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冬奥气象装备保障团队:“不到赛事结束,完善工作不会停止”

冬奥气象装备保障团队:“不到赛事结束,完善工作不会停止”

身背20多斤重的装备,套上冰爪,从没过脚踝的积雪中铲出一条路。作为张家口赛区气象装备保障团队的一员,12月21日,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3所工程师杨津前往海拔超过2000米的云顶场馆群,为“云顶一号”气象站安装备用站。

“云顶一号”是云顶场馆群最早建成的气象站之一,其四周分布着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及单板滑雪空中技巧、雪上技巧、U型场地、坡面障碍技巧、平行大回转、障碍追逐等6个项目的赛道,在这里将产生20枚金牌。因此,这个站点获得的气象数据,对于整体把握赛道气象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在距离云顶场馆群30米左右的山坡前,小分队一行五人停下了脚步。这是一个坡度近60度的雪坡,顶着造雪机喷射出的细密雪花,杨津一手紧紧拽住安全绳,一手提着设备,沿着队长挖出的“雪梯”,小心翼翼地爬到坡顶。仅仅30米的路程,待人员、设备全部到位,已经过去了一个小时。

空中技巧项目是冬奥会中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运动员从平台跃起,空翻、转体,并最终平稳落地,气象因素对该项目的顺利举行以及运动员技术发挥有着极其关键的影响。

由于“云顶一号”点位地势陡峭,维护难度较大,为了赛时保障关键气象数据不缺位,为预报提供重要支撑,气象部门决定为“云顶一号”多加一道“保险”。杨津和队友们马不停蹄地安装设备、固定、测试,不过半小时,就完成了备用站的安装调试。

2022年冬奥会建立了“三维、秒级、多要素”的立体气象观测网。精准预报,探测先行,23所在赛区安装了数十套自动气象站。12月14日,张家口颁奖广场自动气象站的安装和调试工作顺利完成,这是23所在张家口安装的最后一个自动气象站,它将见证本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近百枚金牌的颁出。气象站的电子屏幕上,温度、湿度、气压、风速、风向和降水量等变化曲线实时显示,观测数据在外接显示屏实时显示并上传中心站。为了提升数据精度,降水观测采用目前较为先进的称重式降水传感器,可以实现对雨、雨夹雪、雪等不同相态降水的测量。

为保障低温条件下冬奥会观测数据连续、准确、可靠,23所还对全部自动气象站点进行了超声风加热改造,并为应对太阳能供电不足的问题,对重要站点进行供电改造和便携站备份工作。

“我们在持续进行便携站的建设和相关站点的检查维护,不到赛事结束,完善工作不会停止,为冬奥会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气象数据产品,这是我们的宗旨。”杨津表示,“我们时刻准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