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聚焦临港新片区新时代新面貌,庆祝建党百年青年美术作品滴水湖畔启动巡展

聚焦临港新片区新时代新面貌,庆祝建党百年青年美术作品滴水湖畔启动巡展

临港当代美术馆协办的“日出东方——上海市庆祝建党百年青年美术创作项目作品巡展”今天在临港当代美术馆和滴水·湖光公益文化空间启幕。这一创作项目以发掘、培养青年美术人才为宗旨,369件签约作品将走进五大新城的文化艺术场馆和浦东机场,为观众呈现现实题材美术作品及其创作过程。

作为巡展第五站,滴水湖畔的展览精选54件(组)审美内蕴丰富饱满、艺术旨趣各有千秋的作品,回望百年来波澜壮阔的社会发展历程,谛视当前的社会生活细节,更呈现出一批以临港新片区为创作对象的精佳之作,展览亮点突出。

聚焦临港新片区新时代新面貌,庆祝建党百年青年美术作品滴水湖畔启动巡展

展望宏观视野、拥抱人文情怀

在创作选题上,不少作品以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义勇军进行曲》诞生、宋庆龄北上、浦东开发开放等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为切入点,全面展现建党百年以来,在国家建设与城市发展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

同时,签约作品中也不乏对快递员、垃圾分类、职工暖心驿站、抗疫志愿者等主题或群体的致敬与关怀,融通艺术表现与生活现实,真正做到了用文化艺术为人民大众服务。

创作主体年轻化、艺术媒介多元化

“日出东方——上海市庆祝建党百年青年美术创作项目”征稿不设资历限制,广泛发动45岁以下的青年参与,让更多有志于从事艺术创作的新生代力量浮出水面,加以扶持和培育,同时欢迎各年龄段创作者投稿。在签约作品的作者中,不仅有职业艺术家,更有在校学生、公司职员等位列其中。

为了顺应时代审美的发展趋势,本项目在创作媒介上打破了以往常见的种类限制,首次将水彩(粉)、综合材料等纳入主题美术创作的范畴,鼓励创作者充分发挥各类材料、媒介特性,以多元化的表现手段和风格,为艺术创作开拓新的空间、创造更大的可能性。

聚焦临港新片区新时代新面貌,庆祝建党百年青年美术作品滴水湖畔启动巡展

聚焦临港新片区新时代新面貌

作为上海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和改革创新的试验田,临港新片区受到艺术创作者的瞩目。

徐增英的《向着深蓝前进:临港新片区》在具体形象上运用了临港新片区的地图造型,构成上运用了平面化的造型语言,并以拼贴的方式在作品中央呈现2019年8月20日临港新片区揭牌仪式现场,虚实结合,给人以时空交织的观感;在色彩的运用上,一反传统版画“大黑白”的印象,运用红、黄、蓝等鲜艳的纯色,体现临港新片区在新时代新气象之中迸发的创新活力。

聚焦临港新片区新时代新面貌,庆祝建党百年青年美术作品滴水湖畔启动巡展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洋山深水港对上海、中国乃至全球都具有非凡的意义。蔡亚鸣的《大国重器——洋山深水港》画风沉稳大气又不失水彩的灵动,采用仰角表现港口中吊桥、轨道吊的规模和密度,体现这一接轨世界的枢纽大港繁忙而智能的工作情境。游帅以洋山深水港第四期工程的建设为创作题材,在《超级工程——洋山深水港建设》中,以鸟瞰的视角,艺术性地强化了造港工程与浩瀚大海之间的鲜明对比。同时也写实地反映了这项超级工程的建设画面,其构图更似一座在东海之滨乘风破浪、砥砺前行的巨型方舟。

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这座面向未来的滨海新城令人赞叹的建设成果,也让来自临港新片区的观众们倍感亲切。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主办,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承办。作为横跨2021年与2022年的年末巨献,“日出东方——上海市庆祝建党百年青年美术创作项目作品巡展”以多元化的手法,体现社会责任、艺术语言、时代审美的融合与统一,抒发创作者们对历史和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也通过艺术作品向观众展现了临港新片区的建设历程,以文化赋予城市建设新的内涵和活力,让这片热土在新的一年里,焕发更加强劲的生命力,成为文化生长和艺术创作的港湾,助力临港新片区打造“世界海岸,未来之城”的大文化品牌。

本展在临港当代美术馆和滴水·湖光公益文化空间同时展出,将持续开放至2022年2月18日。

作者:祝越

编辑:唐玮婕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