获得“猛火油”的原料以及配方,毕竟阿拉伯人的保密措施不如东罗马人。

其实杭州的地位不仅仅只是个海港那么简单,我国东南沿海的良港本就众多,而杭州还是钱塘江的入海口和京杭大运河的起讫城市,钱塘江深入浙江群山,大运河则直达中原腹地,集众多水路交通枢纽于一身的杭州,自然有发展为大城市的潜力。

不过杭州在京杭大运河通航许久后,也没有入列长江三角洲地区最繁华的那批城市,甚至也不是浙江的中心,毕竟此前会稽才是浙江最繁华的地区。而在对外海路贸易上,广州和宁波才是外籍海商们的首选,直到钱缪执政以后,杭州才真正发展起来。其实杭州起步是相当晚,直到隋文帝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才升级为城市。

东罗马的镇国重器,是如何出现在杭州的?

钱缪建国以后,作为吴越国都城的杭州,其发展自然备受关注。由于吴越国跟临近的南吴、南唐等政权关系紧张,为了延续国祚守境安民,钱镠遂利用吴越国发达的水上交通优势,积极地与北方政权建立亲密关系。

除此之外,吴越国也和当时全球诸多国家保持着经贸、文化和政治上的来往,甚至代行了中原正统王朝的权利,以宗主国的身份和东亚、东北亚各国来往,如后百济、渤海、新罗等国,钱镠甚至还册封过多位国王,重建了唐代灭亡后消逝的宗藩朝贡体系。

尤其是与日本恢复了断绝多年的外交关系(早在唐朝灭亡前夕,日本就基本停止派遣遣唐使了)。在五代十国的乱世中,在钱缪主政吴越国时代,重新在儒家文化圈重新树立“中华”的形象。

而集交通、灌溉于一身的西湖(也被称为钱塘湖),在钱镠执政时期重新得到疏浚。钱塘江等河流在给浙北杭嘉湖平原、宁绍平原带来充沛水资源的同时,也由于海洋的影响,致使其河道经常摆动,频繁的决堤严重影响了浙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如唐末的钱塘江大潮,就曾让千亩良田毁于一旦,其实这种情况在科技发展起来以前,全球所有的沿海地区都出现过这种情况。

众所周知,钱缪是个特别注重民生的君主,他自然不会放任水患为患乡里,况且浙江也是他的家乡。钱镠在解决外部问题后不久,不仅设置了都水营使,专门负责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维护,迫在眉睫的就是治理水患和海侵了。

捍海石塘▼

东罗马的镇国重器,是如何出现在杭州的?

吴越国武肃王钱缪召集二十万民夫,修筑了著名的捍海石塘,形成了坚固的海堤以及附属设施,捍海石塘可谓是集灌溉和防灾为一体的重要水利工程,且此举奠定了杭州千年的繁荣昌盛。除此之外,吴越国还在太湖流域,普造堰闸,以时蓄洪,不畏旱涝,并建立水网圩区的维修制度,由是田塘众多,土地膏腴,有“近泽知田美”之语。正是在此时,有了“钱塘富庶盛于东南”的说法。钱镠还鼓励扩大垦田,由是“境内无弃田”,岁熟丰稔,而钱缪也因此被两浙百姓尊称为“海龙王”。

其实浙江地区的统治者都比较注重民生问题,比如元末乱世时期的吴王张士诚,其也特别注重民生问题。而至于钱缪时期所修的捍海石塘,即使经过八百年的海潮冲刷,直到雍正年间,捍海石塘的主体部分仍矗立在海岸上。

其实钱塘江带来的影响远不止于此,正是由于浙江海侵问题过于严重,致使浙江自古以来就与海洋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当钱塘江大潮来临之际(每年农历八月前后),杭州的青壮年们纷纷下海溯迎而上,在吞天沃日、响切云霄的钱塘江大潮中翻腾百变,向人们展示自己可以驾驭和征服滔天巨浪。敢于搏击风浪在沿海地区的人民看来,这也是种勇气的象征,而这也是弄潮儿的由来。

弄潮儿▼

东罗马的镇国重器,是如何出现在杭州的?

浙江地区这种风气颇为盛行,其实这种精神不仅仅体现在搏击风浪上。中国传统的十大商帮,至今只有浙江的宁波商帮幸存下来,并且如今浙江其他地区的商业发展,仍然雄踞中国。毕竟这里有一群能在皮革厂倒闭的情况下,仍然能清空库存的能人。

直至今日,这种弄潮精神依然被杭州人所继承下来。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的杭州,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也在杭州遍地开花,其不仅是环杭州湾大湾区核心城市,更是沪嘉杭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以及重要的国际电子商务中心。

2020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已占到杭州市GDP的26.6%,且随着阿里巴巴等高科技企业落后杭州,互联网经济已成为杭州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经济繁荣和广泛吸收高精尖技术产业的背景下,杭州的科教文卫事业全面发展。近些年来,第十一次G20峰会(2016年9月)、第十四届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2018年12月)先后在杭州举行,而且未来网络试验设施正式在杭州开通运行(2019年6月),如今的杭州市已荣升为中国百强城市的第五位(2020年),并晋升为中国特大城市。

正是由于杭州强劲的综合实力,以及凭借成功举办过多次大型会议和赛事的经验,杭州才能成为2022年第十九届亚运会的举办城市。 杭州将秉承“智慧奥运”的理念,向亚洲各国和全世界展示自己的城市风采。

杭州亚运会▼

东罗马的镇国重器,是如何出现在杭州的?

截至本文完稿时,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点火创意活动仍在火热进行中,在这里我想提供一个思路,猛火油柜是中国古代技术应用的典范,见证杭州历史上的繁荣岁月,更是中国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产物,代表着杭州这座城市的开放、进步与包容。

我设想的点火开幕仪式,是让最后一个传递圣火火炬的人,用圣火点燃猛火油,然后乘船只穿过汹涌的钱塘江浪潮,最终抵近火炬塔,然后启动猛火油柜隔着水幕将圣火喷射出去,并点燃名为“薪火”的亚运火炬,且与此同时,远程操作大批无人机聚集在火炬塔上空,组成杭州2022年第十九届亚运会的概述图,以此来展现杭州面向世界的开放性和弄潮精神。

薪火▼

东罗马的镇国重器,是如何出现在杭州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