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软禁中的张学良,托侄女捎话:我想念大陆两个部属,一个是吕正操

四野战将系列70:吕正操(一)

作者:桅杆

小时候看过一部小说,叫《烈火金钢》,看的时候是热血沸腾。从这部小说里,我知道了吕正操将军,并深为敬仰。

软禁中的张学良,托侄女捎话:我想念大陆两个部属,一个是吕正操

在四野众多将领中,吕正操的经历非常特殊:他曾是张学良的亲信,深得信任和器重,一生交情甚笃;七七事变后,东北军南退时,他毅然率部脱离东北军,加入了八路军。应当说,将军一生功勋卓著,但最出名的,还是创建的冀中抗日根据地,成为“平原游击战争的模范”。电影《地道战》所讲述的,就是冀中平原的抗日故事。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说说吕正操将军的一些事。

(一)曾是张学良的亲信,两人一生情谊深厚

吕正操1905年出生于辽宁海城,是张学良的同乡。因家境贫寒,只读了不到4年小学,就辍学去当学徒。17岁时,到张学良任旅长的东北军卫队旅当兵,从此开始其一生的军旅生涯。大概半年后,吕正操报考旅部文书被录取,进入卫队旅副官处,与旅长张学良时常接触。

软禁中的张学良,托侄女捎话:我想念大陆两个部属,一个是吕正操

张学良是张作霖的长子,只比吕正操大4岁,算是同龄人。张学良有心培植自己的势力,见吕正操聪明能干,字又写得不错,就推荐他去报考东北讲武堂。在讲武堂学习期间,适逢第一、第二次直奉战争,学员停课参战。吕正操下到一线部队当排长、代理连长,在战斗中负伤。伤愈后,直奉战争已经结束,讲武堂复课,就回校继续学习。1925年12月,吕正操从讲武堂毕业,张学良将其召到身边,担任少校副官,时间长达4年。

在此期间,吕正操一再要求去一线部队,惹得张学良很不开心。但还是满足了他的要求,于1929年初安排吕正操到16旅任参谋处长,后任647团团长。1936年10月,即西安事变前夕,正在南京陆军大学高级班学习的吕正操,被张学良紧急召到西安,参与机密事务,就住在张公馆东楼。

西安事变期间,周公一行抵达西安,就住在张公馆东楼。当时,吕正操在张公馆担任内务,负责接待我方代表团等事务。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送蒋回南京被扣。自此一别,直到1991年,两人在纽约才相见,时光已经过去55年。这几十年,两人虽失去了联系,可思念之情却与日俱增。

软禁中的张学良,托侄女捎话:我想念大陆两个部属,一个是吕正操

1937年10月,吕正操率691团在河北脱离东北军,北上冀中参加八路军。被蒋氏囚禁的张学良得知此消息,让他的弟弟张学思找机会转告吕正操:“这条路走对了。”

1984年6月,在台岛的张学良得知侄女张闾蘅常去大陆经商,对她说:“我十分想念在大陆的两个部属,一个是吕正操,一个是万毅,有机会代我去看望看望。”两人从此又接上了联系,书信往来不断。

1991年3月,张学良获准离台赴美探亲,为两人再次相见创造了条件。1991年5月29日,吕正操赴纽约专程看望张学良。当吕正操乘电梯抵达公寓楼层时,已90岁高龄的张学良已早早在电梯口等候,一眼就认出了他,并远远地伸出手来。沧海桑田,50多年后,双手紧握,泪眼盈盈。家人对吕正操说:“听说你要来,他昨晚一夜都没睡好,就等着见你。”

在随后的交谈中,张学良对吕正操感叹,“我一生最大的遗憾是没能直接参加抗日”,“你带的部队坚持打日本,对我也是个慰藉”。

两人的一生都历经艰辛,都乐观豁达,也都活过百岁高龄。

(二)七七事变后,毅然脱离东北军

在纽约见面中,两人有说不尽的话。其间,张学良特地问吕正操:“你怎么跑到周恩来那边去了?”

其实,吕正操从小就对日本有强烈的仇恨。自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依据不平等条约,不断向东北渗透。小时候,吕正操无数次目睹了日本人欺负中国人。他13岁时,一次在路上,一个日本孩子故意挡道,还狠狠踢了他一脚。他当即把那个日本孩子揍了一顿。这下不得了,日本人一直告到县长那儿。好在那个县长还算公正,没有偏袒日本人,这事也就不了了之。这是吕正操的第一次“抗日”行动。

软禁中的张学良,托侄女捎话:我想念大陆两个部属,一个是吕正操

九一八事变之后,我方就在东北军中开展活动,并与吕正操有所接触。1937年5月4日,吕正操秘密加入组织。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1936年12月底,东北军内部矛盾激化,吕正操立即赶回在河北徐水的647团团部,掌握部队。由于和53军军长万福麟不是一路人,1937年5月,万福麟将647团拆散,与其他部队混编,吕正操改任130师691团团长。

七七事变后,东北军向南节节败退。由于不受军长万福麟待见,691团奉命掩护53军撤退,一直落在最后,处于最危险的位置。10月10日,部队退至河北藁城一带时,691团1营被日军包围在梅花镇,战斗异常激烈。这时,53军一路撤逃,130师师长周福成电令吕正操放弃解救1营,立即带直属队和3营追赶53军。吕正操坚决不同意,并组织3营全力接应1营,最终突出了重围。

吕正操亲历过九一八事变之后的不抵抗政策,这时见蒋军一路溃逃,萌生了乘机脱离东北军、留在冀中抗日的想法。部队转到安全地带后,吕正操与沙克(1955年授少将)事先商量,当晚召集691团的党员和营以上干部开会,商讨下步行动。会上,吕正操熟知旧军队讲究义气的传统,采取江湖上常用的激将法:首先拿出周福成要他“丢下1营”去追赶他们的电报,激起与会人员对53军高层的强烈愤慨。

软禁中的张学良,托侄女捎话:我想念大陆两个部属,一个是吕正操

随后,他分析继续追赶53军的种种困难和危险,利用部队中多数东北人比较强烈的反日情绪,晓以大义。最终,大家一致同意回师北上,留在冀中打游击。部队当晚即开往晋县小樵镇。

10月14日,吕正操在小樵镇召开了有士兵代表参加的代表会议。他说:“53军既然把我们甩了,不要我们了,形势已经不允许我们有任何别的选择,有一条路,就是回师北上,像红军那样,到敌后打游击去。不知大家意见怎么样?”经过激烈的讨论和争论,会议决定留在冀中抗日,脱离东北军,不再用53军番号,改称人民自卫军。

软禁中的张学良,托侄女捎话:我想念大陆两个部属,一个是吕正操

吕正操

会后,吕正操立即断绝了与53军的电台联系,对部队重新进行整编,并派人与我当地组织联系。此事在当时引起很大反响。后来,万福麟还通过八路军总部转来电报,要求吕正操率部南下归队。遭拒后,万福麟为维护颜面,还通过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任命吕正操为游击第一支队司令。这个名分,在冀中根据地的创建初期和后来的反摩擦中,客观上还帮了吕正操忙。

10月底,吕正操率人民自卫军到达高阳,与聂荣臻派来联络的人接上了关系,沟通了与晋察冀军区电台的联系,正式加入了八路军行列。从此在晋察冀军区的领导下,开始了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历程。

继续阅读